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铸魂育人创新篇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纪实
竹园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构建“党委统筹-支部建在社区-党员示范引领”三级联动体系,通过制度创新、实践育人、文化浸润三维路径,全力打造具有工科特色的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品牌,为培养“心怀‘国之大者’、扎根西部大地”的土木栋梁提供坚强保障。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党建引领“四梁八柱”
学院党委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召开学院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建设方案,并通过《“一站式”学生社区运行管理办法》,确立“党建引领、协同育人、服务为先、文化浸润”四大核心原则。学院党政班子率先垂范,积极落实“三全育人”要求,构建党委委员联系楼栋、党支部建在楼层、党员责任区到宿舍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党建工作触角延伸至社区每一个角落,实现“学生在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为学生社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持。
按照本科生党建工作特点,结合学校相关工作要求,创新实施“低年级党支部建在年级、高年级党支部建在班级”的组织设置改革。2024年本科生新发展党员宣誓仪式上,同步宣布党支部调整方案,并将原有3个年级党支部细化为6个班级党支部,实现党的组织工作与学生成长阶段的精准对接,有效破解了高年级学生党员分散难题。
二、聚焦思想铸魂,激活红色基因“源头活水”
始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紧密融合,精心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服务式”三维教育体系。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组织师生党员、发展对象在社区党员活动室集中观看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会直播,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部署开展专题研讨。组织学生党员前往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学习文物史料感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内涵,将入党宣誓仪式办成“行走的思政课”。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方面,创新性地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组织100余名学生赴张一悟纪念馆开展“三个一”教育活动:聆听一段革命故事、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撰写一篇心得体会。组织学生在学校多功能环境风洞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学习“国之重器”背后的科研精神,在与党员教师的交流中深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价值认同。
三、注重实践育人,搭建成长成才“立体平台”
积极发挥社区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建立“劳动教育+志愿服务+学业帮扶”三位一体实践体系。组织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固定开展“社区清洁日”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在劳动中深刻领悟党的群众路线内涵。
实施“党员宿舍挂牌工程”,按照“一宿舍一标识、一党员一责任”的标准,分三批为47间学生党员宿舍挂牌,公开亮明学生党员身份,明确学生党员责任。挂牌学生党员宿舍成为社区里一面旗帜,激励党员学生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主动分享学习经验、帮助同学解决学业难题,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在生活中,积极组织宿舍文化活动,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带动舍友共同打造和谐温馨宿舍环境。“党员宿舍挂牌工程”让学生党员在社区中找到发挥作用的平台,也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党员宿舍挂牌工程”被学校作为典型案例推广,“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成效获甘肃省委教育工委专项调研肯定。
2024年,新发展党员宣誓仪式上,学院党委书记韩伟对学生党员提出“三个找到”的殷切要求:在理论学习中找到信仰之基,在实践锻炼中找到担当之要,在服务奉献中找到初心之本,找到更多“我”字的“一撇”,成就更完美的“我”。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通过“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引领建设,实现了“党旗在社区飘扬、党徽在宿舍闪光、党员在一线成长”育人目标。展望未来,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着力构建“红色引擎驱动、五育融合发展”育人新模式,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土木人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