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戏”和“演戏”之间育木成林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的教育戏剧渗透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推进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措施。南京林业大学秉承“党建引领、艺术介入、戏剧赋能”理念,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作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内在核心,创造性地将“戏剧”舞台搭进学生社区,让学生在“看戏”和“演戏”之间接受沉浸式思政教育。
在“戏剧+”的模式下,学校紧密围绕“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及育人工作实际,整合了“全省十佳”和“全国百优”社团资源,抓取属地特有的红色文化——把“两高一大”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剧本”,用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启智润心、培根铸魂,让信仰教育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生动,传播更广泛。
一、创新举措
(一)构建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的“5+N”递进衔接式“戏剧+”育人模式,思政育人模式有新意。
学校致力于打造全景式学生社区育人生态,推动思政力量下沉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服务的一线,邀请数位知名专家,组建“剧团”,把“一丁一卯红色教育剧场”搬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并利用DIE(教育戏剧)和TIE(教育剧场)的教学手段,综合视频、音乐、歌曲、表演、音诗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由师生们共同创作并孵化出“N”部荡气回肠、寓教于“戏”的舞台剧。
戏剧紧扣“两高一大”雨花英烈精神精髓,专家们指导学生开展了“学”英烈故事、“思”革命人物、“悟”理想信念、“行”红色圣地、“践”英雄形象5项活动。活动层层递进、有效衔接,为戏剧创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校内外多方力量和资源支持下,一场场戏剧正在学生社区精彩上演。舞台上,青年学子们通过“演戏”的方式,体会着“演员”的从业乐趣和职业使命,以当代青年的视角诠释、演绎着一百多年前雨花英烈们豪迈、动人的革命事迹;观众席,朋辈学子们怀揣着“假如我是”的角色设想,津津有味地“看戏”,勾勒出“我就是”的坚定信念。“一个屋檐,一群人,一场戏”,这就是“一站式”的魅力,也是思政育人的新意。通过这种别具一格的思政大课堂,青年学子的心中逐渐明晰:自己是革命精神的传承者,更是新时代新青年的奋斗者!
图1 “戏剧+党建”思政教育流程图
(二)实施红色“1+1”支部“联学共建”,引领和促进党建工作与学生社区,思政教育工作融合有深度。
学校实施红色“1+1”计划,即一个学生社区党支部与一个学院党支部“联学共建”,并在此基础上,以社区活动项目为单元,设置了功能性“戏剧党小组”,补足社区党建“空白点”,推动学生党建、思政教育和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在“戏剧党小组”中,由社区辅导员即舞台剧“执行导演”担任党小组长,凝聚学院优势资源和学生社区青春力量,与剧团里的学生党员共同开展党支部建设,把“三会一课”开进剧场,开进社区:他们将党课以舞台情境表演、学生评述演讲等形式呈现给社区学子,为学生们提供一次次难忘的党课体验;他们以学生社区为平台,以“戏剧+”为抓手,拓展组织生活形式,丰富组织生活内涵。近年来,一批批优秀学子因为参与教育戏剧,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他们把这种精神支撑转化为努力学习、不懈奋斗的动力,最终在“一站式”社区党支部发展成光荣的共产党员。
(三)深入调研,潜心创作了一批舞台情境剧剧目,推动“一区一品”有效落地,思政教育创新实践有抓手。
从选题调研到构思凝练,从创作剧本到编排演出,从“小舞台”到“大舞台”,学校通过“项目制”不断推动“一区一品”有效落地。落地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社区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他们在专家团队的指导和带领下,从雨花英烈的遗物、家书、诗文中,从革命烈士的后代或亲属的访谈中去探寻英烈们的感人事迹,挖掘尘封已久的历史故事。从“青春与爱情”的视角切入,形成了《信仰之歌》《热血初心雨花魂》《热血青春雨花魂》《热血诗书雨花魂》等多个舞台演出产品,形成了思政教育创新实践内容丰富而有力的抓手。
“一站式”学生社区还充分利用江苏省“水杉杯”大学生话剧展演月、江苏省戏剧家协会、江苏大剧院、江苏省大学生艺术联合会戏剧联盟等成熟活动和平台,将雨花英烈题材的情景剧在雨花台纪念馆、市委党校、企业、乡村、部队、机关单位和兄弟高校落地复制,再以艺术党课的形式频频展示,并登上省级艺术节舞台。
图2 校企地代表揭幕红色党建/思政教育实境课堂
二、突出成效
(一)戏剧“小舞台”搭建思政“大课堂”,思政教育工作推进接地气,有人气。
“一站式”学生社区既要“造形”,更重“铸魂”。将教育戏剧渗透到“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是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新的探索,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尝试。校土木院的思政教育品牌团队“水杉·剧动青春戏剧工作室”,由学院主管思政教育的副书记率队,学生社区主馆领导牵头,入驻学生社区,下沉到底、纵深到头,将社区新建的小剧场打造成红色思政教育实境课堂,思政育人工作推进“接地气”。
在学生社区开展的这种“戏剧+”思政教育创新实践,有效提升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他们经过“创作、演出、分享、观看”的戏剧体验,强化了自我教育的吸引力和传播影响的广泛性。戏剧党小组学生成员参与的30集剧场微视频《热血诗书雨花魂》,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入选《江苏省“十四五”期间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并在国家、省、市公共文化云播出。“雨花”系列作品的受众人次达10万余人。思政教育工作“有人气”。
(二)剧中“小演员”成就人生“大角色”,人才培养工作有方法,有成效。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社区辅导员”和学生共同参与,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旋律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内容,融入剧目并生动地予以展现,使演出始终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饱满的教育意义。他们真情融入,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春风化雨般吸引、感染和影响着师生彼此。不仅能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结合作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学生在社区中感受到温暖关爱的同时开启由“心”润“德”和由“德”促“智”的全面发展。
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戏剧党小组成员打造的《我们的青春信仰故事—— 以教育戏剧(DIE)活化“两高一大”雨花英烈精神》项目获红色专项赛全国三等奖。根据李耘生烈士事迹创作的微视频《爸爸》获江苏省马克思主义青年说视频征集展播大赛二等奖。“社区辅导员”根据雨花英烈孙津川及其母亲的事迹创作、由南京市越剧团演出的现代越剧《妈妈》,荣获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展演(第二届)最佳编剧奖、最佳剧目奖、中国戏剧文学会“戏剧中国2023剧本征集”戏曲类优秀剧本奖。艺术党课《信仰之歌》获江苏大学生戏剧展演优秀剧目奖。
图3 师生观看艺术党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