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考古实习】2022级文物全科班东下冯考古队实习收获(五):夏县文庙、关帝庙考察记

发布时间:2024-09-06 12:44:04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不知不觉之间,山西大学师生在东下冯遗址的考古田野实习已经“满月”。2024年8月4日,在王炜、吴洋洋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前往夏县县城,上午参观文庙及关帝庙,下午自由活动,算是对紧张的田野发掘工作的“调剂”。

我们抵达的第一站为夏县文庙大成殿,2013年被公布为第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雨丝扑面,穿过细巷,映入眼帘的大成殿体量庞大,厚重宏伟。殿前两棵古柏仿佛镌刻着盘根错节的千载过往,其中一棵已枯萎,另一棵仍生机盎然,绿叶青翠欲滴。这课青翠的柏树高约25米,据说树龄可以早到北宋时期。

大成殿是夏县文庙仅存的古代建筑,坐北朝南,方直台基,面阔七间,进深十椽,单檐歇山顶。大殿的创建时间不晚于元代,现存建筑的主体部分应是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重建。柱头斗栱为七踩三昂,明间补间斗栱出四道斜栱,次间及梢间补间斗栱为二栱并置,不出斜栱,尽间补间斗栱为单栱,亦不出斜栱;部分斗栱下有后加的擎檐柱。面阔七间的各间宽度相差不大,前檐明间辟门,次间和梢间设窗及槛墙,尽间用厚墙围护,上部嵌窗;后檐及两侧均用厚墙围护,未设窗。屋顶为兼用筒瓦、板瓦的大式瓦作,以灰瓦为主,用绿琉璃瓦做出剪边和方心,正脊等九条屋脊均用琉璃构件,四条戗脊的末端各有一尊较为高大的琉璃神将,较为少见;屋顶两侧的琉璃山花尤其精彩,用约50块琉璃构件拼砌,自上而下表现彩凤翱翔、二龙戏珠及云海翻滚等,下部居中还有一亭阁式建筑,内容丰富,工艺精湛。

跨过门槛走进殿内,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大殿的梁架结构为十架椽屋六椽栿对前、后乳栿用四柱。内金柱与檐柱之间置乳栿和劄牵,六椽栿、四椽栿及平梁间皆以矮柱和合㭼承托,平梁上设叉手和丁华抹颌栱,各间皆设襻间。梢间六椽栿下增置两道横梁,下横梁下置中柱一根,上、下横梁间置七朵斗栱,上横梁上置三根立柱,承托六椽栿。

雨云低垂如泼墨,伴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我们来到了第二站——夏县关帝庙,距离文庙不到400米。关帝庙占地2000余平方米,于2016年被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进行修缮。据庙内碑刻、梁架题记和光绪版《夏县志》等资料,庙宇创建时间应不晚于元代,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沿中轴线依次分布有山门、牌坊、献殿、崇宁殿等,两侧辅以刀楼、印楼及厢房等,布局较为完整。

山门是近年修复的悬山顶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山门墙壁上嵌有1994年的《重修关帝庙山门碑记》,上刻“关帝庙山门依其旧制焕然一新,屹立于新开大街之畔,富丽堂皇、五彩缤纷,世人无不交口称绝”。进入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木牌坊,为单楼式,单檐庑殿顶,琉璃脊饰,正面横匾依稀可辨“为工农兵服务”六个大字,夹杆石雕刻龙、狮、花卉等,雕工高超。牌坊后是献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两侧分别是刀楼与印楼,平面近似方形,亦为歇山顶,装饰有繁缛细密的木雕。献殿后是正殿,即崇宁殿,面宽五间(带回廊),进深六椽,重檐歇山顶。大殿所用斗栱简约,具有明显的装饰性,明间补间斗栱为三斗并置,且都是瓜棱坐斗,较有特色。正殿所用柱础均为青石雕刻,尤其是前檐柱础雕刻精美,明间2个柱础四面雕刻人物,手持棋盘上的棋子、乐器上的琴弦都一丝不苟地雕出;次间2个柱础雕刻文房用具,笔筒后的桌屏上逐字雕刻《爱莲说》中的名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谓纤毫毕现。崇宁殿后正在进行维修施工,未及详细考察。

关帝庙内保存碑刻数量众多,除庙本身的碑刻以外,还有从夏县各地收集来的重要碑刻,如《重修戒定寺记》等。在我们参观关帝庙时,小雨渐大,大家就在献殿内闲坐休憩。坐在古代建筑的屋檐下观雨,也不失为一场奇遇。雨水顺着屋檐流淌而下,形成了一条条细细的水线,仿佛一幅自然的画卷。

此次参观使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古建之美,同时也领会到古建的价值不仅在于独特的建筑形制和艺术价值,更在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每一座古建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是历史的见证者。此次参观的文庙与关帝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文”、“武”文化的崇尚,可以算是一次“文武兼备”的考察。见证历史的同时也促使我们反思,古建的保护与修缮仍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加强对古建的保护意识,让古建“留下来”,更要“活起来”。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责任编辑:张馨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2级文物全科班东下冯考古队实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