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莆田学院

社团进社区:绘就“一站式”学生社区美育体育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4-30 19:06:17

在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征程中,莆田学院团委始终秉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核心导向,着力构建美育体育协同育人新格局。通过系统打造“课程浸润、活动赋能、竞赛提质”的立体化育人体系,成功打造思想引领纵深化、文化涵育浸润化、成长服务立体化的高品质社区文化生态。

在此过程中,莆田学院团委充分发挥组织育人效能,统筹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构建“课程建设——活动驱动 ——以赛促建”的育人闭环。通过实施课程体系提质工程、品牌活动培育计划、竞技平台搭建项目等系列举措,显著强化了五育融合育人成效,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供了具有示范价值的实践范式。

一、领航课程建设,构建“思政+美体”融合的育人体系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前沿阵地。莆田学院团委依托“青年之家”“红色驿站”等思政教育阵地,系统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课程体系,匠心打造“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融合、美体教育与思政教育相渗透”的特色协同育人机制。深化校院协同,联合音乐学创设“音乐团课”品牌项目,开发“歌声中的党史”沉浸式课程模块,有机融入《我和我的祖国》等经典红色音乐作品,覆盖学生超800人次,让学生在社区中就能感受红色音乐魅力,接受思想洗礼。;协同工艺美术学院开设 “非遗传承工作坊”,面向全校系统开设木雕、漆艺等传统工艺课程,年均举办妈祖文化主题创作、莆仙戏曲脸谱绘制等主题实践活动30余场,这些活动扎根社区,实现地域文化传承与青年价值观塑造的深度融合。

创新实践载体,构建多维育人格局,莆田学院团委牵头实施“大咖进社区”计划,建立由全国优秀志愿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体育冠军等组成的育人导师库,在社区内年均开展“青马学员说”“老书记面对面”等品牌思政活动50余场。通过创设“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平台,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教育、体育教育的课程通融,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思政 + 美体”协同育人新模式,让社区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加油站

推进学科交叉,深化育人体系内涵。莆田学院团委联动护理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等院系,依托专业优势发“健康美学讲座”“生态艺术课堂”等特色课程,将医学人文精神、生态文明意识等核心价值元素系统融入美育实践,显著提升育人体系的学科融合度与时代适应性,丰富社区课程内涵,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

通过构建“团委统筹引领——院系协同推进——学生深度参与”三级协同工作机制,形成了课程开发、实践转化、成效评估的完整育人闭环,实现价值引领与素质养成的有机统一,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二、赋能文化活动,打造“多元融合”的社区文化生态

一站式学生社区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莆田学院团委以品牌化建设为牵引,系统构建“三维联动”社区文化育人体系。深化品牌战略,构建文化活动长效机制,以“社团巡礼节”“百团大战”等品牌活动为示范引领,科学规划30余个学生社团的年度发展图谱,设立专项文化建设基金,致力于在社区内构建“月月有主题、周周有亮点” 三级文化活动矩阵。通过“非遗进社区”“科技文化节”等项目,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社区内营造出“思想引领、文化传承、科技启蒙”的立体化育人场景。其中,舞狮协会的《醒狮表演》、抚笙民乐团的《盛世国乐》彰显非遗文化根脉;Dance—ever 舞蹈协会的现代舞、流行音乐协会的潮流演出展现青春风采;数学建模协会的趣味挑战赛、机器人协会的编程体验区激发学生的创新动能,让社区充满文化活力与青春气息。

创新载体形式,提升文化育人实效。2024年社区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品牌“社团巡礼节”全面升级,在社区内增设“妈祖文化主题展区”,通过莆仙戏面具绘制、湄洲女服饰体验等沉浸式项目,吸引超3000人次参与,有效提升了地域文化在社区内的活态传承效能。莆田学院团委同步推进“一社一品”建设,支持护理协会 “急救知识进社区”、绿协“生态环保市集”等项目在社区常态化开展,年均开展专业服务活动50余场,惠及师生超2000人次,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从阶段性展示持续性服务转型,让师生能够长期受益于丰富的文化活动。

完善评价体系,激发文化建设内驱力。莆田学院团委创新建立“社团活力指数”评价机制,将思想引领成效、学生参与度、社会影响力纳入考核体系,并配套“志愿服务学分制”“优秀志愿者评选”等激励机制,引导学生从“社区活动参与者”转为“社区文化建设者”。数据显示,工艺美术学院的 “紫霄艺韵” 书画摄影展、文化与传播学院的 “笔墨中国” 汉字书写大赛等品牌活动,年均展出学生原创作品500余幅,吸引超3000人次观展;音乐舞蹈类社团年均在社区内举办“青春歌会”“草坪音乐会”等活动40余场,千名学子通过歌声传递正能量,在社区内有效形成“人人参与文化创造、人人共享文化成果”的良性社区生态。

通过实施品牌化建设、项目化运作、制度化保障“三位一体”推进策略,莆田学院团委成功营造出一个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文化生态,为新时代高校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实践范本。










三、聚力赛事培育,打造“以赛促建”的竞技育人平台

体育赛事和美育竞赛是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的重要抓手。莆田学院团委以体育赛事为育人载体,在社区内构建“三位一体”体育教育融合新机制。创新赛事体系,深化体教融合。以 “沃特杯” 高校 “一站式” 学生社区篮球联赛为示范项目,构建 “学生组织主导、团委全程护航” 的赛事管理新模式。在莆田学院团委的指导下,篮球协会系统制定赛事方案,各学院学生会协同建立赛事保障专班。赛事设置本科生、研究生、师生友谊赛三大赛道,实现学生群体全覆盖。通过有机融合舞狮表演、红色歌曲快闪等文化元素,在社区内创新打造“体育竞技+文化浸润+思想引领”独特的复合育人场景。据数据显示,单场赛事平均观赛人数达500人次,在社区内营造出热烈的竞技氛围。

完善激励机制,强化育人实效。莆田学院团委设立 “优秀团队奖”“最佳球员” 等荣誉奖项,并将赛事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同时,配套推出 “优秀志愿者” 认证及实践学分奖励机制,在社区内构建起 “参与 — 提升 — 成长” 的正向激励闭环。女篮冠军 “偏偏要和你作队”、男篮冠军 “有球就go队” 等优秀团队通过在社区举办 “冠军分享会”,传递团结拼搏精神,带动超1000名学生投身体育锻炼,使 “走出宿舍、走向操场” 成为校园新风尚。

在美育竞赛领域,莆田学院团委联合音乐学院精心打造 “十佳歌手大赛”,将 “青春心向党” 主题贯穿赛事全程。2024 年,通过 “红色歌曲接龙”“党史歌词猜谜” 等特色环节,吸引超2000名学生踊跃参与,让社区舞台成为流动的 “思政课堂”。此外,学校常态化举办校园足球赛、“迎新杯” 排球赛等传统体育赛事,年均30余场;同时开展 “寝室文化节”“班服设计大赛” 等美育特色活动,年均吸引2000余名学生参与。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体育竞技精神与美育人文内涵在社区深度融合,将社区赛事打造成为磨砺意志、培育团队精神的成长平台。










截至2024年,莆田学院 “一站式” 学生社区年均开展美育体育活动超200场,覆盖学生1.5万余人次,社团活动参与率达85%,志愿服务时长年均超3万小时。学校形成 “全员参与、全程浸润、全面发展” 的育人格局。未来,莆田学院团委将继续以思想引领为根本,以文化育人为载体,以实践创新为动力,持续深化 “文化 + 实践” 双轮驱动模式。着力将 “一站式” 学生社区打造成青年坚定信仰的 “加油站”、提升能力的 “练兵场” 和践行自治的 “试验田”,为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贡献更多力量。

长期以来,莆田学院团委始终秉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体育魂的理念。在其引领下,“一站式” 学生社区正逐步成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精神家园与实践阵地,书写着新时代高校社区文化育人的崭新篇章。

编辑:社区党工委李政东

一审:柯珂(师)

二审:许雷宇(师)

终审:林斌(师)


责任编辑:李政东
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征程
守党建“渠”,种思政“田”,扎文化“根”,深化“2543”社区育人模式,积极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生态、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