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启天目·美育工坊|构造“艺”站式美育文化新社区

发布时间:2025-05-29 10:29:2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的使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享空间”一站式学生社区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引领,围绕“发现艺术之美”,依托学科资源、深化师生协同、创新机制模式,聚焦培育浓厚良好的社区特色文化,打造“艺启天目·美育工坊”品牌项目,统筹布局文化育人体系,探索美育浸润下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与服务模式,形成以美润心的特色文化氛围。

一、美育文化浸润下的“红色基因”

1.思政与美育融合的浸润式文化育人场景

持续深化"艺术+思政"融合,将红色文化融入一站式育人场景。以画笔为媒介开展"手绘家国情怀"专项创作,在国庆等重要节点组织"向祖国献礼"主题艺术实践;将传统剪纸技艺转化为美育载体,推出"艺心颂中华,筑梦新时代"品牌项目,打造"沉浸式"爱国主义实践课堂;开展"信仰公开课",挖掘中国画背后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构建"专业认知-文化认同-价值内化"的进阶。创办"春天,与雷锋同行"主题手绘大赛,结合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活动。通过"党史艺术转化""红色故事场景再现"等创新形式,使文化内容在艺术创作中"润物无声"的传播。

向祖国献礼主题艺术实践与艺心颂中华,筑梦新时代剪纸主题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jpg

向祖国献礼主题艺术实践与艺心颂中华,筑梦新时代剪纸主题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

2.党团建赋能构建“美育+”一站式育人格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享空间”一站式学生社区为主体,打造基层党建引领前沿阵地,请示设立师生融合的一站式社区功能性党支部,由专业教师、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共同担任支部委员,共同培养积极分子,开展日常教育活动;建立帮扶机制,选聘40名高年级优秀学生担任党员学导,让党建引领从一站式社区辐射延伸到每一间学生寝室。聘任校内外支部团学导师,将一站式作为各专业团支部“一支部一项目”的孵化场,实现党团建引领与社区文化建设深度融合。

一站式社区团支部品牌文化项目概况.png

一站式社区团支部品牌文化项目概况

二、美育文化浸润下的“蓝色梦想”

1."蓝色梦想"美育融合专业文化场域

立足"三航"特色文化,以"专业实践+文化浸润"将一站式作为专业文化延伸的第二课堂。创新"思想大课+文化陈展"结合的形式,邀请航空摄影专家讲授"空天摄影中的航空航天文化"并同步在一站式及相关场馆主题陈展。引导生将专业技艺与三航文化深度融合,举办"艺启天目·戏剧日"文化品牌,每周四晚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在一站式空间展演剧目,构建"----"全流程实践体系,帮助学生在丰富的文化实践中明确专业认知;邀请行业领军人物开展"艺术+科技"跨界对话,开展"艺致菁英"创新创业训练营"院友、校友职场说""艺海学航·学术信息共享"等活动,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与创新思维。

“艺致菁英”创新创业训练营.jpg

“艺致菁英”创新创业训练营

2.育人力量下沉保障学生成长

构建"导师引领-朋辈互助-项目驱动"三维互动的保障体系。院领导开设"湖畔艺叙"午餐会,聚焦"行业趋势""技能提升""职业规划"等核心议题,建立"问题收集-现场解答-持续跟进"的闭环指导机制,及时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专业师驻场开展"师生艺享谈",实施"课程答疑+职业导航"精准指导拓展"艺思读书会"深度,通过"专业典籍研读-实践短板对标"实现知行合一创设"艺心向"榜样对话,邀请优秀长姐开展"成长路径复盘-经验分享"主题交流,形成"榜样引领-朋辈互助-集体成长"的良性生态,确保文化浸润"有温度、有深度、有效度"

“湖畔艺叙”院长、书记座谈会.jpg

“湖畔艺叙”院长、书记座谈会

三、美育文化浸润下的“资源联动”

1.美育实践服务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全员、全过程、全环境的美育实践构建社区文化氛围。前期在将军路校区积累"美育课堂""艺教班"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办美育工坊选拔"朋辈美育导师团",邀请各专业优秀学生担任导师,开发结合专业技能的特色美育朋辈课堂,如乐器演奏、基础声乐、绘画、摄影摄像等,将专业资源转化为美育养分。依托一站式社区,向全校发起"寻找策展人"活动,征集跨专业布展计划,每月以课程作业、毕业作品等艺工融合成果为主题进行主题策展将各类成果转化为美育资源。开展天目湖校区天鹅房墙绘设计等劳动实践,将美育课堂延伸至物理空间改造。开展社区+剧场联动活动,将社区活动延伸至实际剧场表演、美术馆展览中,发起“美育直通车”项目,组织工科学生沉浸式参与美术馆、剧场美育活动让社区美育力量发挥最大效能。

社区墙绘改造设计与江苏大剧院美育直通车.jpg

社区墙绘改造设计与江苏大剧院美育直通车

2. 院企联动赋能社会服务

打造"艺企同行"文化服务项目,主动对接溧阳文旅局及江苏水墨江南、祥圣文化、戴胜家具、江苏时间云文化产业等企业,准匹配企业需求与学生美术设计、宣传等专业方向,推动校企双向赋能;开展"乡村振兴设计行动",在社区结合专业课程、创新船业项目孵化设计团队,团队成果参与上兴镇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通过在地化创意实践提升农产品品牌附加值,实现专业教学与地方产业的深度融合;开创"戏剧思政"育人新模式,联合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形成社区+基地的联动场景,红色场馆共建美育实践基地让学生沉浸式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从社区的舞台“成长起来”到“走出去”,创作"红色记忆""英雄礼赞"等主题微剧,针对新入伍士兵、归国留学生等六类群体开展沉浸式思政教育,有效服务地方发展需求与文化传承创新。

学生参与上兴镇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jpg

学生参与上兴镇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

四、成果成效与示范价值

1、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学生成长方面,学生社区美育服务成效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依托"艺启天目·美育工坊"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目前已覆盖艺术学院2024级全体117名本科生,并延伸至数学、物理等其他学院,形成"美育无界"育人新范式。在实践成果方面,原创话剧《悟空》成功孵化为戏剧IP,斩获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一等奖,并在江苏大剧院完成2场专场演出;培养模式方面,创新"以赛促学"培养模式,通过"戏剧日"品牌活动推出原创剧本征集计划,引导学生将课程作品转化为竞赛成果,累计获得计算机设计大赛、未来设计师大赛等多项省级以上奖项,实现美育实践与专业成长的深度融合。

2、理论实践硕果双呈

深化美育实践成果转化,形成"一站式社区美育"创新理论成果,《美育浸润下的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效能研究》获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委员会重点立项。通过社区重点培育"美育工坊"特色IP,吸引学生实现专业精进与人格完善的双螺旋发展,生动诠释"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核心理念。

积极拓展校地合作实践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南京、溧阳等地活动,在"革命文物看江苏"融媒体传播活动中贡献青年力量;创作的"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笔尖上的全家福"等手绘作品获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转载,全网传播量突破千万人次。

“艺启天目·美育工坊”以专业为根基、以社区为阵地、以文化为纽带,构建了“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全域覆盖”的美育育人“艺”站式社区新生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享空间”一站式学生社区也将始终坚持"艺术浸润心灵,美育滋养人生"的理念,通过系统化设计、项目化推进、品牌化培育,构建起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艺术育人体系,为培养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卓越人才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南航学生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启天目·美育工坊”以专业为根基、以社区为阵地、以文化为纽带,构建美育育人“艺”站式社区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