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驻校作家系列活动之海飞新书《台风》读者分享会顺利举行
(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驻校作家系列活动之海飞新书《台风》读者分享会于10月30日下午在海岱楼钟书阁海岱大讲堂顺利举行。山东大学作家书院特聘教授赵德发,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文学评论家张艳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青年评论家翟羽佳担任嘉宾,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生代表,本地部分学者、签约作家与市民读者参加活动。活动由淄博市文学创作室主任田裕娇主持。
活动伊始,海飞介绍新作《台风》的创作过程及主要内容。他讲道,《台风》是“迷雾海”罪案小说系列开山之作,创作动机源于一场舟山海岛采风,以舟山反特故事为背景,创作了一个“南方悬疑”的罪案故事。他提到在故事创作中对“落魄”场景的描写是故事的重要铺垫,作为社会派创作者,故事内容以人生曲折的女骗子和人生失意的社区民警联手探案为主线,借由“台风”作为人生困境的隐喻,揭示“人生就是送走一场台风,再等待下一场台风”的人生道理。也因此,《台风》对新时代面临困境的普通人具有重要意义。
赵德发进行点评。他认为海飞的作品是智慧性写作的典范,海飞是智慧作家的劳模。他提到,现代作家面临的局面是具有挑战性的,创意写作智能体系对作家提出更高的要求,海飞则具备向超强大脑应战的条件。他讲道,《台风》的内容是复杂丰富的,置身于独特的海岛环境,海飞作为编剧与作家一体的创作者,其优秀的创作能力非常令人敬佩。
张艳梅进行点评。她指出,海飞的侦探和悬疑系列作品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与一些日本和欧洲更重视悬疑推理的作品不同,他更注重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社会心理和人性面临的各种特殊情境。此外,她提到海飞作品的江南美学与川端康成的物哀美学风格相似,在宁静中孕育一场孤岛的台风,但海飞使用了更加具有渲染力的表现手段,值得读者去感受和体验。基于对海飞的了解,她在作品中体会到他的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此外,她分析了《台风》中涉及的人性风暴,认为作品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哲学性。
翟羽佳进行点评。她以一个年轻的视角解析出作品《台风》具有“爽感”,符合当下年轻读者的兴趣。她表示故事是以人性的“漩涡”和心灵的“孤岛”为关键词,构造了悬疑的审美张力。她认为悬疑小说可读性的关键在于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对读者期待的精准把握,海飞就具有抓住读者心理的敏锐力,她指出海飞突破了传统的构建方式,运用独特的叙事结构,还善于把握人物心理,在作品中蕴藏更深层的涵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最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代表与读者代表就《台风》的阅读感想与理解进行提问。海飞对提问者给予耐心解答,为现场读者提供崭新的阅读视角。
活动结束后,与会读者领取海飞签名赠书。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