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山西大同大学以美为媒走出特色育人新路

来源:山西大同大学 发布时间:2023-11-12 11:12:27

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山西大同大学坚持“向美而生、以美育人”教育理念,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积极探索美育教育新模式,形成以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为主导、各学院和部门共同参与、面向人人的美育育人机制,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润物无声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种子深埋在青年大学生的心底,开出文化自信之花,为“文化强省”“文化强国”的建设之路贡献同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把美育和立德树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等紧紧联系在一起。山西大同大学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始终将美育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在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上,校党委书记弓永华明确提出,“开展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美育教育,促进广大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展现美、创造美。”以这些指导思想为指针,学校坚持将美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美育课程和“美育第二课堂”,坚持双向发力,双渠道、双阵地开展美育教育。

美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山西大同大学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跳出“在思政言思政”的传统范式,以美术和音乐教育为主要抓手,将美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新时代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新模式。

美术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度挖掘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与学生美术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名人肖像》课程教学中,将时代先进人物的肖像雕塑创作作为课堂作业,通过对先进人物的调查研究,以其奋斗精神为思路进行雕塑创作,钱学森、袁隆平、钟南山、张桂梅,一座座栩栩如生的肖像雕塑既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又承载着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在艺术长廊和马克思主义学习书屋,展示着许多幅书法专业师生的作品,这些作品围绕红色主题,以红色历程、百年成就、时代新貌等内容为创作素材,用笔向党和祖国致敬,以书法之美浸润校园思政教育。在充分结合思政元素进行校园艺术创作的同时,美术学院师生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先后深入大同市云冈区杨家窑村、灵丘县西福田村,为其打造多彩文化墙,全方位展现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以及村风民俗等正能量内容,将课堂教育和下乡实践结合,带动学生深入基层、扎根基层,用美育助力乡村振兴。此外,美术学院还与云冈研究院共同举办“百年华诞、翰墨寄情”书法美术摄影展,通过美术作品带领师生回顾党的百年征程、重温红色文化、领悟伟大建党精神,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奋进动力。

音乐学院立足自身专业特色,紧扣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充分发挥红色歌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广泛开展红色歌曲教唱、传唱活动。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由音乐学院优秀党员、团支部书记、优秀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党史宣讲团和经典歌曲学唱团,以“以音乐回望党史,用歌声铭记初心”为主题开展百年党史经典音乐党课,从马克思主义学院出发,走遍学校每一个角落,让红色声音充盈整个同大校园,将党史学习教育和经典咏流传的美育教育扎根在同大学子心中。2021年,在全省教育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高校师生合唱比赛中,我校师生以歌声唱响心声,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迎风飘扬的旗》两首歌曲献礼党的百年华诞,并一举夺魁。依托高水平比赛的大平台,音乐学院将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在艰苦排练与精心打磨中用艺术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引导广大师生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构建大美育立体课程群,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在校党委的指导下,教务部和各学院协同联动,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深挖资源,开发美育课程共计90余门,涵盖美术、书法、音乐、电影、文学、摄影、设计、云冈文化等多种门类,有了解中国美术发展史、提高作品鉴赏能力的《中国美术鉴赏》,有培养交响乐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交响乐欣赏》,有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体现浓厚地域特色的《北魏平城文化尽赏》,有走进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云冈文化的《云冈石窟艺术赏析》等等,不胜枚举。

据统计,2021-2022学年,全校共有6500余人次选修美育课程,其中,《交响乐欣赏》、《口才艺术与辩论》、《细说<红楼梦>》等课程更是出现供不应求、“一座难求”的现象,成为大家竞相追逐的“热课”。完备的课程体系、丰富的课程内容、鲜明的课程亮点,构建起兼具艺术与人文、富有同大特色的大美育立体课程群,使美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美、渗透美、传播美,让学生在享受发现美、欣赏美、理解美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

“美育第二课堂”多点开花,打造美育教育新模式

在保证高质量美育课堂教学的同时,学校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美育教育教学改革,广泛开展“美育第二课堂”,将美育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近年来,美术学院充分发挥在学校美育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综合利用作品展览、系列活动、学术讲座等形式,不断拓展“美育第二课堂”育人渠道。仅在2021年,美术学院就举办活动近50场,其中不乏高质量的展览、讲座,如庆祝建党百年“萱草忘忧,乐为食之”黄花作品展、突出“云冈元素”的毕业设计展、陈平《诗书画印续谈》学术讲座、张宏芳《忻东旺艺术人生》美育讲座等,特别是以“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为抓手开展的“书法文化进学院”系列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书法热”,吸引带动了更多师生远离键盘、执笔挥墨,在提升书写技能的同时感受书法魅力。从今年4月开始,美术学院打出系列“组合拳”,面向全校师生开展美育云端大讲堂、抗疫主题海报作品展、书法国画线下美育普惠活动等特色活动。美术学院以线上线下大型活动为载体,打造美育大平台,营造浓厚美育氛围,积极助力全校“第二课堂”参与热情持续高涨。

在“美育第二课堂”这个大舞台上,音乐学院也不遑多让,争唱主角。4月7日以来,音乐学院整合多方资源,以“音乐角”、校园音乐会等形式开展“音乐第二课堂”,在歌、舞、器乐完美结合中为广大师生带来艺术之美和精神享受。与此同时,音乐学院积极开展“声乐、舞蹈教学进班级”活动,统筹安排学生代表深入各个学院进行声乐教唱、舞蹈教学,据悉,后期将考虑以此作为音乐、舞蹈专业学生课程作业与实习实训工作量,探索实习实训与“第二课堂”结合发展的创新模式。此外,音乐学院结合自身特色,举办多场毕业生作品展、新媒体平台作品展,在此过程中还开通了现场直播,使因疫情原因未返校以及无法到场的学生可以远程参与活动,力争全覆盖,让更多学生切身感受多元的音乐体验,以音乐之美提升鉴赏能力与艺术素养。

在如火如荼的“美术、音乐第二课堂”带动下,“外语角”、“朗诵角”、“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晨读”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相继上线,以语言之美、真理之美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健康人格。朗朗的读书声、曼妙的演奏声、动听的歌唱声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美育第二课堂”呈现出多点开花、竞相争艳的生动景象,已俨然成为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新美育模式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美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引领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的作用日益凸显,美育课程和“美育第二课堂”双渠道、双阵地相融共促、齐头并进的同大美育教育模式初具规模,敬美、爱美、尚美在校园内蔚然成风。向美而生、以美育人,山西大同大学以美为媒,走出特色鲜明的美育育人新路。(文/赵鑫  图/余致楠、郝晓阳、部分图片来自相关学院)

责任编辑:杨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山西大同大学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跳出“在思政言思政”的传统范式,以美术和音乐教育为主要抓手,将美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