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自主试点单位 > 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2-08-30 17:58:15

“成长来源于实践”

“我们曾在大雨中驱车赶往下一个企业,也在机组的轰鸣中完成现场的检查。”

炎炎夏日,山大经管学子热情似火,组成“碳迹”实践调查队,积极参与到“双碳”研究和数据质量提升的工作中。从太原到大同,从临汾到运城,从吕梁到阳泉.......他们的足迹遍布山西全境。他们曾冒着大雨赶往下一个企业,也曾在轰鸣的机器声中完成数据的核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从胆怯到勇敢,从无从下手到游刃有余,从人生地疏到独挡一面,俨然从学生蜕变成为了专业的核查人员。

天高海阔万里长,山大少年意气扬。他们在实践中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感悟、收获了成长,圆满地完成了此次实践任务。

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调研前线

“碳达峰”、“碳中和”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充分衔接国家发展战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长期生态环境保护,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山西一直在行动。

为更好地让广大学子参与到“双碳”研究的工作中,根据《关于开展 2022 年山西省大中专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经济与管理学院“碳迹”暑期实践队于2022年7月10日至8月21日,在丛建辉老师和张静老师指导下,在学院团委副书记郭瑞芸老师的支持下赴山西省十个地级市开展了为期一月的山西省“三下乡——碳排放复查”社会实践活动。

图片

多地展开调研,彰显学子风采

在本次实践调研活动中,“碳迹”小队成员分别前往山西省十个地级市,共122家企业展开了调研。其中,大规模企业29家,中型企业36家,小型企业57家。在调研活动中,小队成员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时的讲话,并对“碳达峰、碳中和”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大同

图片

晋城

图片

临汾

图片

吕梁

图片

太原

图片

忻州

图片

运城

图片

长治

图片

仔细复查数据,撰写调研报告

调研小队的工作需要许多耐心,在去任何一家企业之前,他们都需要对企业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交叉比对,找出有问题的地方。

图片

到企业后小队成员要核对所有的原始数据,去现场了解企业的供热供电线路,了解企业的运行方式。在结束检查后他们还要根据最后确定的数据完成一部分的调研报告。

图片

“碳迹”

小队成员感悟

一个月的实践调研很快就结束了,在这一个月里我们组辗转省内各地,圆满完成了对15家企业碳排放情况的复查工作。我们曾在大雨中驱车赶往下一个企业,也在机组的轰鸣中完成现场的检查。

在复查过程中我了解到,去年由于煤价的上涨以及政府保电政策中电费较低,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损营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私人小电厂在完成政府发电供热指标后通过停产减少亏损,而国企央企等较大的电厂由于承担着大量发电供热任务,即使亏损也在一直运行。在大学的课程中我们学到经营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盈利,获取收入。但是这些火力发电厂在亏损的状态下也一会直运行,这让我感受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供电企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社会公共事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其赖以生存的关键。这些热电厂作为国民命脉的企业,热电厂需要充分把握发展机遇,不断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积极履行企业职责,扛起能源保供的政治责任。

在此次调研中我成长了许多,这种成长是内敛的,从最开始我们只能跟随组长的脚步进行工作,到我可以自己主持召开复查启动会。从面对企业领导唯唯诺诺不敢说话到后来能够与企业领导交流相关问题,更好地完成工作等等,这段调研经历是我踏入社会之前一次很好的磨砺。

                                              ——侯根尧

将时间线拨动至6月28日下午,辅导员张静老师在Excel2018年级大群内招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同学们热情高涨,短短十几分钟就招募结束。此时才看到消息的我,已经错过了报名的黄金时期,赶快私聊张静老师,并请求把自己添加为替补队员。7月9日下午,收到团队的电话,考虑到工作量大的问题,我由替补队员转为正式队员。报名的这段小插曲让我明白了:机会不是别人给的,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也只有自己争取来的机会才会产生那种心底而升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7月10日至8月21日期间,团队在丛建辉老师和张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2021年度发电行业碳排放复查工作。我们小队走访朔州、长治、临汾、运城4个山西省地级市,作为第三方机构对国家能源集团山西神头第二发电厂有限公司、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昱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苏晋朔州煤矸石发电有限公司、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等23家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碳排放单位提交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进行复查。

这一个多月以来碳排放复查工作,我们顶着酷暑,穿行于轰鸣的机组车间。从夏天到秋天,从晋南高温到晋北大雨,实践队员们没有中途退出,都坚持到了项目结束,圆满完成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

                                                ——雷 彤

时光如梭,一个月的实践调研生活很快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这一个月里,我们主要负责的是全省各个电厂的碳复查工作。起初,我只会插入报告中的图片、跟在在组长身后听组长安排,到后来我已经可以负责完成一家企业的大部分文审、现场和报告撰写等工作,并独自和企业的领导进行交流、协商。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沟通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同时,在调研期间,辗转于省内各个市、县、例如:文水、柳林、大同、河曲、寿阳等等。让我也加深了对家乡山西的了解,了解了各个地方的风俗、文化和特色的饮食。总体来说,这次调研活动带给了我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提升了我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增长了许多的见识。为我以后更好地学习和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马林源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调研活动已经圆满结束,山大学子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行动,让青春之光闪耀在强国之路上。


责任编辑:丛建辉 张静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经济与管理学院“碳迹”暑期实践队于2022年7月10日至8月21日,在丛建辉老师和张静老师指导下赴山西省十个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