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爱老月”主题党日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4-28 17:13:33 文学院

文学院党总支学生二支部以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2周年为契机,紧扣“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育人要求,通过“理论+实践”“传统+科技”“服务+育人”三维模式,打造“银龄关怀暖春行,雷锋精神永传承”品牌项目,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入社区文化空间建设。

为弘扬雷锋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培育和践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爱老助老志愿服务活动,文学院党总支学生二支部以"银龄关怀暖春行,雷锋精神永传承"为主题,联合古城区西安街道文汇社区党委共同开展“敬老爱老传美德,一粥一饭暖人心”主题党日活动。

他们手中提着装有糯米、红枣、桂圆的竹篮,篮边系着的红绸带上墨迹未干——“一粥一饭思源远,敬老爱老薪火传”。这是支部响应党中央“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号召,在学雷锋纪念日启动的特别行动:将《朱子家训》中“粥饭思来处不易”的古训,转化为“我为老人熬碗粥”的当代实践。




活动筹备阶段,支部组织党员专题学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长廊设置“党的创新理论实践窗”,展示历届党代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摘编,将爱心食堂改造为“传统文化实践基地”,悬挂学生创作的“一粥一饭思源远”书法作品,形成“可观摩、可体验、可参与”的立体文化空间。

活动开始前,文汇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春媛给各位同学介绍了此次活动的大概流程和注意事项。

随后,各位同学在社区党员的带领下来到文汇社区“老年爱心食堂”,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有序开展工作,他们扫地、拖地、除尘、浇花、整理床铺……楼上楼下、里里外外都打扫个遍。

同学们还结合了文学院专业优势,创新开展了人文关怀行动:一场诗歌会:创作藏头诗嵌入老人姓名现场朗诵;一次云团圆:架设设备让8位老人与外出打工子女视频对话;一堂微党课:老党员王爷爷讲述地下斗争故事。当预备党员小林用方言朗读《雷锋日记》时,陈奶奶接话:"做好事不留名,这就是雷锋啊!"

另外,同学们还一起完成了新一期的黑板报和食堂菜单宣传海报。接着,老人们也陆陆续续来到爱心食堂就餐,同学们为老人送上鲜花以表达节日的祝福和问候。最后,各位同学为老人们献上一首合唱,当《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旋律在焕然一新的爱心食堂响起,现场同步启动了“文化育人能量站”。这个集图书漂流角、数字文化屏、非遗工坊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将成为持续开展“劳动教育+美育浸润”的新载体。正如党总支书记在总结时强调:“我们要让每次志愿服务都成为行走的思政课,让社区每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文化传承从单向输送转向双向滋养。”老人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整个活动在欢笑声、鼓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生动诠释了“党建带文化,文化育新人”的深层逻辑,为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下的社区文化育人体系提供了创新范本。社区既成为服务群众的实践场,更化作培根铸魂的育人大课堂。

这次活动不仅为老人送去温暖和欢笑,丰富了长辈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各位同志感受到了社区工作的暖心和用心,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对尊老爱老传统美德的认识,不断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推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善。真正的为民服务,不仅是扫净一方庭院,更要涤荡心灵尘埃;不仅是送去春日鲜花,更要播撒精神火种。这或许就是新时代共产党员对雷锋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责任编辑:李本华 张丽娟
“敬老爱老月”主题党日活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