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三把“金钥匙”激发学生融入社区自治
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核心纽带,精准聚焦“00后”学生群体独特的性格与需求特点,凭借制度创新、活动赋能以及评价激励这三把 “金钥匙”,构建起学生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育人格局。
一.制度保障,编织 “三维”、“三长”、“三级”管理“防护网”
学院制定《基础学院学风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学业基础巩固-创新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三维学生社区建设目标,精心制定《宿区管理委员会检查条例》等规章制度,设立宿区管理委员会,建立楼长-层长-宿舍长的“三长”管理队伍,搭建学院-楼栋-楼层的“三级”管理架构。小管家们肩负着日常卫生督察与信息反馈的重任,既充分释放了学生自治潜能,又让社区管理规范化,常态化。全方位为学生的成长与学习保驾护航。
二.活动赋能,搭建多彩参与“梦想舞台”
1.晚自习:学科定制,别样精彩
新型晚自习实现校区全覆盖,按学科大类设置差异化学习内容:理工科开展制图绘图、高数大物习题研讨;艺术类进行绘画创作、素描临摹;经管外语类组织著作阅读、外文学习打卡。配套《晚自习评分细则》,通过学生学习自律委员会实施自治管理。
2.学霸导师团:知识传递,点亮成长
组建“学霸导师团”,开展“基”极成长小课堂和学习园地活动,覆盖高等数学、工程制图等重点课程,每学年开展近80场线下活动及10次云端学霸课堂,惠及8000余人次。相关经验获《新民晚报》报道。
3.志愿服务队:贴心服务,温暖社区
社区便民志愿服务队的组建,让社区充满了浓浓的温情。他们与物业携手联动,为大家提供眼镜清洗、自行车维修、生活指导等日常又贴心的常态化服务,而且在传统节日里,还会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宿区值班等别具特色的活动,让社区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4.内务培训:军训延伸,纪律传承
退伍老兵受邀走进校园,开展内务整理专项培训,通过 “手把手教学+实操演练”,把军训纪律意识巧妙地延伸到日常的社区生活中,让同学们时刻保持自律与严谨。
5.多元交流:思想碰撞,文化共育
举办“志远沙龙”学习经验分享会、社区英语角、分享“我的枕边书”等跨专业交流活动。开展“学霸寝室”评比,通过寝室平均成绩统计与学习经验分享,营造“比学赶超”氛围。通过“读书笔记”、“晨读行动”等项目,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培育“求真向善”的社区文化基因。
6.反诈防线:多维联动,筑牢安全屏障
联合文保分局打造构建 "三阶防护网":举办 "反诈公开课",邀请刑侦专家解析新型诈骗套路;组织 "反诈知识竞赛",结合线上答题与线下闯关,设置特色奖项激励参与。建立 "反诈宣传矩阵",通过学院平台推送知识小贴士,在班级群、宿舍群同步更新预警案例,实现信息全覆盖。反诈知识普及率显著提升,学生安全意识显著增强。
三.评价激励,注入长效参与动能
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团队与个人,通过“优秀寝室”、入党积极分子宿舍挂牌、“学霸笔记”等荣誉表彰、经验分享会等形式强化正向激励,使学生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治理”,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通过《学生综合表现评定办法》,将志愿服务时长、学业成绩提升等纳入评价体系,形成从制度化管理向学生自我管理的转变。
学院未来将持续深化社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着力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知行合一”的新时代人才,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实支撑。
安全防诈宣传
宿管会
宿区便民志愿服务
志愿者与宿管
宿区便民志愿服务和物业一起
物业下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