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社区零距离,“一站式” 学生社区队伍入驻

发布时间:2025-04-22 14:52:49 屠承武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参与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紧扣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队伍入驻”机制的创新实施,让思政工作队伍、专业教师、管理服务人员等多元力量汇聚社区,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生动局面,让教育更有温度、管理更有精度,切实打通了育人工作的 “最后一公里”。

一、引领学生社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校、院多级联动

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主动下沉社区,让问题解决更高效。校领导深入基层“五个一”工程,即每位校领导定点联系1个学院,联系1个班级、走访1次宿舍、开展1次谈心、结对1名学生。过去学生反映问题,需要层层转达,耗时又耗力。现在领导干部常态化进驻社区,直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及时掌握社区发展的实际需求和真实问题,推动、支持、保障学生社区建设工作。定期在学生社区开展校院领导接待日等活动,与学生而对而接触,回应学生诉求。

图片1.png

(二)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辅导员队伍能否与社区其他教育管理团队进行无缝衔接,形成育人合力,关系到学生社区育人的实际效果。走访学生宿舍、走进学生课堂,与学生开展谈心谈话,成为青年学生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成长的引路人。通过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温度、思想政治工作准度、学生社区育人维度和立德树人工作效度,高质量推进“三全育人”落地落实。

图片2.png

二、多元主体协同共治,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在学生社区中,教师队伍是关键主体之一。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精心规划社区发展蓝图,组织思想引领、学业指导、心理健康等多元化教育活动。学生是社区管理教育服务的重要主体,通过策划、举办各类活动,丰富课余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传播青春正能量。同时,学生参与社区治理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学生社区成为更加充实、有活力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图片3.png

三、关心关爱学生,畅通反馈建议途径

作为校园服务的基层践行者,始终秉持 “以生为本” 的理念,将回应学生现实诉求作为工作核心。通过常态化走访学生宿舍,主动贴近学生日常,精准掌握其生活困扰与学业难题。建立多元化沟通机制,拓宽学生意见表达渠道,搭建起学生与学校各部门间的高效对话桥梁,将学生的真实需求转为优化校园管理与服务的有效依据。

图片4_副本.png

四、快速应对突发事件,保障社区安全稳定

学生社区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哨所,始终以党建引领为魂,将政治建设贯穿于日常管理与服务之中,通过不断加强学生社区政治建设,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话语权,筑牢意识形态思想防线,防范各类风险隐患。在这片充满活力的育人空间里,辅导员老师化身为多面手,时刻守护着社区的安全与稳定。眼观六路的 “排查尖兵”,“宣讲达人”,“心灵导师”,“网格管家”的重任,有条不紊地统筹社区各项事务。面对突发状况,迅速响应、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思政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图片5.png

五、建设智慧社区,数字治理赋能社区育人

学生社区建设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生既是智慧社会和社区治理的主体,也是其共同服务的对象。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理念,构建智慧性和多元性的社区治理机制,提升学生社区治理管理服务效能。

图片6.png





责任编辑:史乘齐
扎根社区零距离,“一站式” 学生社区队伍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