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队伍入驻”零距离 奏响“全员育人”大合唱

发布时间:2025-06-16 22:20:3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为统揽制定《关于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实施意见》,践行“一线规则”,构建“三圈六合”队伍入驻体系三圈包含内圈中圈和外圈,“六合”指思政课教师、研究生导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管理服务队伍、社会力量六类力量充分聚合,着力推动形成育人效能充分释放、育人特色充分凸显、育人生态充分养成的社区育人体系。

1.png

一、坚持以上率下营造示范带动工作格局

1.特色化打造书记校长领衔的师生教育管理服务团队。落实社区建设“一把手”工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亲自发起组建并推动实施“百名学生书记校长领航团”“百名师生书记校长续航团”,构建“微信群”“微”“微心愿”“微学术”“微事记”“微调研”六微育人品牌,切实架起校领导、职能部门领导与学生代表“面对面”与“键对键”的沟通桥梁。

2.规范化建立领导干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工作机制。发布《党建工作“三个一”联系制度》《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方案》,明确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生社区的具体任务,通过常态化深入学生社区开展宣讲创新理论、讲授党团课等方式密切联系学生、直接服务学生、教育引导学生,及时解决涉及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发展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2.png

二、践行“一线规则”,建立队伍入驻长效机制

1.内圈:发挥主体力量,推进主渠道主阵地贯通。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研究生导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四类主体在思政课程、导学思政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中的主体作用,提升贯通融合、协同协作的整体优势和联动效能。一是思想领航。打造徐川领衔的“顶天立地谈信仰”系列党课,何畏领衔的“理解中国”等系列课程,在社区内开展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是专业引航。由院士、杰青、名师等研究生导师进驻社区讲授“强国筑梦·大师引航”系列课程,通过“大师+大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学生投身国之重器的兴趣和热情。三是成长助航。建设学业发展与支持中心,专业教师进驻社区开展学习答疑,为学生提供全面、有效的学习支持辅导;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在学生社区,为学生提供科学、专业、暖心的心理健康服务。四是暖心护航。发布《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辅导员工作条例》,组织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辅导员深入学生社区情况作为工作考核重要指标促进辅导员常进学生门、常系社区事。

3.png

2.中圈:合服务力量,加强各部门各岗位协同。挖掘思政教育元素,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与社区建设深度融合,让校园“人人重育人、时时在育人、事事显育人”。一是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建设“一站式”事务服务中心,由研究生院、教务处、保卫处、后勤集团等10个部门选派专人入驻,开设成绩单打印、学生证补办、出国材料审核等20余项业务,实现“一网受理、一次办成”。二是优化“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体验。在每栋楼宇设立“成长空间”,举办“宿管阿姨技能大赛”,推出“一分钱”爱心能量早餐,设立宿舍楼栋“接诉即办”平台,形成“学生反映—集中转办—限期反馈—跟踪问效”的工作闭环,让服务走心更暖心。

4.png

3.外圈:聚社会力量,促进全方位全领域联动。加强学校与社会力量的联动,推动社会育人力量全面融入学生思政教育全链条,形成校社育人共同体。一是汇聚总师力量,强化使命担当。开展“青春接力·强国有我”军工大讲堂,实施“爱国奋斗·南航担当”校友总师思政公开课,邀请了C919大飞机总师吴光辉AG600水陆两栖飞机总师黄领才嫦娥三号四号及天问一号总师孙泽洲30余位航空航天领域专家,分享成长成才、艰苦奋斗历程,激励广大学生献身国防、航空报国二是汇聚企业力量,启迪学生成长。邀请国防单位和世界五百强企业高管、校友深入学生社区,开展“企明星大讲堂”“校友职场说”交流活动,提供丰富、真实的求职经历和成长经验,让学生在面对面的交流分享中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明确未来成长方向。

5.png

三、赋能学生成长,形成全员育人良好生态

1.师生从游氛围浓郁自社区实体化运行以来,学校各级领导干部每年实际联系班级、宿舍各百余个,学生团队、社团近百个,直接联系学生超4000。通过参与学生党团活动、主题沙龙、文体竞赛、餐会茶叙等,解决了学生思想、心理、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增进了师生的情感。

2.社区育人成果丰硕。“全方位培育‘自主型’学生社区运营团队”建设经验受邀录制教育部高校思政精品课程,并在网络平台进行展播。社区运行团队“百名学生书记校长领航团”相关做法和经验获评全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优秀成果和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

责任编辑:南航学生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为统揽,践行“一线规则”,构建起“三圈六合”队伍入驻体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