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聚智创新绘万象 风劲帆满勇争先 ——记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一等奖团队

发布时间:2024-09-11 00:02:33

5月16日至19日,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晋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经过刻苦训练和反复调试,由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教师李琳指导,2021级本科生程朔、2021级本科生陈涛、2022级本科生高朝旭、2022级本科生王耀霖和2023级本科生张嘉泰组成的“捕食者”队伍,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出色的团队协作精神,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得一等奖的桂冠。


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作为我国面向大学生、研究生开展,影响力最大、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机器人学科竞赛之一,大赛致力于推进机器人相关学科,特别是自动化、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发展。多旋翼无人机集群协同搜索仿真赛要求参赛无人机集群在室内外共存的大规模城市场景中,实现对目标的协同搜索,重点考验无人机集群的感知识别、协同决策控制等相关技术。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卓越的创新能力和紧密的团队合作,“捕食者”队伍在众多参赛队伍中崭露头角、拔得头筹。

微信图片_20240910233938.jpg


因缘而相聚 携梦而同行

脱颖而出的成绩离不开优秀的团队,而优秀的团队源自于出类拔萃的队员。优秀的队员在一起是乘法,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彼此的潜力。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教师了解到比赛基本信息后,深入分析赛事要求及学生知识储备,选出五位学生组建队伍参加大赛。比赛队伍最后由不同年级组成,一方面在高年级同学的带领下可以更快进入团队状态,另一方面有利于技术的交流与改进。在组建队伍前每个同学已有一定能力去初步实现比赛的部分模块,每个成员根据能力分配不同模块,根据比赛要求制定每周计划并明确分工,定期进行小组讨论及阶段性成果汇报,积极推进比赛进度。不畏山高路远的跋涉者,山川将回馈他们最奇崛的景色。当专长与比赛双向奔赴,当机遇与挑战融为一体,他们携着期待与热爱奔赴这场中国机器人大赛。

微信图片_20240910233942.jpg


以兴趣为始,以热爱为终。连接理想和现实的,是哪怕艰难,也不弃微末、不舍寸功的坚守;沟通平凡与伟大的,是纵使困顿,也不改内心的梦想、不忘心中的热爱。正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兴趣,他们聚在一起共同回答来自中国机器人大赛提出的考题。2022级人工智能专业的王耀霖同学描述道:“中国机器人大赛设有多个赛道,每个赛道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挑战。” 他们深入了解各个赛道的特点和要求,基于李琳老师所带队伍相关比赛的技术积累,最终确定无人机仿真赛道进行参赛。“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比赛本身并非终点,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更长远的地方。通过在比赛中近距离地观看各个赛道的比赛,他们惊叹于其他参赛者精妙的角度与创新的表达。通过和各路高手过招,与众多能人比试,他们接触到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拓宽了自身的视野与认知。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在赛前准备阶段,他们力求关注到每一处细节,对于每一个问题他们都力求刨根问底、追本溯源。他们深入探究了历年的赛题和比赛的录像,从中汲取优秀队伍宝贵的比赛经验。他们合理规划讨论学习的时间,在备赛期间的每一周都会召开展组会。在组会上,他们积极汇报任务的进度和遇到的问题,通过高效的沟通与紧密的交流达成共识。在编写代码阶段,他们分工明确,密切配合,根据比赛要求积极调整和优化无人机的巡航路线以及计算的精确度,在创新思路上求取突破,在比赛方案上实现认同。2022级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朝旭同学认为比赛前的准备尤为重要,熟练的操作可以增加比赛时的容错率,减少比赛中的失误。未雨绸缪,遇事方从容;防患未然,行路方平稳。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与备赛,他们踌躇满志,带着团队共同铸就的智慧结晶踏上了中国机器人大赛的舞台。


青云非难遇 厚积而薄发

挺立潮头,心锁凌云之志;且行且知,自有云路鹏程。比赛期间,在指导老师制定的完备规划下,凭借着充分的前期准备、完善的知识储备,我校参赛队员顺利通过了调试阶段。然而比赛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总会有各种困难与不测,2021级的程朔同学回忆道:“我们遇到最大的困难是赛事方面的调整与现场的不确定性,比如裁判系统及设备的调整,需要考虑联网、IP配置、代码调整等细节,现场调试过程中各参赛队伍在同一台主机上配置环境时,会遇到环境覆盖或损坏问题,这些都需要提前考虑应对方法”面对重重始料不及的状况,参赛队员们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根据具体实际灵活应对、默契配合,一路披荆斩棘,攻克艰难险阻。肩鸿任钜踏歌行,功不唐捐玉汝成,在经过为期两天的激烈角逐之后,我校参赛队伍终于不负众望,取得了一等奖的佳绩。

此次比赛主要是以仿真模拟的方式,使无人机全自动地去搜索目标,队员们实现了无人机之间的分布式通信和协同决策,并且为目标的检测设定了优先级,从而使多架无人机借助必要的通信,协同高效地完成比赛任务。同时,队员们针对比赛中遇到的问题,利用前期积累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查阅相关方法逐一解决,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2022级人工智能专业的王耀霖同学说道:“我们运用了基于YOLO算法的目标识别技术,以及单目相机测距等方法。在遇到特定问题时,我们首先会进行细致的分类分析,并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和成功案例,这些步骤对我们迅速找到解决方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运用现有知识进行实践的过程,也是不断深化学习的过程,理论与应用齐飞,问题的解决也会更加高效。


微信图片_20240910233945.jpg


“吹尽狂沙始到金”离不开队员们在比赛中投入的热情与心血,也同样离不开老师专业的指导。李琳作为这支参赛队伍的指导老师,为队员们提供了莫大的支持与帮助。在比赛前,她帮助队员制定比赛策略和战术,并分析比赛规则,详细讲解比赛流程和关键点,使参赛队员们对比赛有了全面的了解。接下来,她根据每个队员的特点,制定了合理的训练计划,并针对技术薄弱环节提供了专业的建议。不仅如此,在心理建设上,李琳会积极与队员进行沟通,减轻压力,增强队员的参赛信心。在比赛结束后,李琳还会与队员们一起总结比赛经验,分析比赛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队员们在比赛中得到学习与成长。无论比赛结果如何,李琳都给予大家鼓励和支持,增强队员们的信心和动力,使队员们成败得失不萦于怀,以昂扬的斗志继续破浪乘风。


磨砺铸剑锋 团队共辉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奖绝非偶然,它凝聚着参赛者们的辛勤努力和不懈付出。对于这次的中国机器人大赛,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们都很重视。他们约定时间在一起讨论学习,每周进行组会并分配具体任务。在组会上,学生们汇报每周的任务进度和遇到的问题,再由老师根据问题给学生们提出建议。在比赛之前队员们之间还会再三确认每个参赛人员都学会了比赛时需要的操作以保证比赛的正常进行。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团队间的协作与沟通也至关重要。一个团结的团队能够集思广益,相互支持,共同克服难题。2022级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朝旭说:“我们认为共同学习有助于团队之间的团结以及交流。在共同学习之中我们可以解决很多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交流准备中,队员们通力合作、取长补短。一群志同道合的同龄人坐在一起,往往会有极其精彩的思想交锋,这能让内容更丰富,方案更完美。但因个人差异的不同,往往无法避免矛盾的产生。2021级的陈涛同学认为:“在团队交流中,由于个人分工及技术融合时每个人考虑问题角度不同,难免产生摩擦,但都是为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比赛任务。当有不同意见时,队伍成员会讨论分析,选取所能实现的最好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在不断学习,每一次思维的碰撞会激发出新的思路,帮助探索新的解决方案。”交流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交流,可以去解决很多团队中的问题。正是每个人都抱着这样开放包容的思想,才能让一个团队行稳致远,迈步向前。


微信图片_20240910233948.jpg


持续的创新与尝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无人机设计与优化方面,参赛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无人机的算法、传感器等等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努力。队员们关注每一个细节,确保无人机在稳定性、速度和精度上达到最佳状态。在编程与算法方面队员们也拥有较好的编程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根据比赛要求调整和优化无人机的巡航路线以及计算精确度。最终经过多次讨论与测试,得以使无人机在比赛中能够较高效、准确地完成任务。

对于参赛者们来说,这次比赛是宝贵的学习与成长经历。参赛者们通过比赛提升能力,突破自我,发现和激发自己的潜力;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拓宽视野,学习到其他参赛者的优秀经验和技巧,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参赛者们取得的优异成绩,不仅是对他们努力和付出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继续奋斗的激励。

每一行代码、每一次调试,都是对智慧与汗水的诠释。山西大学学子传承山大“求真至善、登崇俊良”的学术精神,在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大放异彩,不仅展现了他们卓越的竞赛实力与深厚的专业知识,更凸显了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每一次对无人机算法的逐步完善,每一次对无人机性能的反复调试,每一次对巡航路线的不断优化,汇聚成团队坚不可摧的力量,共同凝结成了比赛中的丰硕成果,展现了团队成员在无人机设计与优化方面的实力和水平,也见证了他们团结协作、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在山大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广阔沃土上,每一位学子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与创造力,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与担当。期待未来更多的山大学子能怀揣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梦想的热爱,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深厚的学识、更加坚韧的意志,在各自的领域中绽放耀眼的光芒,共同书写山大更加辉煌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王依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我校“捕食者”队伍,在中国机器人大赛中成功摘得一等奖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