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盛唐妆容密码,四川托普学院打造沉浸式文学课堂
发布时间:2025-03-24 15:37:08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3月18日,在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人文学院《大学语文》课堂上,随着《菩萨蛮》的诵读声,一组唐代壁画通过投影幕布徐徐展开。这是四川托普学院人文学院创新打造的“唐诗中的生活美学”专题课程现场。师生们正通过“云鬓花颜:解码唐代女性妆容的文明密码”特色课,开启跨越千年的美学对话。
课程采取“文本细读+文物考证+妆容复原”三维教学模式。人文学院教师张欣通过对比元稹“莫画长眉画短眉”等诗句与唐代壁画,解析诗歌意象的具象表达。在实践环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依据《妆台记》等古籍记载,亲手运用紫矿、朱砂等古法调配出“紫矿胭脂”,并现场复原展示出初唐“白妆”、盛唐“红妆”及晚唐“啼妆”,引发课堂阵阵惊叹。通过妆容演变,学生直观感受到唐朝社会变迁对审美观念的深刻影响。
“这种沉浸式教学突破了传统文学课堂边界。”人文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课程设计紧扣大学语文的内容,将文学鉴赏与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结合。学生需完成史料研读、妆容复原、美学解析三重任务,在提升文学素养的同时,培养手工制作、课堂设计等学前教育职业技能。同时,该课程加入课程思政元素,特别设置文明对话模块,引导学生深究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切实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不仅成为了知识的学习者,更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