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 | 关于开展2024年“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省教育厅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我校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2024年“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五育并举 向心而行
二、活动内容
(一)第九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
为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视,我校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学生通过提炼真实的校园生活,结合大赛主题进行独立艺术创作的剧本。创作内容以符合宣传心理健康、自助助人、阳光向上等目标为佳,具有时代感和启发性,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助力大学生健康发展。
(二)心理健康系列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面向全校师生开展“绽放生命,温暖同行”主题的系列讲座:如针对心理约谈工作方法与注意事项、心理危机干预流程等内容与辅导员们交流研讨,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分别选取学生关注的情绪管理、同理心培养、人际交往与沟通等主题开展专题讲座,提升学生生命品质,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三)“吾爱舞—与压力共舞”
舞动心理小组活动
通过舞动的方式,觉察压力信号;放松身心、释放压力;恢复身心能量,感受平静与喜悦,拓展应对压力的方法。无需舞蹈基础,只需要全然地信任身体,跟随身体的觉醒去体验、去感悟即可。
(四) “一沙一世界感受生命的力量”——团体沙盘体验活动
沙盘游戏,也称箱庭疗法,是心理干预与治疗的一种方法。团体沙盘游戏是团体辅导的手段,也是一个充满创意和碰撞的精彩过程。在团队合作构建沙盘作品的过程中,参与其中的你被带动、被包容、被释然、被顿悟,同时也感受和理解着他人,这就是团体沙盘的魔力。
(六)“发现内心,疗愈自我”
—彩绘曼陀罗绘画
曼陀罗绘画是目前绘画心理治疗的主要形式之一。作为一种心灵表达方式,曼陀罗绘画可以引导人们进行内在的探索与整合,完成于内心的对话。通过绘制曼陀罗,学生能够发掘内心的力量,缓解压力,提高专注力,增强自我觉察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与自己的内心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情绪、想法和行为模式,释放内心的紧张和焦虑,达到内心的平衡与宁静。让我们在奇妙的圆里,与最美好的自己相遇。
(五)“以体强心”
——心理素质拓展活动
为帮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个人心理成长,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月将采取深受学生们喜爱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促进学生感悟自身心理状态,以体验式和互动式的最新的心理团体教学和训练形式为内容;以传统游戏、户外拓展、心理训练等超越极限的生存挑战为依托;培养个体创造性思维,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缓解各种压力,调整负面情绪,加强团队合作,磨练坚强意志,培养理解信任,改善人际关系,激发生命潜能,培育积极心态。
(七)“包”容万物,约“绘”美好
——DIY手绘帆布包活动
通过帆布包DIY手绘活动,让同学们体验艺术疗愈的方法,练习疏解情绪,启发大学生群体与自己的情绪“做朋友”,感受正面情绪带来的愉悦情感体验,释放负面情绪带来的心理压力。通过艺术创作,激发内在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升情绪管理和自我认知能力。在活动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了解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模式,并通过艺术创作找到释放的出口。
(八)心随“影”动,“影”润心灵
通过展播《男孩、鼹鼠、狐狸和马》、《心灵捕手》等系列优秀心理影片,设置“分享心得”和“心理知识小竞答”环节,使同学们敞开心扉,踊跃发言,从电影中深刻体会爱、勇气与乐观对于迈向成长的重要性。
(九)学院特色主题活动
各学院在5月围绕“五育并举 向心而行”为主题,以生命体验教育为重点,集中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实施心理素质教育,举办心理健康文体活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心理健康素质,培育积极阳光心态。各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任选一项或多项活动开展。
1.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网站、公众号、海报、横幅、宣传册等方式,线上线下结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广泛传播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文明理念和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网络微课、微视频、动漫等创作,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保健意识。
2.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心理讲座和团体辅导活动,引导学生关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校园心理情景剧比赛、心理知识竞赛,心理趣味运动会、心理漫画大赛等活动,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校园氛围,以德育心, 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劳动健心,五育并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3.积极开展心理帮扶工作,把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在心理疏导、身心成长、积极品质培养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关怀和帮助。对学业困难学生,在提供学业指导的同时,开展学习心理辅导,改善学习心态,端正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对亲子关系困难学生,通过家长会、家庭亲子咨询等,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发挥家庭正向支持作用,对就业困难学生,在提供就业帮扶的同时,开展择业、就业心理咨询或辅导,帮助学生改善不良就业心理,强化自我认知,合理调整预期。
三、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举办“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是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举措,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打造特色,打造精品,着力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2.精心组织。要结合实际,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活动参与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对重点工作与特色活动及时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氛围,扩大影响。
3.探索创新,要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探索与创新,加强经验总结和沟通交流,努力形成心理育人长效机制。
四、提交材料
各学院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结束后,形成活动总结,要求涵盖工作思路、具体举措、活动成效等内容,字数2000字左右,并附主要活动高清图片5-10张。请将上述材料电子版打包,以“学院+ 5·25 活动总结”命名文件,请于5月28日前发送至心理健教育中心于老师处。
来源 | “家在化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