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厚植“耕心·耘梦”精神基因 构建职教文化育人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04-27 09:58:34 司维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秉持尚农乐耕 生生不息校训精神,锚定为农服务 特色立校办学定位,创新构建耕心·耘梦文化育人体系。其中耕心寓意以农耕文化精神滋养学生三农情怀,耘梦象征通过专业实践与创新孕育乡村振兴梦想,形成精神浸润、初心铸魂、非遗深耕、科创赋能、匠心锻造的融合育人范式,系统培育学生学农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报国的价值自觉。

一、精神浸润:以农耕文明赋能校园文化生态

校训尚农典出《吕氏春秋·上农》,既赓续千年重农文化根脉,又彰显现代职教初心;乐耕凝练学校载躬耕农业教育的执着坚守;生生不息源自《周易》,诠释农业生命延续与人才培育使命的有机统一。校歌《尚农之歌》以悠扬旋律为载体,凝聚师生矢志耕耘的坚定信念,构建起薪火相传的文化纽带。

社区打造上农梦”“上农韵”“上农魂三大主题景观带,有机融合农耕文化厚重底蕴、农林职教特色基因、实训教学创新元素、生态观光美学意境,形成一步一景皆育人的校园环境。通过沉浸式文化浸润,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厚植三农情怀,成长为德技并修、匠心独具的新时代四有上农人。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二、初心铸魂:原创IP激活文化育人动能  

创排的原创农业剧《上农匠心》以学校七十余年服务“三农”历程为主线,通过老中青三代上农人扎根乡村的奋斗史诗,生动诠释“尚农乐耕”校训精神。该剧由师生历时7个月自主创编,创新融合动物医学、智慧农业等专业元素,打造“舞台艺术+校史教育”融合育人新模式。2024年开展公益巡演吸引逾千市民观看,上海共青团年度TOP文创奖和人民网、学习强国、东方教育时报等主流媒体报道,成为展现农林学子“自找苦吃”精神品格的立体名片。

2-1.jpg

2-2.jpg

2-3_副本.jpg

2-4_副本.jpg

三、非遗深耕:构建活态传承创新体系

创新建立“理论研习-技艺实训-田野实践”三阶育人体系,开发《非遗舞草龙》《中国非遗农乐》等特色课程,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矩阵。与叶榭镇共建非遗传承基地,组织8批次学生赴井凌桥村等地开展田野实践,推动课堂教学与乡土文化深度融合。美育工作室联合非遗传承人创新编创浜山歌《摇一橹来过一浜》,将广西壮族对歌元素与江南小调巧妙融合,以八段式叙事重构传统艺术表达。

重点打造的《舞草龙》《田山歌》等作品,实现传统民俗的时代表达,节目登陆“2024 海上和美乡村村晚”并通过东方卫视、百视TV、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等全媒体平台同步直播,让全国乃至全球观众得以共享上海乡村文化艺术魅力。《松江舞草龙:多方协作创新传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范例》《赓续中华优秀文化——非遗农乐融入高职院校〈公共艺术〉基础课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案例入选新华网2024全国非遗与职教融合优秀案例。

3-1.jpg

3-2_副本.jpg

3-3.jpg

3-4.jpg

四、科创赋能:“上农之春”育才三十七载

作为历史最悠久、参与度最高的“上农之春”文化科技节至今已累计开展三十七届。2024年的“上农之春”文化科技节以“传创中国范儿 智赋科技潮儿”为主题,深化思政教育内涵,加深广大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校园文化铸魂育人的良好氛围。605名学生在思政课展示活动、宠物嘉年华、“园”创绿色科技节等10项赛事中斩获佳绩技能比武平台升级为文化育人主阵地活动通过浸式文化活动激发创新思维,有效强化师生文化自信。

4-1_副本.jpg

4-2.jpg

4-3.jpg

4-4.jpg

五、匠心锻造打造劳动+双创双轴育人体系

一方面开设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组织学生于校内实训基地开展春耕劳作,从挥锄除草到翻土播种,以“双手丈量成长”强化知行合一。创新设置“劳动心理观察”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晒红的臂膀、磨茧的掌心体悟“突破自我”的成长意义,将田间汗水升华为对工匠精神的深层认知,实现劳动技能与精神培育的双向融合。与此同时,深化劳动价值观培育,开展寒暑期社会实践,将劳动融入日常生活形成“劳动创造价值”的行动自觉让学生在躬身实践中厚植“懂农业、爱农村”的情怀。另一方面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通过构建“实践赋能+赛事驱动+生态共建”的多维培育体系,全面激发学生创新潜能。连续八年举办“尚农创业街”品牌活动让学生在商品策划、营销实践中感悟创业文化建立梯度化赛事培育机制,针对性开展创新创业大赛专题培训、国赛评委经验分享会及教师指导工作坊,通过金奖项目的案例解析,强化创新思维与商业逻辑训练。更联合上海市教委举办职业院校创新创业训练营,搭建校际交流平台,推动“菜芳鲜AI种菜机”等项目实现从创意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以文化浸润创新意识,以实战锤炼创业本领”的育人新格局。

5-1.jpg

5-2.jpg

5-3.jpg

5-4_副本.jpg

六、经验启示

学生社区“耕心·耘梦”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文化育人提供了创新范式。主要有以下三点经验启示:一是深挖农耕文化精神富矿,通过校训精神解码、景观文化再造等浸润方式,实现传统农耕文明与职教特色的基因融合;二是创新文化育人载体,以原创IP剧目、活态非遗传承、科创品牌活动等多元路径,构建“可触摸、可参与、可传播”的沉浸式育人场景;三是注重知行合一的双轴转化,将劳动教育与双创实践嵌入育人全链条,实现专业技能与三农情怀的协同提升。因此,职业教育文化育人必须立足专业特色、扎根乡土文脉,在守正创新中构建起“精神浸润-实践锤炼-价值内化”的育人闭环,方能培养出德技并修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人才。


责任编辑:张莎莎
学生社区秉持“尚农乐耕 生生不息”校训精神,锚定“为农服务 特色立校”办学定位,创新构建“耕心·耘梦”文化育人体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