且听一曲《牡丹亭》
2023年3月10日晚,由苏大智工舍团工委主办,苏大机电工程学院团委协办,苏州大学交响乐团排演的昆曲《牡丹亭音乐传奇》在苏大阳澄湖校区小报告厅顺利演出。
本次的演奏者来自苏州大学交响乐团——
小提琴 康月佳
大提琴 Leon Hillebrands
钢琴 林洛安
竹笛 孟晓洁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598年,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故事以“情”之一字贯穿始终。官家小姐杜丽娘正值豆蔻年华,在梦中奇遇书生柳梦梅,一见倾心,竟伤情而死,后化为游魂寻至人间,因痴心不改,最终起死回生,与柳梦梅终成姻缘。正如汤显祖在《题词》中所写:“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在汤显祖笔下,主人公杜丽娘出身封建官宦家庭,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以束缚妇女身心为宗旨的封建价值观,结合当时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大肆宣教,可以说,生存环境十分压抑。但是,杜丽娘却一反常态,籍着人性中对真与美的本能追求,大胆反抗时代禁锢,走上了妇女个性解放之路,以生死相搏彻底摆脱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得以塑造了中国古典戏曲中最可爱的少女形象。汤显祖能够将世情体验化入艺术意境,写出这一部富有哲理色彩的浪漫主义之作,正是他以情抗理的精神思想体现。
此次交响乐团演奏的《牡丹亭音乐传奇》由著名音乐家、指挥家蔡东铧导演编曲,将交响乐、国乐、室内乐钢琴三重奏与唱腔艺术、戏剧进行结合。蔡东铧导演学习、研究昆曲多年,历经五年完成构思、创作。作品以西洋乐器代替曲笛伴奏,让昆腔以“高保真”的样态沐浴在西方的艺术语境和美学特质中,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牡丹亭音乐传奇》由《序曲》题记、《游园》《惊梦》《寻梦》《离魂》《尾声》构成,保留了昆曲《牡丹亭》的唱腔旋律和咬字、发音和归韵,但以西洋室内乐形式重新编配,使得音乐更具有民族风韵和戏曲特色。作品延伸了《牡丹亭》的戏剧内涵和整体表现力,呈现出《牡丹亭》的人间七美:爱情之美、音乐之美、辞藻之美、唱腔之美、梦幻之美、诙谐之美、风雅之美。
参与此次演出的交响乐团成员有:孟晓洁老师(竹笛),康月佳学姐(小提琴),Leon Hillebrands老师(大提琴)和林洛东老师(钢琴)。他们用精湛的演奏技巧表现出原著的喜怒哀乐真感情,层层递进,如泣如诉,把现场同学们全部带入这部传统戏剧的意境之中。
此次交响乐与传统昆曲《牡丹亭》相融合的表演特色以及优秀的表演阵容,给机电学子们带来视觉和听觉上丰富的享受,也让我们感受到昆曲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如青春版《牡丹亭》的创作者白先勇所说:“昆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发扬。”
牡丹亭室内乐是以明代作家汤显祖的话本《牡丹亭》为原型进行改编,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与竹笛为演奏乐器,东西方音乐相交融,极具特色。演奏老师们技艺高超,情感含蓄动人,配合默契。他们用音符简练讲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凄婉动人,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旋律悠扬婉转,缠绵悱恻,随着乐曲的推进,让我们听众的心也随之一起一落。听完全曲,就像身临其境地观看了一出爱情故事,令人回味无穷。
——2022级电气1班李紫菡
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此次《牡丹亭音乐传奇》将多种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在观看完整场表演后,我深深体会到了其深邃的文化内涵,也领略到了其悠久的历史和宝贵的艺术价值。昆曲表现力强大、感染力雄厚,和交响乐碰撞后更是迸发出了神奇的魅力,希望我们国家的国粹能够得到更多人的了解和喜爱。
——2020级电气2班李蓝云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