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铁职院立足轨道交通产业 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始终将就业工作放在核心位置,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宗旨,以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多举措开拓就业市场,构建了上下协同、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在全面提升学校就业工作质量与水平上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我校多年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0%及以上,连续多年名列全区同类院校前茅,多次荣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荣誉称号。
一、强化考核,创新就业工作机制
就业工作是关乎社会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我校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六稳”“六保”战略部署,以就业工作目标为导向,不断强化就业工作考核。首先,严格按照教育部、教育厅有关规定和要求,完善落实目标考核标准,优化各项重点工作考核指标,坚决杜绝“四不准”现象发生。其次,下沉工作责任,明确各二级学院职责,明晰从二级学院领导到任课教师、辅导员的就业工作职责,营造全员参与的就业氛围,凝聚合力。再次,实行奖励和约束机制,制定《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工作业绩考评措施和办法》等管理办法,奖惩结合,提高工作成效。
二、提高质量,多措并举促就业
1.加强领导,提高就业工作重视程度
学校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围绕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职责。本着“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即是决战”原则,早布局、早谋划,每年10月提前完成制定“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方案”。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给出清晰就业工作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月,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专业就业的特点,制定了详尽的工作完成时间表。做到横向有对比,纵向有考核的科学布局。
2.全员发力,拓展毕业生就业岗位
全面动员学院各层面力量,广泛发动学院领导、辅导员、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毕业校友共建就业信息库。招生就业处做好国铁集团各路局、地方铁路公司、区内外轨道公司、轨道产业上下游企业、代管运维公司、本地企业的联系开拓工作;各二级学院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联系、走访、调研企业需求,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校企合作。
针对2021届毕业生共计组织各类招聘会100余场,其中线下专场60余场,线上专场40余场,为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16000余个,人岗比例超过1:4。同时,持续开拓就业新市场,积极探索引进轨道交通类上下游企业,促成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交控智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优立科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等轨道类上下游企业到校招聘,确保就业岗位数量和质量双高。
3.推行“一生一策”,精准落实就业帮扶工作
学校十分重视对困难生的就业帮扶工作,要求精准帮扶困难生帮扶率100%,确保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100%就业。为此,学校建立精准帮扶困难生的校、院两级毕业生信息库和帮扶档案,做到台帐清楚,动态跟踪。明确帮扶责任人,及时制作就业帮扶材料,按照“一人一策”“一班一策”“一专业一策”“一院一策”的立体化需求适配矩阵精准匹配信息资源,开展数据分析。2019至2021年困难群体毕业生1011人,通过学校各类形式招聘活动或困难毕业生自主就业的有953人,毕业去向落实率均达94%。
4.依托行业背景,加强校企合作
充分发挥我校在订单班培养方面的经验和行业优势,继续扩大订单班规模,拓展订单班合作内容。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行业会议、政府服务等资源,与轨道交通企业、本地企业建立联系,了解其用人需求,促成订单合作。学校依托铁路办学,广西区示范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职教集团,充分发挥专业和区域优势,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育人和订单培养模式,拓展订单培养规模。自2021年我校与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开展“2+1”订单班培训,学校承担了南宁、沿海、乌鲁木齐、兰州局集团公司和青藏公司共2634人,近3年来与深圳地铁、佛山地铁、南通地铁、洛阳地铁等地铁公司开展订单班培养近1000人。
近十年学校为轨道行业培养人才三万多人,毕业生以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技术技能过硬的特点受到企业欢迎,仅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录用我校毕业生超过15000人,占该局新进员工80%。该局10名首席技师有7人毕业于我校,涌现出“共和国铁路楷模”侯树德、“火车头奖章”蒋利利、广西首趟复工专列列车长韦周汶等优秀毕业生群体。铸就了招生形势旺、培养质量高、学生就业好、学校发展快的“柳铁品牌”。
三、立足轨道交通产业,构建“四层三全三精准”就业工作体系
学校依托铁路办学,伴铁路成长,与中国铁路企业,特别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南宁轨道集团拥有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是全国18家铁路局招聘的指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招聘的首选地,被誉为西南地区铁路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学校以主动服务轨道交通产业为己任,与领跑世界的铁路企业深度融合,运用学校与企业、二级学院与站段、教研室与车间班组、教师与技术人员“四层”对接平台,搭建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全体覆盖、就业岗位覆盖全部就业群“三全”工作模式,达到了贫困生、湖北生精准帮扶、就业信息精准推送、岗位-学生精准对接“三精准”工作目的,实现了人才培养、教学科研、职工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建立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与中国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形成了命运共同体。
我校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厅关于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创新思维开展就业工作,确保各项举措落实落细,为实现毕业生就业目标努力奋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