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明德•明思:外语课程思政专家论坛与案例分享”研讨会顺利进行
6月15日,上海财经大学“课程思政——更好的形成系列”之二“明道•明德•明思:外语课程思政专家论坛与案例分享”研讨会在上海财经大学武东路校区教学发展中心110会议室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主办,上海财经大学教务处、外国语学院承办,并由上海市外文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协办。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发展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宗爱东研究员受邀参加会议并致辞。东京审判研究院名誉主任、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濬之子向隆万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赵蓉晖教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范晔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张荔教授、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杨小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赵刚教授,以及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教授、教务处副处长江晓东副教授、外国语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教师代表、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论坛共分为三个阶段。外国语学院院长赵珂教授主持论坛的致辞环节。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教授首先代表学校致辞。徐校长表示,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是中西文明碰撞与交融的前沿学科,承担着民族复兴大任,是融通中外话语体系建设、让“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主力军。外语教育不仅包括外语教学、还应当具有更为高远的目标和立意,培养学生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用英语认识世界、走向世界。外语教育要力求实现从语言到文学、从文学到文化、从文化到文明,从文明再到“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性转变和历时性跨越。徐校长对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濬之子向隆万教授在耄耋之年亲临本次论坛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他在致辞中提到,向隆万教授辗转各地收集史料证据,撰写《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濬》就是一个生动的“行走的课程思政”案例。徐校长最后提到,实施外语课程思政,意味着要将新时代大学外语教育提升到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信,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参与全球治理,融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高度和广度去重新定位和重启认知。
教务处副处长江晓东随后致辞。他表示,外语学院的课程思政建设有非常好的基础,涌现出一批教书育人的典范,在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选和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组)中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学校在实施课程思政全覆盖基础上,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质量提升行动”,以期推进我校课程思政内涵式发展。就外语学科而言,如何从学理角度把中国故事讲好,如何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其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外语教学的理论、方法、实践、前沿与价值塑造如何统一?这些课题都有待更好地破解。在感谢莅临现场的专家的同时,他恳请各位专家知无不言,倾囊相授。
接下来,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蒋萍老师代表学院致辞。蒋书记首先向出席本次外语课程思政论坛的领导、嘉宾、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他们多年来对外国语学院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蒋书记指出,外语是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沿学科,承担着民族复兴,让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责任和使命,外语教育蕴含着天然的思政内涵。有效促进大学外语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同频共振,构建课程育人新体系,也是贯彻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论述和主题教育的战略性工程。她特别强调,外语课程影响着每一位大学生,讲述中国故事是外语人的使命和责任。最后,蒋书记提到,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要立财经特色、传匡时文化,努力打造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外语课程。
接下来是特邀嘉宾致辞环节。首先为大会致辞的是东京审判研究院名誉主任、被誉为“世纪审判”之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濬之子向隆万教授。向教授提到,他的父亲向哲濬在职业生涯的后期,曾担任上海财经大学基础部英语教研室主任达5年之久,直至1965年退休。他每次来到财大,都倍感亲切。向先生展示了父亲向哲濬在上财大工作时的备课照片和部分备课手稿、上下班乘车月票和游泳卡、《光荣退休证书》,以及英语教研室老师欢送他退休时的合影。在场观众无不为向哲濬先生“护国家正义之精神,育莘莘学子之情怀”所感动。向隆万教授在报告中还原了东京审判的台前幕后。向隆万先生最后提到,70多年过去了,现在世界仍不太平。希望同学们奋发图强,学好本领,为祖国腾飞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发展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研究员宗爱东博士致辞。宗书记提到系统化思维的观点,思政建设要依靠学校的整体育人氛围,高质量要成为课程思政的关键词,让课程思政入耳、入脑、入心。宗书记高度评价了本次研讨会,认为论坛主题明确,意义深远,社会辐射力广。最后,他指出,“道”是核心价值之道,“德”是其具体表现。教以载道,教师在课程思政中起着关键作用,传道者要明道信道,并建议通过评选示范思政课程团队和名师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副社长、教育分社社长冯愈致辞。她着重介绍了上交社在外语思政方面的一些成就,比如出版具有中国思想、中国观点的教材、“世界与中国”丛书、《美丽河北》双语读本,以及开发课程思政案例库等等。冯社长特别指出,要推进大学外语教学目标、教材编撰、课堂结构、教学手段等的变革,打造一批高水平、高质量、高显示度、高影响力的课程思政品牌教材和课程思政案例,形成课程思政建设长效机制。
致辞环节结束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郭鸿杰教授主持了专家交流环节。首先,上海外国语大学前研究生院院长、语言研究院赵蓉晖教授发言。她的报告围绕研究生教育的课程思政展开。赵教授首先介绍了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和特点,认为研究生教育位于教育链的最高端,研究生教育的灵活度、个性化特征非常明显。随后,赵老师分析了研究生学习的方式、研究生阶段的特点和研究生需要培养的能力。赵蓉晖教授谈到,目前外语学科教学研究的现状是对本科教育的关注度要远多于研究生教育,很多时候将本、研培养简单等同,不加区分。赵教授结合个人的研究生管理和教学经验,分享了指导研究生的经验,强调研究生导师要接受有关如何指导学生的训练或培训,要重视学生的体育教育和美育教育。导师和学生应换位思考,形成良好的导学关系。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范烨教授分享了《国际学术交流》(通用学术英语)和《学术英语(医学)》(专用学术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思政切入点,以其中一个单元为例分享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范教授提到了跨院系建课的理念,讲述了她们与医学院一起上医学英语课的生动案例。她还指出,教材建设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范教授提到,医学学术英语课程的思政点在于,让学生对医学话题及医学人文话题形成思辨性观点,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有效论证,也能评估他人的观点是否符合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及国际视野。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张荔教授分享了上海交通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举措与成效,从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和建设成效三方面阐述。制度建设方面,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外语课程思政中心,出台了《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课程建设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四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贯穿所有课程当中。从课程大纲修订开始,将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加入了课程思政融入点。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契机,在学院和学校层面推进,形成示范课程,培养一批课程思政示范教师和示范团队。从点到面,将课程思政在全院范围内推广,在全院范围内多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分享交流会,形成合力,扩大影响力。
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谭琼琳教授的报告主要包括四个内容:“行即道”的思政体验课程的可能性构建、经典阅读课堂教学与莫比斯环行走的思政教学探索、本科新生身心行走的思政教学与生态上海探索、教学、科研、思政一体化的行走教学模式。她特别提到了阅读世界经典的重要意义。在建设新文科背景下,重新发掘经典、回归经典必将成为新时代人文学科发展战略的一种引领性趋势,这对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尤为重要,促进学生在外语环境下领略人文经典,并引导学生从世界文化经典中领悟人类文明的伟大思想和智慧。最后,她展示了“中西互鉴:教学、科研、思政与实践一体逻辑构架图”,给参加论坛的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赵刚教授首先提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区别,揭示了课程思政作为对所有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的新要求所具备的独特意义。赵教授还提到了道德和伦理素质的养成,其中包括诚实守信、实际行动、公益关切、法律遵守、信仰坚定和社会公德等等。此外,他还强调了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以及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基本把握能力。爱国主义情怀、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也被列为课程思政不可或缺的内容。赵教授还提到,课程思政的融入要避免陷入教条主义和生硬的灌输,而应采取整体设计的方式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杨小虎教授表示,课程思政的需求和内容应当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使其达到更好的效果。他在报告中分享了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如何寻找课程思政与学科建设的契合点,进行有组织的课程思政实践与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他强调团队合作的关键性。此外,他还分享了同济大学实践的“项目式课程思政模式”建设思路,其中包括以研究和实践为支撑,构建探究式、项目式课程思政模式;以课程思政为主线,形成本硕博纵向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融合第一和第二课堂,探索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最后,杨教授还介绍了同济大学的项目运行路线,充分展现了其对于课程思政教学与研究的深刻思考。
外国语学院MTI教育中心主任张达球教授主持了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交流环节。艾斌教授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鉴于我校“研究型”、“国际化”的特点以及“English+其他学科”的培养模式,艾斌教授的课程设置注重拓宽语言类专业学生的学术视野,注重培养学生关联语言和其他学科的学术意识,培养学生“语言类跨学科”思考和研究能力。
朱卫红副教授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将思政内化到教学课堂的每一步。她选择了日本作家星新一的代表作品《友情的酒杯》作为教学案例,与学生探讨“好敌手”的真正内涵,培养学生拥抱“他者”的思想,并将整个分析和探讨的过程细分为六点:1.结合课文中的语言学习;2.联系学生的实际;3.反观中国的文化;4.培养学生的外交理念;5.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6.联系学生的未来发展。
陈修文副教授为我们做了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法语国家文化与商务国际》课程思政案例汇报。报告基于课程思政的规划和课程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评估手段等环节都有所创新,实行了“沉浸式体验”“双师同堂”“多模态超语”等教学方式,将科学手段与文学艺术相结合,既注重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思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而获得发展,并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知、思维、情感、意志、价值观等。陈教授的课堂思政案例做得很深很实,极具特色又富有成效,做到了寓教于学。
张洁副教授的汇报主题是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的第一和第二课堂。通过上海财经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学术英语论坛这一平台,选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中国立场等主题,锻炼学生选题、文献查找与阅读、小规模调研、形成观点、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语言技能训练与内容输入输出的平衡,深化单元话题的讨论深度,拓宽对课程思政元素的定义。
王玮副教授的报告是以阿瑟·米勒的《坩埚》赏析作为案例。王教授尝试通过带领学生欣赏和思考国外经典的文学剧作来引出同学们关于生命本身价值、教育读书、以及“门当户对”等社会问题的思考。王教授特别分享了《坩埚》品读这一案例,《坩埚》剧作探讨了良知这一主题及其在个人和集体道德中的作用。该剧深入探讨了个人道德和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强调了压制自己的良知而支持顺从和自我保护的后果。在讲究功利和实际成效的大环境下,王玮教授的“叩问良知”课程思政引入明白地展现了文学与思政教育的绝妙融合。
陈佳妮老师的分享报告是关于口译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案例——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报告围绕抢抓发展机遇、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履行国家使命展开。敦煌文博会推动了“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深化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夯实了丝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人文基础,彰显了文化自信,从而加快了涵蕴甘肃元素的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步伐。陈佳妮老师特别提到,要学生提升对于国家重大的国际会议和博览活动的关注度,希望学生能够在准备此类活动的口译工作中培养民族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展现责任担当,培养工匠精神,提升文化素养,践行创新精神。
大会最后,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赵珂教授为大会做最后总结,并对各位专家、教授所做的报告分享以及此次课程思政论坛的实际成效做了高度评价:干货满满、收获颇丰、热情高涨、高深兼具。新文科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目前国家的新文科建设要求在价值引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课程思政建设有机结合。上海财经大学此次课程思政交流论坛无疑是对国家建设新文科政策最为积极的响应。
2014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在全国率先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至今已近10年。课程思政没有过去时,更没有完成时,而是只有进行时。外语不仅是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工具,而且担负着让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责任和光荣使命,正如著名的外语教育家陆谷孙先生所言,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外语教育本身蕴含着天然的思政内涵,其本质就是回归初心,“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