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重现探索非遗木偶戏的魅力 | 体验篇:一口说尽千古事,十指舞出百万兵
中国传统的木偶戏,可分木偶的傀儡戏和皮偶的皮影戏两种不同的表演型态,木偶戏属于傀儡戏之一。近代闽南布袋戏以漳州最具代表性。漳州布袋木偶戏是由木偶表演剧、布袋木偶戏、木偶头雕刻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的传统民俗艺术。旧时木偶戏表演操纵者仅设正、副手,一般为父子或师徒。正手除操纵木偶表演外,还兼唱、念、道白。副手只操纵木偶配合正手表演。舞台是2米长的“一字台”,正、副手面向观众,并排坐定,操纵木偶在台板上表演。正手还要能操纵生、旦、净、末、丑等不同角色的表演,掌握各种行当的道白和唱腔的不同音色(声调)的技巧。
有千年艺术历史积累的布袋木偶戏,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布袋木偶长约一尺(30厘米),以五指操纵。食指套入头颈为主干,拇指、中指分别为左右臂,掌为躯干。通过灵活操纵指掌,既能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操纵演员必须练好“劈指”、“抖手”、“腕功”以及“臂功”等基本功。“创造偶人世界,指头灵活十分。飞禽走兽有表情,何况旦生丑净。解放以来出国,而今欧美知名。奖章金质有定评,精上再求精进。”这是大诗人郭沫若先生对漳州布袋木偶戏高超技艺的评价。
此次艺术学院“艺行天下”实践队通过参观漳州木偶艺术展示馆、漳州古城记忆馆,探索过程中观看到一则视频介绍对漳州布袋木偶表演有了初步的认识。
跟随队员的步伐我们来到了漳州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又名漳州木偶剧团。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是福建省重点院团之一,是全国木偶皮影十大院团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授予“艺术交流漳州实验基地”。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全国唯一双文化遗产单位。六十多年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在剧目生产、演出形式、表演特色、木偶造型、舞台美术和唱腔音乐等各个方面,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艺术风格,被称为“北派布袋木偶戏”。中心屡次在全国和国际比赛中荣获大奖。曾拍摄中国第一部木偶影片《闽南傀儡戏》的《大闹天宫》、动漫电视剧《秦汉英杰》、木偶电视剧《跟随毛主席长征》等。
在表演馆我们看到了演员们为我们表演的传统木偶表演中经典的武打片段以及经典剧目《大名府》、《两个猎人》。表演者灵巧地操纵着木偶,那木偶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动作流畅自然。他让木偶挥动小手,做出各种表情,期间穿插多种杂耍表演,如顶碗、转碟、耍坛、走绳等。木偶的眼睛似乎能跟随观众的目光移动,让人不禁惊叹于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表演结束时,演员们纷纷到前台像我们揭秘木偶的操纵手法,有耍棍子、舞绸子、刀枪对打等,观众们被精彩的布袋木偶戏深深吸引,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感谢他们带来的这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在互动体验环节,在演员们的指导下,我们亲手操纵木偶,尝试着让它们走起路来、挥动小手,甚至模仿简单的情感表达。虽然动作生涩,但正是这种亲身的体验,队员们更能深刻体会到演员们练习的辛苦,果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体验后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木偶戏背后所蕴含的艺术智慧和匠人精神。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不仅对漳州布袋木偶戏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了解,也对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有了新的认识。漳州布袋木偶戏,融入时代需求,融合世界潮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生动诉说着精彩的福建故事。未来,我们期待这一传统艺术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并爱上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