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筑文化场域 深植医者仁心——多维文化空间涵育学生社区新生态
昆明医科大学将培养兼具精湛医术与崇高医德的医学人才作为核心使命,依托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聚焦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和美育浸润,通过“空间重构、文化浸润、实践淬炼”的方式构建了“场景化、沉浸式、全链条”的育人新模式,引导医学生主动践行“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的崇高誓言。
一、以空间赋魂,打造医者仁心“立体教科书”
学校紧扣医学特色,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具象为可触可感的场域符号,一是在社区公共空间打造了“榜样力量”“生命健康”“学德崇德”主题多维立体“印象昆医”主题文化走廊,通过挖掘红医精神、革命故事,精选医学典籍名言,展示校内外名医形象、设计临床实践思辨等实现立体化叙事,让每一面墙壁“发声”,让每一处空间“传道”,使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从抽象说教转向具象共鸣。二是在社区精心打造了多维度的文化育人阵地。将医学文化和社区入驻队伍职能深度结合,建立了具有文化特色的辅导员工作室、师生交流吧、学生中心、社区党团活动室、社区多功能厅、社区健身中心及社团活动室,建成了拥有40座阅览座,3万册藏书的文史阅览室,成为了高雅、静谧和有浓浓书卷气息的师生阅读场所。
二、以文化润心,构建医学人文浸润的“沉浸式课堂”
学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聚焦“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育人目标,在社区建立了“校史馆”“人体科学馆”“医学人文馆”三馆一体的沉浸式育人空间,形成“历史传承—生命认知—人文浸润”的育人闭环,通过办学实物展陈、校史文化活动和学生讲解,铭记学校走过的创业历程,传递好历史的接力棒;通过嵌入VR、AR等技术实现沉浸式人体解剖体验,亲身体验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结合遗体捐献人的真实经历,培育医学生“敬畏生命”的职业底线;通过可视化医学史呈现、情景化反面医疗案例教育和体验式医学叙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医者仁心”的文化根脉。建馆一年多来,三馆接待总人数达10万余人次。
三、以协同聚力,构筑全员参与的“文化浸润平台”
学校不断推进育人力量进驻社区。一是坚持红色文化引领,推进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常态化入驻社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弘扬红医精神,推动红色基因融入社区;二是引入文化资源,推进“文化昆医”系列讲座20余场,邀请著名学者专家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讲座;三是整合文化活动,将各职能部门和学院的文化活动整合入社区,开展好非遗文化进社区、校园歌手大赛、大型文艺晚会等,推动“知识传授”向“价值引领”的深层转化。
文化空间育人是一项“润物无声”的系统工程。我校通过精筑文化场域,将医学人文素养解码为空间符号、转化为实践行动、固化为育人制度,不仅塑造了“处处有景、时时育人”的社区生态,更探索出一条“以文化人、以境育心”的医学人才培养新路径,为健康中国建设锻造更多德才兼备的“苍生大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