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学生社区——晋中信息学院上河书院社区开展【开心公开课·定义幸福】活动
为深化书香校园建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上河书院在四月读书月推出书香社区全民阅读主题月活动。本次活动创新融合积极心理学课程,通过“阅读+分享”双轨模式,为同学们打造沉浸式成长体验。上河书院邀请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刘美君老师于上河书院212自洽·心潮空间举办“开心公开课·定义幸福”主题活动。刘老师以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教授的《持续的幸福》为共读书目,以“三件好事”理论为核心,带领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灵探索之旅。
活动伊始,刘老师通过生活化案例解析心理学理论。以“食堂最后一勺糖醋排骨的意外惊喜”“图书馆偶遇绝版图书的惊喜发现”“宿舍楼下流浪猫互动的温暖时刻”等校园生活场景为例,生动阐释了塞利格曼“每日记录三件积极小事”的实践方法。刘老师强调:“这些看似微小的快乐瞬间,实则是构筑心理韧性的重要基石,通过系统化记录可以重塑大脑的积极认知模式。”
在互动环节,“烦恼倾诉会”成为情感共鸣的焦点。师生围绕“选课系统承载压力”“早八课程适应难题”“校园活动参与机会”等现实议题展开坦诚交流。刘老师以自身求学经历为例,分享“挂科重修”的成长故事,引发同学们积极分享生活趣事。从“外卖订单收获手绘佩奇”到“应急文具解决用餐难题”的真实案例,现场在笑声中验证了积极心理干预的有效性。
活动特别设置“21天积极挑战”实践环节,引导同学们建立持续性心理建设机制。刘老师指出:“记录不是简单的记事,而是帮助大家锻造心理反脆弱能力的训练,当面对学业压力或生活挑战时,储存的积极记忆将成为最可靠的情绪调节资源。”
据悉,上河书院将持续推进“心理韧性提升计划”,后续将推出系列工作坊和线上打卡活动。正如刘老师在总结中强调:“培养感知幸福的能力,是当代青年最重要的心理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