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以劳育人,“N+121”劳动教育模式的 构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8-29 17:56:15

以劳育人“N+121”劳动教育模式的

构建与实践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民族学院

劳动教育“一站式”服务建设案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民族学院立足民族性地方性院校学生特点,创新开发学院现有的工作场地和资源,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构建以劳育人N+121”劳动教育模式,专业为基,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技能教育,多部门协同努力,着力打造能“一站式”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综合服务基地

 学院通过打造“历史与民族学院苗圃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历史与民族学院茶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历史与民族学院烘焙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等举措,积极构建以劳育人,“N+121”劳动教育模式,N”指多元劳动教育实践项目。包括:学农类劳动实践、服务类劳动实践、烹饪类劳动实践、职业体验类劳动实践等。“1”指开发一本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规定课时数。“2”指两种劳动教育融入模式:在学科教学中、共青团主题教育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1”指完成一次考核评价。即每学期对教师、学生进行一次考核评价。通过一系列措施推进,一站式服务基地初具规模,效果初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IMG_4224(20230422-135543).JPG

历史与民族学院劳动教育活动

(一)华丽转身,空地变花园学院建设苗圃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学院党委书记带头、全体教师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将学院原有的二楼杂乱闲置空地整理出来,拔掉杂草,将一个个空盆整理出来,购置花苗,自己种植自己养护,将废弃之地变成美丽花园,让学院不仅变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让学院变成学生愿意“待”的地方,将学生工作与实际劳动相融合,让学生在劳动教育基地中体验学生发展一站式的服务。

 小花园采取分区管理模式,教师、党员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主动认领一盆花一块地,将大家的问题变成自己的责任,主动作为,共同打造“自己”的生活工作环境。不少班级将学生班团会议、心理咨询、谈心等都放在了“小花园”,在一个能让学生放松和喜欢的环境中学习和聊天,也是更加有效的一种沟通方式。同学们的心理问题不仅仅在宿舍解决、在辅导员办公室解决、还可以在小花园中进行。学院辅导员将与学生谈心谈话转到苗圃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中,不仅更体现重视隐私性,更体现对于学生谈心谈话方法的创新,学生置身于花园中身心更加放松,能与辅导员推心置腹的交流。此外,学院还尝试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中进行心理教育活动,通过小游戏、小活动等形式,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内心健康。

006EF2FEB2176575CDF5E7F4658FDB6B.jpg

学生干部进行浇花活动

 (二)以劳明志,精细化主题教育学院通过学生会、自管会会议组织本科生团学骨干线下学习交流活动,同学们分享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在交流中体悟平凡劳动者的不凡贡献。党支部内还组建了学习小组,结合当下学习生活实际,分享“勤于创造,勇于奋斗”的理解。辅导员也通过不同形式的班会呼吁大家积极主动参与到劳动中来,努力成为有本领、有信仰、敢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班级开展主题班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开展劳动教育主题班会等活动,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强志”、“以劳健体”的目的,实现学生劳动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并以宿舍为单位对所学内容进行讨论、交流,进一步将思想上的学习落到实处,自管会积极组织学院内宿舍卫生检查并形成制度。学院团委积极组织开展系列特色团日活动,在对接帮扶社区的活动中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帮助同学们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并学习伟大的劳动精神。

882BF86A04AAB36EFCAC44D05534CA38.png

组织学生干部进行思想教育活动

 (三)多平台实践,完善职业培养结合学院专业基础,将劳动教育基地的内容延伸,做到多平台多渠道育人,围绕劳动育人、全面育人开展系列活动。

 2022年4月,学院党员们立足学院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所学所获,结合罗甸县福利院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需求,为罗甸县福利院的孩子们开展了“我是小小农场主”的主题活动党员在前,共同合作,为罗甸福利院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不一样的课”,孩子们亲自采摘和试吃农作物,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和试吃的快乐,让孩子们更加直观,真实了解农作物,培养了儿童热爱劳动的意识,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感性认识,拓展了视野,感受大自然的奥秘。

 2022年5月,平塘县异地扶贫搬迁社区新兴社区在学院社工的组织下开展了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社工带领孩子做夹珠子、叠衣服、剥瓜子等游戏,通过细小的琐碎之事,使孩子们从学生的角色转换成劳动者的角色,体会劳动的辛苦,激发孩子们的劳动热情,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8A8C06BDC0C00D35AD4171ABBDF7E288.jpg

“童心童励,趣味一夏——体验▪成长”夏令营

 (四)田间劳作,体验农耕之美

 2022年9月,历史与民族学院师生在时任学院党委书记何捷带领下来到都匀市匀东镇甲登村,帮助留守老人王登兰收割水稻并挂牌“历史与民族学院农耕劳动实践基地”。田间地头,师生与村民一同割稻、搬稻、打谷、运谷,一同洒汗,一同欢笑,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块稻田的收割。收割稻谷间歇,文毅院长向学生们科普:“少数民族民间有一个说法,说稻谷(米)是有灵魂的,所以,传统节日吃新节有叫(祭)米魂的仪式。这个民俗告诉我们粒粒皆辛苦,要珍惜粮食。”

E5296A7FE80F21AB00AF25A6FCFC63AC.png

前往匀东镇甲登村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一站式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以来,学院全体师生以及多部门协同努力,不断完善各类基地的建设,将劳动教育和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工作、社会学专业结合起来探索开发相关课程并不断推进实践开展系列活动,打造一站式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综合服务基地,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成长,同时多渠道、多方式维护师生关系为学生全面发展、维护校园安定和谐贡献历民智慧和力量

8D6D407E1E9FCA4B51888BF28BB3412E.jpg

校领导莅临历史与民族学院进行指导并参与学生活动




责任编辑:韩彭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民族学院劳动教育“一站式”服务建设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