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学生社区 | 航天日专属浪漫!沈航学子触摸星河,共赴蓝天之约
"一站式"学生社区 | 航天日专属浪漫!沈航学子触摸星河,共赴蓝天之约
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一场承载着航天梦想与青春热忱的盛会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拉开帷幕。由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携手航空宇航学院与航空发动机学院举办“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以“逐梦航天·青春启航”为内核,将航天精神融入方寸之间,让沈航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航空航天的脉搏,于春日校园奏响一曲探索苍穹的赞歌。
光影映星河:于银幕之上溯寻航天根脉
活动以一部凝练中国航天发展历程的诗意短片开篇。当“东方红一号”的东方红旋律随银屏光芒流淌,当神舟飞船与天宫空间站在浩瀚宇宙交相辉映,当国产战机划破苍穹的轰鸣穿透时空,镜头串联起的不仅是中国航天从“星辰初绽”到“逐梦深空”的壮美画卷,更是几代航天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丰碑。同学们凝视着画面中火箭尾焰映红的脸庞、实验室里反复校准的仪器、发射场上升起的五星红旗,在光影交织中读懂“航天精神”的厚重底色——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也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探索基因。
航模展翼辉:于机翼之下解码飞行奥秘
校航模队携自主设计的飞机模型亮相,以“蓝天筑梦人”的姿态展开科普画卷。队员们俯身讲解模型的气动布局、机翼升力原理与基础操控逻辑,指尖划过机翼弧线:“看似简单的曲面,藏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平衡。”从航模的重心调试到尾翼角度对飞行轨迹的影响,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航空知识转化为触手可及的“飞行密码”。同学们围聚观摩,亲手触摸模型的螺旋桨与机翼,目光中闪烁着对蓝天的向往——此刻的小小航模,正是航空梦想的起点。
匠心筑寰宇:于案牍之间拼装航天梦想
在“航空航天工坊”实践环节,课桌化作微型“制造车间”。同学们领取专业工具与材料,专注投入模型制作:有人对照图纸精准裁切航模机身部件,用胶水粘合时苛求每一道接缝的平整;有人调试水火箭的箭体结构,反复校准尾翼角度以确保飞行稳定性;有人为卫星模型安装微型太阳能板,在零件拼接中体悟航天器设计的严谨逻辑。镊子夹取细小构件的声响、直尺丈量尺寸的刻度声、团队协作的讨论声,编织成一曲“匠心协奏曲”。当一架架承载着汗水的模型渐次成型,桌面俨然成为微缩的“航天发射场”——每个细节的推敲,都是对航空航天事业“精准、严谨、创新”精神的致敬。
思辨燃星火:于问答之中传承航天智慧
航天知识竞赛现场,专业与趣味交织碰撞。题目聚焦航空航天核心领域:从“冯如设计的第一架飞机名称”到“火箭发动机分类原理”,从“钱学森提出的‘火箭军’概念雏形”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逻辑”,既回溯中国航空航天的历史坐标,亦触及现代科技的前沿阵地。选手们凝神思考、踊跃抢答,在“机翼升力公式”与“航天器轨道计算”的问答中,展现航空航天学子扎实的专业素养。现场掌声雷动——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喝彩,更是对“今日课堂求真,明日太空求索”信念的共鸣。
惊喜伴梦想:抽奖合影记录珍贵瞬间
知识竞赛结束后,迎来令人期待的抽奖环节。航天主题纪念徽章、航天文创等礼品依次抽出,幸运的同学收获惊喜,现场洋溢着欢乐的氛围。抽奖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手持奖品,与自己精心制作的模型一起合影留念,用相机定格这充满意义的时刻,笑容在阳光下格外灿烂。
放飞向青霄:于云端之下镌刻青春誓言
活动高潮在广场放飞仪式中迸发。同学们手捧亲手制作的航模与水火箭列队而立,阳光为每一件作品镀上金边。随着“放飞”口令响起,水火箭在高压气流推动下呼啸升空,尾迹划出银白色的梦想弧线;手工航模在微风中舒展机翼,摇摇晃晃却坚定地飞向蓝天——尽管飞行轨迹并非完美,但每一次腾空都承载着学子们对苍穹的向往。
此次活动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枢纽,为沈航学子打开一扇通往航空航天世界的大门。在这里,同学们感受航空航天魅力,领悟航空航天精神,在心中种下逐梦的种子。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梦想的启航,更是沈航学子与航空航天事业的深度链接。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热爱与信念,以青春之姿奔赴星辰大海,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用热血与智慧,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让中国在探索宇宙、翱翔蓝天的征程中不断迈向新高度,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