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南通大学

【秀园社区】“法之声”普法宣讲团举办反诈宣传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27 00:01:11 杨卫航

在数字洪流席卷校园的当下,电信诈骗如幽灵般游弋于数据深海。为让青年学子练就"火眼金睛"321日下午,南通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法之声”普法宣讲团在啬园校区秀园"一站式"学生社区摆开"反诈擂台",以真实案例为矛、以法律知识为盾,上演了一场守护财产安全的"攻防演练"

微信图片_20250326225648.png

数据亮剑:诈骗热力图直击痛点活动伊始,电子屏上跳动的南通市高校诈骗发案热力图,瞬间抓住全场目光:啬园校区周边3公里内,近3月累计拦截诈骗电话137通,阻止潜在损失28万元。"诈骗分子最爱伪装成'校园贷注销员''快递理赔员',大家看这条红色预警带——网络贷款骗局占比高达45%"志愿者陈一鸣的激光笔划过数据高峰区,台下响起阵阵惊叹。

微信图片_20250326225710.png

情景再现:"杀猪盘"现形记随着灯光转暗,志愿者上演的沉浸式情景剧拉开帷幕。当"美女网友"柔情蜜意引导投资时,法学专业李同学突然起身:"这是典型的'杀猪盘'情感操控!记住三大保命法则:不转账、不透露验证码、不点击陌生链接!"掌声如潮水般涌来,诈骗伎俩在聚光灯下无所遁形。

微信图片_20250326225711.png

以法为剑:拆解"苏某案"法律密码"天上掉的不是馅饼,是陷阱!"志愿者王籽龙调出"苏某电信诈骗案"庭审实录。当看到骗子用AI换脸技术伪造"公检法"视频时,现场响起倒抽冷气的声音。"《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18条明确规定,运营商必须阻断涉诈号码!"他挥动法律条文放大镜,同学们纷纷掏出手机拍摄关键条款。

微信图片_202503262257111.png

当落日余晖为活动现场披上金纱时,“法之声”普法宣讲团的志愿者们正化作守护校园安全的流动盾牌,以法治为刃、以智慧为甲将反诈意识带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责任编辑:李懂
【秀园社区】“法之声”普法宣讲团举办反诈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