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 致远·学生社区|一锤一染定格春意,非遗传承浸润心田——致远·学生社区开展植物拓染非遗创作活动
四月风暖,草木蔓发。当代码与机械的节奏占据日常,当“宅”文化悄然渗透青春时光,4月2日上午10:00,自动化与软件学院致远·学生社区以一场“拓花草之印,染自然之美”的植物拓染活动,叩响了春天的大门。同学们在敲击与浸染中对话自然,在实践与创作中体悟非遗文化的匠心魅力,让健康生活的理念与千年匠心的温度浸润心田。
活动伊始,老师围绕植物拓染展开讲解。从古代民间百姓利用花草印染布料,到植物拓染逐步成为承载文化记忆的非遗技艺,老师梳理了这项技艺的发展脉络,充分展现出古人的智慧与对美的追求。讲解拓染技法时,老师借助不同植物叶片的纹理和质地,介绍了如何精准把握敲打力度,以及怎样巧妙搭配植物色彩,从而创作出和谐且独具特色的图案。
活动中同学们漫步校园,开启寻春之旅,收集自然馈赠的春日“礼物”,大家仔细甄别,挑选拾取纹理清晰、颜色鲜艳的花草做色彩点缀,把盎然春意打包,带回创作台。活动现场也提前准备了很多适合进行拓染的植物材料。大家以帆布包布面为画布,发挥巧思设计图案,将茎叶、花瓣自由布局,每一幅构图都是与自然的私语。随着此起彼伏的敲打声,花瓣汁液缓缓渗透布料,脉络纹理逐渐清晰。同学们专注地控制力道与节奏,见证植物以另一种形式“重生”。漂洗、固色晾晒后,原本素白的帆布包上绽放出独一无二的春色画卷。
理工科学生也能玩转艺术!第一次尝试植物拓印,没想到这么好玩!把花瓣和叶子按在布上,用胶带固定好,然后哐哐一顿敲。打开的那一刻,叶脉的纹路、花瓣的形状都清清楚楚印在布上,连最细的纹路都保留下来了。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我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软件工程2314班薛雅匀
“一锤一布一花草,把春天的影子永远留在布上。参与植物拓染活动,似踏上与自然对话的艺术之旅,妙趣无穷。将花草的轮廓与色彩拓印在布上,仿佛留住了自然的呼吸。每一次轻敲,都是与植物的温柔对话。自然的色彩,原来可以这样温柔定格。” ——软件工程2413班袁诗雅
“拓染绘就自然之美,非遗传承文化之魂。”本次植物拓染活动不仅是一场美育实践,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播种。活动将非遗技艺与劳动教育、自然教育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慢下来,用双手触摸文化厚度,用心灵感受匠人精神。自动化与软件学院未来将持续以学生社区为阵地,打造更多文化体验活动,建设“可触摸、可参与、可留存”的文化育人场景,在方寸社区间培育文化自信的种子,助力学子成长为兼具理性思维与人文情怀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