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先锋 立信有为|我们在路上第五期

发布时间:2025-04-14 15:14:35 陈雅涵

强国先锋 立信有为

我们在路上 第五期

“强国先锋·立信有为”育人项目发布以来,立信学子深入调研,助力营商,“临”空翱翔队扎根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对自贸区营商环境进行评价研究,为优化营商环境出谋划策;科技反诈,筑牢防线,驭盾队通过区块链技术创新研究与实践,密织“防护网”,打好反诈“组合拳”,守护社会的安宁与和谐;智慧兴农,电商先行,丽“新”立行社会实践团着眼农村数字化转型,致力农村电商平台建设,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的翅膀;聚焦人才,金融赋能,新质人才对基于长三角区域样本调查,推动金融科技为新质人才建设注入新动力。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四支队伍,领略他们的风采,感受他们在实践中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

临港腾飞 青春护航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自贸区营商环境评价研究——基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实地调研

团队名称:“临”空翱翔队

团队介绍

负责人:申煊煊(会计学院)

主要成员:黄毓清、张国玉、顾依婷、强斯远、杨宗雨(会计学院)

指导教师:魏晓雁、夏笛

出征感言:把握自贸洞察机会 聚焦临港护航营商

团队动态

“临”空翱翔队在会计学院副教授魏晓雁的带领下着眼于自贸区营商环境的评价研究,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为集中调研地,于2024年7月5日起展开多次实地调研。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要求,助力实现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提升新城功能,让硬环境更优、软环境更暖,打造“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调研前夕,实践团成员秉持着严谨科学的态度,通过数据库检索、图书馆查询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进行阅读并展开多次讨论,为此次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744608505612.png

团队前期多次讨论

7月5日,实践团成员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政务服务中心进行首次实地考察,先后走访了政务服务中心的人工咨询台、帮办代办服务区、自助取号区以及50个业务窗口,对其人流量、流通性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配置进行了多方位的考察。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实践团成员在“一网通办”24小时自助服务机器上亲自上机操作,模拟进行了多项业务的办理与查询,进一步了解了电子信息化背景下的政务高效服务链。

1744608453853.png

团队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政务服务中心实地考察

为进一步深入调研,提供切实准确的理论数据,7月15日-7月17日,实践团成员再次前往临港新片区政务服务中心展开了为期三天的持续观测。实践团成员积极与在场办理业务的客户进行交流,详细探询各业务的具体细节并从客户角度了解其对临港新片区市场、政务、法律政策、人文四项环境维度的感受与评价。

1744608586986.png

团队前往临港新片区政务服务中心交流调研

为更好聚焦市场经济,探索当前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建立稳固的沟通机制,7月19日,实践团成员前往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滴水湖AI创新港”深度探寻,通过走访、问卷、座谈等多种方式,由浅入深先后面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上海浦东软件园以及园区内的多家企业展开访谈。在与多种行业、不同主体的交流间了解市场的需求与政策举措,为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良性营商环境提供不竭动力。

1744608661027.png

团队前往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

“滴水湖AI创新港”深入走访调研

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地区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石,更是激发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场深层次的制度创新,不仅契合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我国深化改革、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下一步,实践团将继续深入企业内部,扩大走访范围,持续关注临港新片区自由贸易营商环境的进程,挖掘并传播优化自贸区营商环境的成功案例与先进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板,为助力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的智慧与力量。

科技密织“防护网”,打好反诈“组合拳”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科技密织“防护网”,打好反诈“组合拳”:区块链赋能构筑全社会协同反诈体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团队名称:驭盾队

团队介绍

负责人:屈宏伟(国际经贸学院)

主要成员:

林婧、齐小瑜(国际经贸学院)

谷嘉悦(金融学院)

黄鼎豪(人文艺术学院)

指导教师:周佳雯

出征感言:以创新引领安全,以技术守护诚信。我们致力于成为区块链技术赋能金融反诈实践领跑者!

团队动态

团队以“科技密织防护网,打好反诈组合拳”为主题,运用区块链技术,探索创新的反诈模式。团队成员们首先在社区开展了一系列讲座和培训,向居民普及反诈知识,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同时,团队还与高校合作,开设反诈课程,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运用科技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1744608781469.png

团队社区宣传合照

1744608801083.png

团队成员在高校举行活动

在派出所,团队成员与警务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当前反诈工作的难点和痛点。通过区块链技术,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共享和追踪机制,帮助警方更有效地追踪诈骗行为,提高破案效率。

1744608885401.png

团队与公安人员进行研讨

此外,团队还走进企业,与企业安全部门合作,共同研发了一套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反诈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企业内部的交易行为,及时发现并阻止潜在的诈骗活动,为企业的网络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1744608901487.png

团队前往企业调研

通过这一系列的社会实践,驭盾金融反诈团队不仅展现了他们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也体现了他们将专业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力。他们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反馈。获得中国第一财经网,东方新闻网等20余家主流媒体与电视台报道。团队走入高校与社区获得搭建反诈试点,有效降低了校园与社区的诈骗发生率,获得众多群众感谢。项目团队协助上海市张江高校派出所与浦东反诈中心举办校园反诈宣传活动,促进反诈知识宣传,获得公安机关感谢信与证明信。

1744608992423.png

公安机关感谢信与证明信

1744609004246.png

新闻媒体报道图

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更深刻体会到了反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们表示,通过此次实践,自己更加坚定了用科技守护社会安全的信念,也为自己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而感到自豪和满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驭盾金融反诈团队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反诈手段,为维护社会安全贡献青春和智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反诈斗争中,驭盾金融反诈团队的实践和探索,不仅为社会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青年一代树立了榜样。团队用专业知识为反诈事业贡献青春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报国、青春无悔”的深刻内涵。未来,驭盾金融反诈团队将继续深耕反诈领域,为构建更加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不懈努力。

数字赋“侬” 丽新引航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智慧赋“侬”: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农村电商平台建设研究

团队名称:丽“新”立行社会实践团

团队介绍

负责人:郑羽彤(信息管理学院)

主要成员:

陈晟、曾诗语、王勇竣、周弋凯、黄雨旋(信息管理学院)

张若凡(会计学院)

指导教师:于文溶、王寅

出征感言:深入贯彻“三农”论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实践调研,我们并肩向前!

团队动态

这个暑假,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的丽新立行暑期社会实践团跨越3000公里奔赴远在云南边境的瑞丽市弄岛镇,开启“乡村振兴·青春笃行”计划实地调研,与当地政府共同探讨农村数字化转型打开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的实施路径。

7月22日,实践团一行7人在2位带队老师的陪同下抵达瑞丽,数日来,实践团通过座谈交流、入户访谈、实地观察、培训反馈等方式,对当地农业资源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充分探索农村电商平台建设的路径,为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创新,助力推动农村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价值。

1744609353967.png

实践团与单位对接座谈会   实践团参观当地农业发展

7月22日抵达瑞丽后,实践团成员们迅速与当地政府部门联系。“通过和当地政府座谈会,我们了解到弄岛镇作为以傣族、景颇族为主要民族组成的西南边境小镇,国境延长、气候宜人、物产富饶,尤其是‘一村一品’产业特色,非常适合利用数字化转型来加大宣传和推广。”实践团指导老师王寅表示。

通过与各级干部的座谈,实践团感受到了深厚的傣家文化与民俗风情,并对弄岛镇的行政划分、人口分布、种植特色以及电商建设情况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实践团成员曾诗语表示,“弄岛镇总体上还是以当地的水晶柚为种植特色,尤其贺弄村,虽然我们去的时候还不是柚子成熟的季节,但几乎家家的柚子园都挂满了果子,更是有很多棵柚子树已经被老顾客预订,挂上了客户的姓名牌。”

在与贺弄村的座谈会中,当地最大的柚子园管理者——村长依卫告诉实践团,贺弄村已有20余年种柚子的历史。早年有专家来检测,认为贺弄的土壤有利于种植特色水晶柚,当地村民也几乎都是以种植柚子作为主要收入。贺弄作为“弄岛柚子第一村”,每年柚子的销量都很好,但由于市场不稳定导致每年的价格不一,目前也有部分村民在尝试通过电商平台改善柚子销售的价格,但因为缺乏专业技能和市场经验,还没有很成功的案例。

1744609368329(1).png

实践团与村干部座谈

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发现问题,实践团从村民入手,7月23日起,先后前往弄岛镇等秀村、等嘎村、弄岛村和雷允村4个村,在各村村干部的陪同带领下进户开展深度访谈。在访谈过程中,组员曾诗语和当地一位何阿姨进行了交流。何阿姨和老公都是有正式工作的,何阿姨的老公平时副业是管理家里的11亩柚子地,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种植的柚子基本上都是卖给下来集中收的商户。谈到电商销售,这位农户则表示,自己没有时间也不太擅长这些操作,网上销售对自己来说难度有点大。

1744609382393.png

实践团进户访谈

当地一名年轻人面对实践团的访谈时表示,自己也有尝试过进行网上销售,但是也面临着运输、经营和推广等方面的巨大挑战,目前,弄岛的水晶柚名气还只停留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内,外地的人甚至不清楚瑞丽是个什么地方,更别说弄岛的水晶柚,他希望能够先扩大宣传力度,把弄岛的水晶柚名声打出去。

截至目前,实践团已与当地60户村民进行深度访谈,通过访谈,实践团发现,弄岛的水晶柚虽然是比较成熟的种植产业,但依然依靠传统的销售方式,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村民们纷纷表示电商销售难度大、变现投入多,另外,镇上多为老年人,缺乏年轻的电商运营人才,而现有的电商平台对销售农产品的条件也比较苛刻,对于老年农民来说实用性低。

1744609396197.png

实践团与村民交流

除了以上的社会因素之外,弄岛镇村民对于使用电商平台的积极性也有待提高。弄岛镇多为傣族、景颇族,许多村民甚至无法使用流利的普通话,且因为多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习惯了慢节奏的农村生活,他们接受外来新鲜事物并不积极。与此同时,这部分老年人也多存在从众和消极心理,常常认为自己无法做好电商,也不愿主动尝试学习。

实践团和当地村民聊过以往来村里讲授电商培训的课程,他们都表示难度很大,一些理论课对于他们来说听不懂也用不上。其实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让他们接受电商,并相信自己能够做好,让他们看到电商运营的乐趣和长远优势。

经过初步调研,确定了当下农民的真正所需,实践团紧锣密鼓地准备了第一期电子商务培训会的具体内容。“我们的培训更多是想偏重实际运用,重点就是让村民们选择他们适合的平台,并一步步教会村民如何使用平台,先让他们看到电商平台的价值。”团队成员曾诗语表示。

7月26日,丽新立行社会实践团采取“理论讲授+实操演示+案例分析+一对一练习”的方式展开技能训练。实践团成员围绕“电商创业起号、视频拍摄与剪辑、电商直播话术及屏蔽词、微信视频号直播”等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授,紧紧围绕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为激发村民们对电商的兴趣,选取贴合农村、方便农民、有助于农业发展的案例,启发了村民对于电商运营的基本认识。

1744609413361.png

实践团在直播基地实地演示  实践团在直播基地实地演示

培训会主讲人之一王勇竣介绍道,“我们对电商惠农的政策作了基本概述,也讲授了一些基本操作,但最重要的是一对一指导现场村民进行实际操作,保证他们关于我们讲的最基础的视频拍摄剪辑、微信公众号直播等技能全盘吸收。”

1744609427094.png

实践团一对一指导村民实际操作

实践团表示,“理论讲授对于村民来说还是枯燥的,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我们不仅帮助当地布置了直播基地,也帮助他们开设了一个集体的官方号,陆续带领全体参训村民共同拍摄宣传视频案例。他们非常开心能参与到视频拍摄,我们也想通过我们拍摄宣传视频的思路帮助他们日后进行电商营销。”

1744609445246.png

培训营销案例作品展示图

作为2024年大学生“乡村振兴·青春笃行”计划团队,9名师生通过前期的实地调研和帮扶活动,以数字化转型为基点、以农村电商平台建设为重点,深入一线,调研一线,帮扶一线,探究了当地农村电商平台建设现存问题及创新路径,当下,实践团成员正与当地继续沟通交流,进行最终的调研报告撰写工作,将以实际材料给出实用建议。

金融科技 新质人才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金融科技赋能新质人才建设——基于长三角区域样本的调查

团队名称:新质人才队

团队介绍

负责人:谷灵婳(金融科技学院)

主要成员:翟方骜 董旭 王诗艾 宋玮宜 陈怡钦 姬小丫 李偲媛 陈敏 吴欣洋 

赵蕴承 龚礼睿 王梓建(金融科技学院)

指导教师:韩慧媛、杨洁萌

出征感言:金融科技,人才新动力;新质赋能,人才新高度。

团队动态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从理论和实践结合层面系统阐释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问题,并在全国两会时进一步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决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优化新质人才建设有利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深入了解当前长三角地区产业人才建设等面临的问题,探寻数智时代金融科技赋能新质人才建设新方案,近日,“金融科技赋能新质人才建设”社会实践新质人才队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深入了解金融科技前沿技术、行业发展趋势和新质人才建设路径,通过走访不同的金融机构,如城市商业银行、营业部等,团队与业界专家多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获得第一手的行业资料和深刻见解,展现了对行业发展和新质人才建设的深刻洞察。

为进一步对金融科技前沿技术的理解,激发对行业发展的深入思考和创新意识,2024年7月2日,新质人才队赴万得大厦进行了第一次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

1744610079632.png

团队赴万得大厦实地走访

团队成员在带领下参观了万得大厦,通过短片和讲座了解了万得成为全球领先金融数据服务企业的历程和理念以及其金融终端的强大功能和AI Alice大模型的创新应用,在问答环节中积极互动,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问题和建议。

1744610095382(1).png

团队与万得公司深入研讨

实践团队展示了项目进展,韩慧媛老师和杨洁萌老师从专业角度提供了宝贵的点评。

1744610111339.png

团队负责人上台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

1744610122916.png

韩慧媛老师和杨洁萌老师讲话

总裁助理柳霁为实践活动颁奖,并表达了对学生们的美好祝愿。

1744610134824.png

万得集团总裁助理柳霁为团队颁奖并给予美好祝愿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金融科技学院新质人才队不仅增进了对金融科技前沿技术的了解,更激发了对金融科技发展的思考和创新。这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盛会,更是一次对金融科技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入探索和前瞻性思考,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断探寻金融科技发展的新路径,努力为金融科技行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次参访充分展现了金融科技学院师生的学术热情和对行业发展的深刻洞察,预示着金融和科技领域相结合的美好前景。

为响应党“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的号召,2024年7月10日,新质人才队赴上海银行博物馆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学习实践活动。

1744610148952.png

团队赴上海银行博物馆实践

团队成员通过了解银行业的历史沿革,探索金融人才建设之道,如早期外资银行花旗银行和三菱银行的影响力,以及典当铺的经营策略和社会背景,博物馆的宏伟建筑和两旁的雄狮展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一次回顾,更是对未来的一次展望。

1744610162643.png

团队参观研讨

为洞悉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变化、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变化等趋势,2024年7月11日,新质人才队赴上海市张江科技支行参加“金融赋能,科技指引”座谈交流活动。

1744610175678.png

团队赴上海市张江科技支行参加座谈交流

在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下,团队成员深入了解数字金融概念、数字经济推进方向以及工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实际应用。凌慧义代表金融科技学院对校企合作表示感谢,并期望未来携手进步。会后,新质人才队参观了原能细胞库展厅,更加理解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性,应当把握实践机会,培养全球视野。

1744610188511.png

1744610200975.png

团队参观原能细胞库展厅

为学习行业前沿的变迁与改革,跟随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2024年7月11日,金融科技新质人才队赴金融数据港,参加了一场主题为“量子时代,科技创新和量子管理”的国际沙龙研讨会,旨在深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行业前沿知识。

1744610211344.png

团队赴金融数据港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金融科技新质人才队的学生们不仅学习了先进的管理技术,还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技术和挑战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团队成员的视野得到了拓展,对金融科技如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1744610222392.png

团队参加研讨会

为精准把握金融科技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最新应用趋势,新质人才需求变化及岗位职能革新,2024年7月16日,新质人才队于上海金融科技人才涵养实训基地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金融科技赋能新质人才发展”的交流研讨会,旨在深化对金融科技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作用的理解,并探讨新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1744610234977.png

团队举办交流研讨会

凌慧义代表金融科技学院感谢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的支持,产教研融合共同进步。团队成员通过业界代表们分享的实践经验和想法,如智能化改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新质人才在面对未来挑战时需具备的专业技能与创新思维、人才生态如何培育复合型人才等等,激发对利用前沿技术实现业务革新、推进新质人才培养的思考。

1744610249509.png

团队参与交流研讨会

为进一步探寻金融科技赋能新质人才建设方案,2024年7月23日,新质人才队赴江苏省某城市商业银行。

1744610277594.png

团队赴江苏省某城市商业银行

团队成员与银行高层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对金融科技型人才的看法、需求和建议,如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的完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及产教研的融合等。通过交流,实践团队深刻认识到跨界能力的重要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科技概念的不断涌现,引发对新质人才培养如何克服巨大挑战的思考,以及如何填补长三角地区金融机构对新质人才的迫切需求的空缺。

1744610291716.png

团队与银行高层面对面交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金融科技发展战略,培养适应新时代金融科技发展需求的新质人才,2024年7月23日,新质人才队赴长城证券某营业部。

1744610310394.png

团队赴长城证券某营业部

团队成员通过面对面采访,聆听行业对于金融科技当前趋势分析和未来展望,深入理解金融科技在证券行业的应用,并探讨其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加深了对金融科技在证券行业应用的理解,同时,也认识到金融科技正在改变金融服务模式,加深对金融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路径的思考。

1744610326114.png

团队进行采访探讨

为顺应新时代金融科技发展浪潮,深入探究金融科技赋能新质人才建设方案,2024年7月30日,新质人才队赴华泰证券某营业部面对面采访交流。

1744610338148(1).png

团队赴华泰证券某营业部

团队成员了解到面对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新业务的出现,新质人才有着广阔的市场和乐观的就业前景,然而,随着AI技术的发展,新质人才面临着既要有过硬的专业实力,又要具备创造性的双重挑战,并在金融科技赋能新质人才建设方面,提出建议,如加深产教研融合等,激发了对数智时代新质人才培养和需求的思考与期望。

通过近阶段的实践调研,“金融科技赋能新质人才建设”社会实践新质人才队总结出了数智时代金融机构对新质人才的需求与期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第一,应具备跨学科的思维和能力,能将金融知识与科技进行结合和创新;第二,能在金融服务大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层面做出自己的价值;第三,具备科技敏感度的IT型人才,积极关注科技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第四,具备自主判断能力,善于独立思考;第五,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与时俱进。

与此同时,团队成员还总结出了金融机构利用金融科技助推新质人才培养的路线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第一,完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例如搭建线上培训平台、数字图书馆;第二,数据建立模型对人才进行能力画像,更有针对性地对人才进行培养;第三,与高校达成校企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产教研融合。

金融科技赋能新质人才建设社会实践新质人才队表示,团队将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积极投身于金融科技的发展,展现才华和活力,赋能新质人才建设新思路和方向。团队成员将以实践交流为起点,持续探索和实践,展现立信学子的时代担当和青春魅力,共同为金融科技赋能新质人才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炎阳似火,逐梦不停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深耕营商环境,助力区域发展

勇攀科技高峰,探索反诈新途

开拓电商领域,助推乡村振兴

聚焦人才建设,赋能金融创新

在奋进中展现青春担当

在实践中书写精彩篇章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我们一直在路上!



责任编辑:立信小信鸽
强国先锋 立信有为 我们在路上 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