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身心焕新健康共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纵深推进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外语学院结合学生楼宇特色,以“身心焕新·健康共融”为主题,持续丰富宿区空间文化内涵,精心策划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为构建文明、和谐、安全、温馨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力凝心 开启社区管理新篇章
为优化社区管理服务,培育浓厚良好的社区特色文化,搭建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外语学院在负责楼宇内构建由指导老师、宿管阿姨、学生楼长、学生层长共同组成的社区管理委员会,通过育人队伍“沉下去”、学生骨干“浮上来”,夯实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基础。社区管理委员会通过会议多次研讨,聚焦“身心健康”,制定社区文化建设方案,从文化空间打造和文化活动开展入手,协调各方资源,组织系列文化活动,以高效、和谐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助推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管委会研讨建设方案
养身润心 社区变身健康能量站
为帮助同学们在学业压力中寻回身心平衡,传递“主动健康”理念,四公寓一号楼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项活动,向同学们传播健康生活的理念。
利用社区大厅公共区域为社区女生配置“爱心暖暖包”——暖宝宝和姜汁红糖,同时鼓励和引导受益同学自发将自己缓解痛经的方法和好用物品放入“暖暖包”,分享和传递给更多人,让友善和诚信变成发光发热的小太阳,照亮社区的每一位“家人”,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文化空间。
社区文化空间“爱心暖暖包”
社区通过网络空间定期举办健身活动,以“小活动”赋能“大健康”,如在社区welink群内早7点上线“元气醒醒操”,带领同学们唤醒瞌睡细胞,迎接清晨阳光;晚9点上线“塑形普拉提”,帮助同学们整理一天的疲惫,顺利进入甜蜜梦乡;此外,还在社区群内陆续播放八段锦、帕梅拉等学生们喜爱的健身教学视频,开展“21天早睡大挑战”等活动,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通过社区网络文化空间,积极践行“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岗位上、幸福生活一辈子”理念。未来,社区将常态化开展“健康文化节”等活动,并建立健康积分体系,学生凭积分兑换小礼品,以此形成长效激励机制,推动“健康共融”从特色活动向常态化生活模式转化,为青年学子健康成长注入持久能量。
“树洞”暖心 陌生人的温暖汇聚成光
社区在一楼大厅设置“树洞回声”角,用社区文化空间,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的“微场域”。同学们写下自己的小心事,可以是快乐、烦恼、愿望、生日祝福或者是自己的碎碎念,将自己平时说不出口的疲惫、无人理解的委屈、藏在心底的小确幸都留在这里。这是个没有评判的角落,同学们的小心事都被陌生人轻轻接住。匿名守护的善意,真诚的回应,像深夜路灯下的轻声安慰,每一位树洞访客的祝福,都成为别人生命里“恰到好处的温柔”。社区通过暖心的活动,让每一位路过的学生,都能成为彼此的光。
树洞回声角
调香悦心 体验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清明前夕,社区围绕 “古法传承・春日雅集” 这一核心理念,开展了“春日手作香囊文化体验”主题活动。同学们自主选择药材组合,研磨、装袋,沉浸式地体验了一场香道文化。国风锦缎香囊搭配艾叶、薰衣草、薄荷、玫瑰等多种天然中草药,中英双语版的内容介绍,让同学们在学习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春日手作香囊文化体验”主题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是外语学院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构建浓厚良好的社区特色文化,打造文化品牌的重要尝试。学院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在社区培育和打造“身心健康”的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建立、养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和体魄。未来,学院将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巧妙织就一条独特的精神纽带,持续开展特色育人项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体验感,让学生在社区文化的浸润中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