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 百炼成钢——南昌工学院深化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改革
近年来,南昌工学院党委坚持抓党建促发展、抓思政育新人,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工作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精心组织开展了“五育并举 百炼成钢”入学教育模式改革,由学校统筹、学工处牵头、辅导员具体实施,通过创设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在教育主体上从“单”转向“全”,在育人过程上从“分”转向“合”,在育人空间上从“点”转向“体”,不断提升“以德树人、以智启人、以体育人、以美化人、以劳塑人”的育人效果,显著增强了大学新生的价值观、适应力和自信心。
一、背景及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入学教育是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起始环节,打造富有南工特色的学生学习生活社区,促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新格局,对帮助新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学习目标、适应大学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一些高校在开展入学教育过程中存在时间短暂且集中、形式固化且低效、内容陈旧且单调等问题,导致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把握大学新生的特点,在大思政格局下做好入学教育工作,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
二、思路与举措
(一)对标对表,在精心谋划上做文章
1.坚持问题导向,把准新生群体新诉求
学校通过新生暑期家访、思想动态调查、心理健康测评、日常谈心谈话、入学教育反馈等方式,从考生被录取后就开展新生的全方位摸排,辅导员负责做好“一生一策”建档工作。同时,学工处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透视出“00”后南工新生的“数据群像”,一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学生对录取的学校和专业往往在不同程度上与自己的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大学新生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但面对复杂环境时又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三是优越感与自卑感的矛盾,大多数新生在中学时的优势不复存在,进入大学后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极易产生自卑感。学校根据新生个体和群体存在的主要问题,点面结合,着力通过入学教育化解矛盾。
2.坚持目标导向,构建思政工作新格局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学校董事会、党委、行政思想高度一致,充分认识到“五育并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要抓好新生入学之初和新训展开之始这个全新阶段,从早从严从快地帮助学生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学校明确将新生入学教育纳入大思政工作的“第一环节”,通过“以德树人、以智启人、以体育人、以美化人、以劳塑人”,帮助新生正确认识自身实际,明确使命担当,扣好大学生涯“第一粒扣子”,努力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3.坚持行动导向,探索入学教育新模式
学校在开展“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研讨的基础上,由学工处牵头,与教务处、武装部、校团委等部门及二级学院协商,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不断完善《新生“五育并举”第一课实施方案》。在入学教育阶段统筹设计了“掌握 10 项军事技能、致敬 10 位大国工匠、颂唱 10 首爱国歌曲、观看 10 部励志影片、聆听 10 堂专题讲座、参与 10 回实践体验、组织 10 场才艺展示、开展 10 次座谈交流、遴选 10 条励志格言、撰写 10 篇心得体会”等十类实践教学活动,由各班辅导员负责入学教育的全程监督和考核评价。通过 100 个体验项目,让学生深切感悟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稳扎稳打,在推进实施上下功夫
1.全员覆盖
实行全面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每名同学在入学教育中都要做到“八个人人”,即人人参与军事训练、人人撰写军训总结、人人会唱爱国歌曲、人人观看励志影片、人人融入实践体验、人人摘抄励志格言、人人畅谈心得体会,充分调动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业规划不清晰、网络成瘾难戒除、安全意识较淡薄、心理抗压能力弱等问题,通过专题讲座、实地参观、团体辅导等方式进行分类指导和教育,使得整个入学教育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更加贴近实际。
2.全时延伸
实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将入学教育课程化,时间安排在整个第一学期。同时,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抓手,通过课程项目体系、数据管理体系、记录评价体系等科学化、规范化操作,不但确保了8小时正课时间的学习效果,还丰富了课后时间的合理运用。“百炼成钢”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讲有写、有唱有演,又有交流有实践、有赏析有感悟。在学校计划安排的基础上,各二级学院还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拓展活动,学生们一致反映开学第一课非常充实。
3.全域拓展
实行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一是机关学院共管。打破了传统的入学教育由学工部门组织的单一模式,聚集全校的力量与智慧,形成了党委行政指挥凝聚、机关部门力量汇聚、从上到下无缝积聚的高效运行机制,由辅导员全程跟进,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稳步推进、有效落实。二是学校家庭共育。结合德育教育和感恩教育,倡导学生给父母写一封家信,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活动期间,新生们通过中秋手写“家书”信件活动,一笔一划写下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美好祝福,学校还免费为新生们打卡拍摄校园景区的照片,冲洗照片并用快递的形式寄出。2022级新生林伟鹏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手写家书,自己不习惯于当面向家人表达感情,很多话都难以说出口,但有时不说并不代表不想,独自在外过节思乡之情更加强烈,他觉得,手写的话语不仅比屏幕上冷冰冰的文字更有温度和意义,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三是社会学校共训。邀请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和典型来校,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传经送宝,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邀请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之女彭洁老师、四次参与边疆自卫反击战的一级英模臧雷营长和全国劳动模范、九江电信公司向东班长3位“明星”进入社区开展教育活动,学习他们怀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朴素情怀,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
(三)抓早抓细,在育人成效上求突破
1.德育为先,坚定理想信念
精心设计各种德育实践活动,引导新生从聆听战斗英雄宣讲中学党史明理,从与革命后代访谈对话中近距离感受先烈伟大人格力量,从致敬大国工匠活动中学习爱国心和报国志,从颂唱爱国歌曲活动中激发家国情怀,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向党组织靠拢的理想信念,叫响了“为祖国读书、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喊出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最强音,每年都有过半数的新生递交入党申请书。新能源车辆学院学生邹明说:“通过开学第一课活动,让我能够近距离感触这些英模并进一步了解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我从心底钦佩他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接过红色火炬,让它成为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明灯,融入我们的校园生活,照亮我们的人生道路。”
2.智育为本,激发学习动力
通过职业规划公开课、新老生座谈会、企业宣讲参观等学习实践活动,引导新生了解专业特点和发展现状,明确学习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以学习强底气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校还组织了优秀毕业生返校和新生面对面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帮助新生制定职业规划。通过学习教育,本科生考研和专科生专升本的意愿逐年强烈。
3.体育为基,增强身体素质
通过军训、体能训练、素质拓展等活动,在强化新生体能的同时,培养集体凝聚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军训期间,全校辅导员与新生一起开展10公里野外徒步拉练,有效提高了同学们的毅力和耐力;科学组织素质拓展活动,指导新生开展破冰游戏、合力搭建、礼让通行、能量传递等活动项目,在强化新生体能的同时,培养了彼此间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组织多场篮球赛、足球赛、拔河比赛,在对抗竞技中锻炼了体魄,弘扬了体育精神。
4.美育为翼,提升审美能力
通过组织才艺展示、颂唱爱国歌曲等活动,培养了同学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了人文素养和艺术素质。艺术与传媒设计学院结合大国工匠学习,组织了工艺美术作品展,通过162件书法、美术、雕刻作品展示美育成效,致敬大国工匠。学校组织全体新生参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和美术馆,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5.劳育为要,弘扬工匠精神
通过致敬大国工匠、组织公益劳动、开展感恩教育、宿舍内务整理等活动,引导新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公益的事情主动做”,有效改变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状,初步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同时,结合学校“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具有时代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学校开展校史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二课堂实践体验中心等“四馆两中心”的参观体验活动,大力弘扬“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天工蓝”时代工匠精神。
三、经验及推广
“五育并举 百炼成钢”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构建的重点在于三个方面:
一是因时而进,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从每位同学的生理、心理和家庭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乐于接受的方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努力开发其潜在的个性优势,引导新生以自己的勤学苦练和创新思维去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二是因事而化,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学校要求辅导员全程参与、全面辅导、全员评价,这对辅导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为此,在每项活动开展之前,学工处都要对辅导员进行全员培训,一些项目还要辅导员进行试讲,活动开展情况要纳入辅导员月度考核,课程结束后学工处牵头组织全体辅导员进行交流、总结和表彰。
三是因势而新,面向新时代不断创新。坚持“三全育人”。在教育主体上从“单”转向“全”,通过育人资源整合优化,形成“全校上下聚力共管,学校家庭聚力共育,社会学校聚力共训”的生动局面,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顺利展开、稳步推进、有效落实;在育人过程上从“分”转向“合”,从招生环节开始宣传,到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全面实施,再到后期延伸巩固,通过10类100项活动的开展,全校师生共唱育人“合奏曲”;在育人空间上从“点”转向“体”,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德智体美劳各领域,不断挖掘育人元素,促进网上网下正向互动,实现面面俱到、多体联动,打造具有学校发展特色的天工蓝“一站式”学生管理模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