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三峡大学

小社区 大团结:以“同心圆”绘就高校民族团结育人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4-29 08:54:24 余杨铭 艾力

三峡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沁苑学生社区建设成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环境浸润、文化交融、实践赋能,构建“思想引领有高度、文化浸润有温度、服务成长有力度”的育人生态,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了生动范例。

空间赋能,让育人理念“润物无声”

沁苑民族团结广场以“同心圆”为设计内核,将民族团结的抽象理念转化为具象的育人场景。广场周边的石榴树、错落分布的民族文化展板、56个民族历史文化长廊,物理空间的设计巧妙传递育人理念,成为无声的思政课堂,让学生在漫步中感悟“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协同联动,让育人力量“握指成拳”

学校2019年成立由少数民族辅导员牵头的“聚力工作室”,从全校学工队伍遴选的来自不同民族的优秀辅导员充实育人队伍,同时聘请新疆驻鄂教育工作组、宜昌市统战部、民宗委、公安局以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顾问团,构建“政校企协同、师生融互动、学科交叉赋能”的一体化育人机制,积极探索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搭建交流交往平台、民族融合舞台,助力各民族学生健康成长。2020年1月,学校学工团委“聚力”党支部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于2022年3月份通过验收。

五育融合,让成长动能“破圈激活”

学校打破传统育人边界,推进实施“五大工程”,将全面发展理念融入学生成长中。在理想信念铸魂工程中,通过“平语近人”读书社、“聚力有约”座谈会等形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让学生有了坚定理想信念的“主心骨”。在家校互联互通工程中,坚持于每年寒暑假组织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家访活动,搭建家校合作教育的桥梁。在文化传承培育工程中,持续办好“少数民族学生达人秀”“民族文化节”等一批关注度高、参与面广、影响力大、深受各民族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品牌。在榜样示范引领工程中,通过举办“少数民族优秀学子风采展”、“民族团结之星”评选等活动,在各民族学生中培育和挖掘典型,先后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回族学生罗小东、满族学生安过,受团中央表彰的志愿青年阿丽米热·吾尔买江等一大批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在实践育人创优工程中,发起成立“民族政策宣讲团”和“石榴籽”志愿服务队,支持和鼓励各民族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和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中,真正实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学校“砼心聚力石榴籽”团队荣获团中央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下一步,三峡大学将持续以社区为载体,持续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扩展物理空间,为学生学习生活创优精神家园,凝聚“民族一家亲”的团结力,汇聚“求索创新”的智慧力,融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仰力,将多力聚合,共同灌育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幸福之花。

责任编辑:舒心怡
三峡大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沁苑学生社区建设成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