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起来追“锋”,青春志愿行| ⑯ 为民服务:续写雷锋精神山艺篇
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把志愿服务工作作为立德树人和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校团委以“‘艺’起来追‘锋’,青春志愿行”为主题,以志愿服务“三个一”为切入点,深入推进开展志愿文化服务月系列活动。
自系列活动开展以来,各二级学院团总支聚焦“为民服务:续写雷锋精神山艺篇”活动,立足校园内外,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引领山艺青年发挥专业优势,实现服务社会与成长成才的“双向奔赴”。
画笔蘸“锋”写青春
3月14日,恰值柳枝吐翠的阳春三月,“设计正青春”志愿服务团队携着斑斓色盘重返青杨小学。水彩与蜡笔在稚嫩指尖翩跹游走,将春日艳阳揉碎成七彩光晕定格画中。
水彩笔尖游走时,熊猫化作邮差、古楼衔起信封,稚嫩的笔触让孩子们奇思妙想的世界浮于邮票之上。竹骨劈开春风,志愿者轻轻指着风筝上绚丽的图案,告诉孩子们如何用眼睛捕捉每一处色彩的渐变。孩子们围在一起,专注地听着,手中的画笔随着志愿者的指引,慢慢在绵纸上晕染出风筝的羽翼纹路。笔尖轻点,墨色晕染,山水、花鸟、鱼虫在宣纸上渐次浮现,传统美学在留白与笔墨间流淌。孩子的手起初有些僵硬,但随着志愿者的引导,渐渐放松,墨迹在纸上晕开,蝌蚪化作游鱼,尾摆溅起的水珠悄然浸湿纸角。
夕阳穿透油墨时,每一张画纸都折射着对艺术热爱的光谱。我们挥手作别,却已悄悄约定:待微风再起时,带着新的颜料与故事,重逢在更斑斓的四季晨昏里,希望与青杨小学的下次相聚。
剪纸传情,“锋”润童心
3月15日下午,国际艺术交流学院“善艺”志愿者团队走进天桥区手拉手孤困儿童活动中心,开展了主题为“巧手剪彩梦,童心绘缤纷”的剪纸艺术文化体验活动,旨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年志愿者关爱儿童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伊始,“善艺”志愿者们化身传统文化使者,生动有趣地讲解了剪纸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艺术的浓厚兴趣。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时而沉思,时而提问,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接下来的“巧手课堂”实践环节中,志愿者们手把手指导孩子们创作剪纸作品。孩子们神情专注,仿佛一个个小艺术家,彩纸在他们指尖翻飞,变幻成灵动的雪花、俏皮的蜘蛛、奇幻的双头恐龙等充满童趣的作品。
活动结束后,“善艺” 志愿者们深有感触:“孩子们用一把剪刀、一张纸,架起了代际沟通的桥梁,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令人惊喜。我们不仅要传承剪纸技艺,更要守护文化自信。”未来,“善艺”志愿者团队将继续秉持锐意进取、实事求是的精神,用艺术赋能社区,让非遗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为传统艺术注入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