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搭建科创平台,构建社区育人圈

发布时间:2025-04-30 17:17:15 光电学院

苏州城市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第一社区遵循校“1335”模式,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推进社区建设。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平台化运行机制和项目化服务机制,通过共建方式引入教育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围绕“五育并举”要求,构建“共建单位+项目”的服务模式。社区以科创型发展为方向,搭建科创平台,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和热情,努力打造成富有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特色、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的社区。

(一)以高质量党建筑牢社区思想之“魂”

学院党委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将“一站式”学生社区第一社区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构建“党建引领、协同联动、服务延伸、阵地保障”的社区治理新范式,将学生社区建设纳入年度工作重点计划,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始终坚持“学生在哪里,党的工作就扎根到哪里,党旗就高高飘扬在哪里”,筑牢社区思想之“魂”。目前,社区建立“一把手工程”工作机制,党委书记担任第一社区社区长,定期研究社区建设方案,听取社区建设情况,把握社区建设方向,保障党的领导贯穿社区建设全过程、各方面。社区建设以来,学院党委书记召开社区建设专题研讨6次,参与社区工作人员及学生座谈会4次,牵头编制社区工作手册。社区建立了“学院党委-功能型党支部-党小组”三级架构,实现了党组织对社区楼宇的全覆盖,保障党的力量下沉到一线。功能型党支部共设立党小组4个,共有党员34人,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升学服务等载体解决学生社区工作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编制《经验传薪,党员先锋——职涯领航指南》,服务覆盖超过2000人次。社区强化党建带团建,在学院党委和校团委的领导下,构建“功能型团总支-功能型团支部-特色化团小组”的三级育人网络,积极推动学生会“光e家”服务平台和社团入驻社区,制定学生社团社区入驻方案。

图1.jpg

(二)以平台化机制强健全员参与之“体”

社区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建设理念,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深化部门协同,推进队伍入驻,通过开展“党建+”行动,构建全员参与机制,强健社区之“体”。重点推进“平台化”运行机制,充分调动校内外育人资源辐射社区,充分调动社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致力于凝聚好“育人共同体”意识,将社区打造成各单位人才培养的“公共平台”,实现育人过程全员参与、育人成果全体共享的建设目标。社区建立了“三员导师”制度,从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基建与后勤管理处聘任教师担任社区学业导师、思政导师和生活导师,在社区设置意见箱,召开民主座谈会,开展学业帮扶等,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思想和生活上的困惑和问题。社区建立了网格化管理体制,形成“社区-楼宇-楼层-宿舍”四级服务管理架构,学生担任副楼长、层长,通过座谈会、民主议校等形式,发出学生自己的声音;通过两级巡检制度,亲身参与社区管理。社区建立了协同育人机制,逐步构建资源共享新生态。通过功能型党支部、团总支共建方式引入教育服务资源。目前,在校内已经与图书馆、教务处两家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校外与莫舍社区、中国移动姑苏区分公司、震泽镇团委、碑刻博物馆等6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

图2.jpg

图3.jpg

(三)以项目化服务激活五育并举之“脉”

社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持续优化服务内容和形式,在“平台化”运行机制的基础上,重点推进“项目化”服务机制,创新性构建“共建单位+服务项目”的服务模式,围绕“五育并举”要求,努力做到学生的需求在哪里,社区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激活学生健康成长之“脉”。社区与校内机关部门合作,推出第一期服务项目7个,包含:与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协作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与校团委联合提供“Four You”计划生涯规划咨询服务、与图书馆(档案馆)共建社区图书馆分馆、与绿升物业公司合作开设便生服务站等。在校团委支持下,社区积极推进“社团+项目”服务模式,制定了社团入驻社区方案,规范了社团入驻社区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了社团的主动性。如数码空间将电脑义诊搬进社区,数学社将高数辅导开进社区。服务项目推出以来,得到了师生的广泛欢迎,为社区同学提供职业生涯咨询50余次、简历制作指导50余次,引进图书2000余册,为100余名同学提供了电脑义诊服务,开展高数辅导课8次,为同学生活学习提供了很大便利,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图4.jpg

(四)以先进性文化疏通学生成长之“气”

社区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围绕“翠微君”生态圈,持续开展先进性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汇聚各方文化,养成健康成长的浩然正气。校团委联合社区开展“知行青年”研习社专题讲座,共同探讨共青团改革和青年学生成长问题。功能型党支部开展热议全国“两会”集中学习活动,坚定理想信念。功能型团总支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有志青年”系列活动,激发爱国热情。博悟社将“非遗文化体验月”开进社区,学生亲身体验了拓印、剪纸、印染等传统技艺;烹饪社将“中秋话团圆,师生情义浓”师生午餐会开进社区,师生共同体验手工制作雪月饼的乐趣,学生会在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冬至活动,弘扬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馨煦之窗”心理工作站联合开展美育润心、新生团辅、共读一本书等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沁润了学生心灵。社区与学院联合举办师生乒乓球联赛,强健了学生体魄,受到一致好评。社区也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将第一社区作为劳动实践的重要载体,将社区管理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第一社区积极组织社区学生参与学校社区文化节活动,为其他学院、社团等开展活动提供了场地支持。

图5.jpg

图6.jpg

未来,苏州城市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第一社区将继续深化“平台化、项目化”制度,紧扣科创型社区主题,强化党建引领,以“党建+”构建“同心链”,依托功能型党支部组建“海棠先锋”合作社。以党建带团建,借助功能型团总支推动社团入驻。社区多维度创新实践,完善育人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切实构建社区育人圈。

责任编辑:张鹏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苏州城市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第一社区以科创型发展为方向,搭建科创平台,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和热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