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以心育心强赋能 “五心”护航助成长

来源: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2025-06-17 16:11:4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构建“五心”心理育人五大体系,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依托,积极回应学生诉求与关切,全方位护航学生心理健康,高质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校大学生由于原生家庭、校园人际关系以及自身情感问题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根据教育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学校严格落实其工作目标和具体内容,积极开展心理育人工作。

一、以制度体系为基础,构建“育心”大格局

体系化制度保障。制定实施《学院春暖关爱帮扶行动计划》、《学院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并根据教育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的通知》的相关要求,严格落实其中的工作目标和具体内容,积极开展相关工作。自通知下发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时发布了《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并制作了任务分解表,对接各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并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贯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尊重和热爱生命。

图片 1

图片 2

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全面指导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方位网格预警。建立健全“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络,全方位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大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多渠道信息网络。在各二级学院(部、中心)设立心理辅导站,建立以班主任、心理健康委员和寝室心理联络员为主体的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及心理状态,在发现或得知学生有异常心理或行为表现时,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汇报。           

二、以组织体系为保障,实现“护心”有合力

师生联动构建队伍。打造专兼任结合、校内外融合的心理育人工作队伍。以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为契机,学校多方位发掘和扩大心理健康服务人才和队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按照国家要求配备专任心理健康教师2名,兼职教师3名,其中3人为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人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2人持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并定期为专兼职心理教师开展专业知识及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服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2023年共组织四名专兼职心理教师参加了“沙盘游戏系统培训入门及进阶课程”。2024年一名老师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国培项目。

图片 3

图片 4

同时在各二级学院(部、中心)设置专职心理辅导员,各班设立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构建由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学院(部、中心)心理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各部门各教育环节齐心协力,形成育人合力,发挥协同心理育人的功效,促进各方面育人力量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多方协作凝聚合力。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面开展课程教学、心理育人、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工作;注重班主任、辅导员队伍与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协同联动,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联络员在朋辈之间的沟通交流和问题发现;定期邀请校外专家进行心理工作专题讲座和辅导,全力提升心理育人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通过师生联动、内外合作的方式,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提供核心保障。家校互动全力护航。建立家校有效沟通渠道,通过定期电话沟通、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共上一堂心理健康课和公众号文章推送等方式,帮助家长更好地认识学生的心理状况,掌握基本的心育方法,从而有效进行家校沟通,培养学生积极心态。物态设施提供资源。不断完善心理咨询室的建设,补充购置心理学书籍、沙盘和团体心理辅导工具等,打造温馨的心理咨询环境,为团体辅导、活动开展提供丰富多样的硬件保障。

三、以教学体系为核心,做到“知心”全覆盖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学校根据教育部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相关要求,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之中,并开设了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做到在校生课程教学全覆盖,为学生增强个人心理防护意识、掌握心理调节技巧、培养积极乐观心态、解决现实成长问题提供系统帮助。

图片 5

图片 6

通过开设课程,发挥了心理健康工作在课堂当中的主渠道作用,为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了平台。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依据心理健康课程的性质和特征,立足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形成了理论实践相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和辩论等方法,以多重互动体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建成校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库,丰富线上学习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打造了“课堂主修+网络辅修”的课程体系,自资源库网站开通以来访问量达目前访问量30796次,学习人数1848人。本课程的课程资源数量为212个,课程拓展资源数量156个,专业拓展资源数量222个。丰富活动促进启智润心。充分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新生入学月、毕业离校月、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等特定阶段,带领学生开展拓展训练、团体辅导、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服务学生心理成长需要。

四、以服务体系为重点,提升“用心”专业度

心理测评常态化。坚持“早排查、早访谈、早预防”原则,持续强化落实《学院春暖关爱帮扶行动计划》。

图片 7

图片 8

每年针对新生开展专业心理测评,通过科学系统的测评平台,全面掌握每位入校生的心理状况;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阶段性掌握学生心理状况的变化;同时增强班主任、心理委员及宿舍联络员的作用发挥,结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影响因素以及行为举止的日常观察,以多方摸排和测评结果为依据,建立学生一人一档机制,进行长期动态关注,通过谈心谈话、激励鼓励、帮扶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培养积极乐观心态。心理档案助工作。根据四级预警网络,每月通过班主任、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等,对在心理、性格方面存在心理异常、性格孤僻、感情受挫、家庭教育缺失、厌学甚至厌世等5类学生进行排查,重点关注学生异常变化,密切沟通,共同加强心理疏导。建立校内联合帮扶机制,各二级学院(部、中心)书记、负责人、辅导员及班主任结合学生实际,进一步完善重点学生档案,认真做好日常帮扶教育,并建立心理异常学生台账、一人一档动态帮扶档案,针对重点人员,进行多级联动关注帮扶。心理咨询形式多。开通咨询热线、树洞——你听我说等,畅通咨询渠道,使具有专业心理咨询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作为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人员,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用更加科学严谨的心理危机疏导技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企业微信、热线电话、邮箱等网络渠道,在保障学生隐私的情况下更好地帮助问题解决。心理帮扶有成效。多措并举开展心理疏导和危机化解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心理健康工作愈显复杂。学校更是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关爱帮扶,多部门协同建立“多对一”帮扶机制,通过班主任、辅导员下宿舍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状态,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进行教育引导,为特定人群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其减少焦虑、化解压力。

图片 9

图片 10

五、以活动体系为抓手,开拓“暖心”新阵地

知识宣传做引导。注重日常师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公众号推文、信息推送等活动,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一站式”服务社区建设为引领,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紧密结合,全面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中,以开学季、“3.25 善爱我”“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毕业季为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邀请专家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累计10余次;为全校各班心理委员开展心理危机识别培训;为特定人群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另外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讲座共7次,邀请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开展讲座6次。日常通过悬挂横幅、制作宣传栏、手抄报及校园广播等形式全面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线上线下齐发力。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学生企业微信群,发布心理健康相关文章30余篇,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提升心理健康意识,学会调节情绪,应对压力和挫折,提升心理韧性。

图片 12

通过“一站式”学生社区特色活动平台的搭建,不仅丰富了教育形式,拓展了教育渠道,而且学生参与度高,每年参与学生达300多人次。 借助学校公众号和校团委青年之声发布师生心理调适方法、自我关怀的力量、致新生和新生家长们的一封信、毕业生心理调适等宣传推文10篇,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和调节负面情绪、呼吁广大家长朋友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家校共育的浓厚氛围。特色活动显真招。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利用主题观影、设计主题黑板报、线上团体辅导、讲座培训、征集心理微视频和心理剧本、举办心理剧大赛、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将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充分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音乐减压、绘画减压团体辅导、正念沙龙、“遇见小确幸一一21天见证生活中的美好”等相关活动,覆盖面达4000余人次,有效缓解了学生在学生说活中的焦虑和压力。

下一步,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将进一步认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深化五大体系建设,继续抓紧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五育并举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常态化“育心”工作,努力构建更加科学体系、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工作格局;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使心理育人工作成为促进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另外,学校将在前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始终坚持“用爱心助学生成长”的初心和使命,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工作目标,高质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心理健康工作制度建设和转诊制度、畅通预防转介干预就医通道、建立健全心全面护航学生成长成才,为培养更多身心健康、乐观向上的青年做出努力。

责任编辑:衣俊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