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礼书院2号学生社区开展“心灵护航”系列心理育人特色活动
练字,不仅是对文字的雕琢,更是对心灵的抚慰。它如同一位智者,引导我们穿越纷扰,抵达内心的宁近日,问礼书院2号学生社区开展了“心灵护航”系列心理育人特色活动,旨在营造社区良好的生活氛围、纾解同学们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修炼心性,提高心理健康素养,为广大同学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一、练字修心
11月12日,“练字修心”活动于行知工作坊举办,此次活动以练习论语中的经典语句为主题,用这门古老的艺术——书法,为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在笔尖与纸面轻柔的摩擦中,参与者的烦恼与焦虑悄然消融,消失无踪。每一次笔触,都是对专注力的一次锤炼,每一次挥洒,都是对自我控制的一次提升。在墨香的氤氲中,同学们的情绪得以释放,心灵得以净化,仿佛在无声的对话中,与内心深处的自我相遇。静之地。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提升了自我效能感,增强了认知功能,更在文化的浸润中,体验到了审美的愉悦。书法,以其独有的方式,让同学们在忙碌的学业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与更好的自己不期而遇。
二、绘画养心
11月13日,“绘画养心”活动于行知工作坊举行,此次活动的主题是曼陀罗绘画。曼陀罗绘画在心理调适中是一种最为有效且简单的方式。这种模式在满足绘画者安全感的前提下,自然而然的在绘制过程中通过表达性的方式让内心中的对立面整合并重新建立秩序和平衡。
通过绘制曼陀罗,参与者反思自己的情感和经历。每一笔、每一色都蕴含着不同的个人故事,这不仅是一种创造,更是对自我的探索。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到了原本未曾关注的情绪,甚至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选择。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整合内心的矛盾,获得了内在的和谐与稳定,提高了自我认知,可谓受益颇多。
三、团体辅导
11月14日“探索情绪背后的真相”团体辅导活动在行知工作坊举办,本次活动由学前教育学院王海峰老师主讲,书院学自会学生干部代表参与活动,书院育人导师焦洋凯主持。
王海峰老师以“探索情绪背后的真相”为题,引导同学们探索情绪背后的真相,做情绪的主人。他通过“坐井观天”的故事进行活动预热,带领同学们回忆分享近期发生的有趣事件,解释“时间切片”的含义,感受认知模式的含义和差异;通过身边人的经历和国学经典中人物的成长发展事例鼓励同学们树立起人生的目标,在人生的大海中奋力远航;以专业的双缝干涉实验和蝴蝶效应引导同学们思考情绪产生的原因,希望同学们跳出思维的框架,做情绪的主人,在问题解决中提升自我、磨练意志,在未来的世界中看到更加鲜活的自己。
此次团体辅导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书院学生骨干的综合心理素质、专业心理帮扶能力和团队凝聚力,营造了浓厚的心理育人服务氛围。
四、反思明心
11月15日,“反思明心”活动于行知工作坊举行,此次活动以“研己”为主题。“研己”指的是哲学上的穷究精微之理。这个词语出自《易·系辞上》,意思是深入研究事物的细微之处,探究其内在的精微道理。“研己”也可以理解为认真对待瞬间念头、细微小事,并进行深入思考。这种思考方式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事联系起来,以达到更高的境界。例如,通过记日记来记录和反思瞬间的念头和思想火花,无情地解剖自己,批判自己,以求达到净化灵魂和向更高境界迈进的目的。
“研己”是参与者心灵的一场深邃旅行,它引领参与者穿越自我意识的迷雾,抵达内心深处的静谧之境。在这场探索中,她们学会了倾听内心的声音,理解情感的波澜,从而在自我认知的光辉中,塑造出更加坚韧与和谐的心理健康之花,让它在生活的风雨中傲然绽放。
五、专题报告
11月15日,心理健康专题报告会于求真学堂举行,书院育人导师焦洋凯担任讲师。
焦洋凯老师带领同学们了解什么是正念。正念是一种有目的的,非审判的,将注意集中于此时此刻的方法。他带同学们进行了一次五分钟左右正念冥想,让参与者调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正念”,讲述了每一个当下都是崭新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流动的哲理。
接下来,焦洋凯老师带同学们简要了解了一下正念的意义,包括对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人际关系、生活质量、思维认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培养训练加强正念练习。
在最后的问答环节,针对同学所提出的“如何进行正念训练”的提问,焦洋凯老师给出的答案是读书,他推荐了《正念此刻是一枝花》、《八周正念之旅–摆脱抑郁与情绪压力》等心理相关的书籍。
小贴士
随着“心灵护航”系列活动的持续开展,同学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更在心灵的深处播下了希望与成长的种子。这些活动让同学们在自我探索的旅程中,学会了倾听、理解与接纳。每一次的交流与分享,都是心灵的一次触动,每一次的反思与实践,都是自我成长的一次飞跃。希望这些活动成为同学们心灵的灯塔,指引同学们走向更加健康、和谐与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