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江西工程学院以“四大文化”协同育人, 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

发布时间:2023-12-07 11:36:28
         江西工程学院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推进“文化厚校”战略,着力构建 创新创业 文化、 天工 文化、 赛事 文化 爱心文化 (“ 大文化”) 同育人体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开展“大文化”的宣传、教育、研究和实践,使之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文化活动和校园环境中,让师生领悟“大文化”精华、感受“大文化”魅力,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聚焦提升“创新创业文化”育人活力,培育忠诚干净担当的奋斗者

建校40年来,学校紧紧抓住创新发展这一核心要义,以扎实的党建工作为保证,以明晰的办学定位为基准,以优质的专业课程为抓手,以深度的产教融合为途径,以鲜明的办学特色为追求,以优秀的人才队伍为依托,坚持“党建引领力”“定位精准力”“核心竞争力”“社会适应力”“内在源动力”“要素保障力”“六力”齐发,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不断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广泛吸纳校内师生参与,切实开展乡村振兴相关应用型研究,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江工方案,2023年江西工程学院智慧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批为江西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学校2023年获批江西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40年的办学实践,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活跃在各行各业,不少人成为行业翘楚和企业精英,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校友李国平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是同类高校唯一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校友,登上2012江西创富榜,所办企业入选福布斯50佳上市家族企业,2021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2019-2020年度江西省回乡投资优秀赣商”荣誉称号;校友孙清焕,2020年10月20日,以135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0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第401位。2021年4月,以15亿美元财富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2035位,在ISA成员大会上,孙清焕获得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ISA)2022年“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杰出贡献奖”(IDOC),2021年11月27日,来自木林森照明工程的“洁净平板灯”凭借全方位的产品优势以及良好的用户口碑,成功斩获 “南山奖”。

 

 

聚焦传承“天工文化”培育合力,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笃行者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天工文化”育人特色,升本以来,学校加大力度传承和弘扬“天工文化”,逐渐形成“天工文化”育人特色和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学校成立天工文化研究院,先后举行专家讲座40余场;开展《天工文化对应用型本科教育促进作用研究》等省级课题研究,出版《天工文化论坛文集》和《江西工程学院学术论坛》天工文化研究专刊;学校抱石艺术学院部分学生参演我国首部非遗传承大型儿童音乐剧《天工开物·夏布娃娃》;在学生中自发开展“天工大讲堂”沙龙活动30余场;在天工校区建有“天工开物园”等育人景观,依托“天工文化”,学校秉承“立德树人、铸魂育匠”党建品牌育人传统,结合学校特色开展有层次的劳动主题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劳动教育。109日下午,学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胡涌深入抱石艺术学院开展主题教育调研活动,并围绕“以天工文化育人为特色探索高校思政教育创新之路”召开调研座谈会,在调研过程中,涵盖了多项内容,包括学校天工文化育人推动思政工作创新的体制机制运行情况、学校在发挥天工文化育人推动思政工作创新方面开展的重点工作、学校天工文化研究院作用发挥情况、天工文化育人作用下先进典型作用发挥情况、学校党建品牌如何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如何开展文化强校等调研内容。近年来,学校打造“一线思政课堂育人”“墙绘上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探索出同向同行、互融互通、共建共享的“思政+美育+劳育”协同育人模式。学校举办天工文化艺术节,开展“凝心聚力再出发,青春逐梦向未来”系列文艺汇演,50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创作出一批有正能量、有感染力、有天工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让全校师生在艺术形式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激励时代担当、汇聚青春力量。

 

 

聚焦增强“赛事文化”感染力,培育人才提升实力的新阵地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创新工作,以学科竞赛为依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支持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仅2023年学校学生竞赛荣获国家级一等奖6项、国家级二等奖7项、国家级三等奖8项、江西省一等奖51项、江西省二等奖77项、江西省三等奖100项;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西省赛中,学校参赛团队荣获高教主赛道金奖2项、铜奖1项,在同类院校中,学校金奖获奖数量位居第一;在202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获得本科组全国二等奖1项,江西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0项;学校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工作,连续八年参展“中国科技第一展”——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多自由度美女机器人、工业机械臂下象棋机器人曾先后荣获优秀产品奖,成为当年江西省唯一获奖产品;学校还连续四届参加江西省高校成果对接会,仅2023年学校共有22个高科技项目参展,校企签约金额达3600万元。学校2005年实施了人才培养创新工程,2011年开设了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班,2015年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凝练了“教学改革—学科竞赛—创新实践—项目转化”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一是“教学改革”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开设创新方法理论(TRIZ 理论)课和跨学科综合类课程,形成多层次、立体化、菜单式的课程体系,精选优秀校友成功创业案例,出版《追梦》一书,作为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读本,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二是“学科竞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推进。学校持续推进江西省人民政府“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双促机制构建”项目实施,构建了知识、技能、综合实践、创新创业四类型学科竞赛,在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获得全国二等奖3项,江西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1项,20192020年分别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各1项,总计2项。三是“创新实践”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空间。现有省级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践基地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主阵地,开展产学研协同育人,20192021年先后有7个项目被列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每年选派一批新生代表赴深圳等沿海地区的企业参观考察,后返校做巡回宣讲,让学生从进校就感受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气息;聘请优秀校友为创业导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讲座。选派学生参与校友企业老总跟班学习,为学生创新创业积累实践经验和人脉资源。四是“项目转化”成为学生创新创业动力源泉。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自主创新、服务外包、校内工程、创新创业四类项目的创新实践实施项目成果转化,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聚焦增强“爱心文化”同心圆,培育积极乐观奋斗精神的赤子心

奖助贷补,贫困学生得到实惠。学校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助学、奖学制度,修订了江西工程学院奖学金、助学金等相关资助方案,为我校资助工作规范化、精准化提供了有力保障。20192020年,国家奖学金发放35人次,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800人次,国家助学金6122人次,发放金额784.44万元,发放各类校内奖学金538人次,金额30.4万元,各类社会奖助学金513人,金额102.6万元;设立新生“绿色通道”入学,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5574.47万元,安排勤工助学岗位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817人次,发放岗位补偿249.21万元;临时困难补助353人次,金额13.38万元,减免学费6人,金额1.8万元。

 

树立典型,江工故事温暖人心。学校秉承“服务一切学生,一切服务学生,服务学生一切”的学生工作宗旨,倾心打造“江工播大爱,教师有归属,学生争自强”爱心校园工程。“新余好人”陈平璋默默捐资一辈子,捐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累计捐资助学 20 余万元,托举寒门学子“求学梦”;学校每年在新生中开展捐资助学“双百万圆梦惠生工程”活动,帮扶困难学生;每年放寒假第一天开展“寒风送学子,温暖众人行”;疫情防控期间采用“点对点”方式将返校学生们安全接到学校,降低学生返校途中交叉感染风险。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江工故事,温暖了千万学生的心田。

 

坚持师生至上,营造“江工播大爱,教师有归属,学生争自强”服务理念氛围。把学子当孩子,把老师当老子,把校友当亲友。学校列出“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30项、目前已经办结销号25项,5项正在推进中把学生对成才成功的愿望作为办学追求,对食堂实行“零租赁”管理,全面下调饭菜价格;为考研学生免费提供辅导,对考取学生予以奖励;开设教职工食堂,调高“五险一金”的缴纳基数和缴纳比例,提高教师薪酬;多年坚持组织教职工赴庐山疗养;建立毕业生流动党支部,与校友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聘请优秀校友担任学校客座教授,开展各类讲座。

 

校园文化丰富。在全校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天工文化讲坛、红色家书诵读大赛、高雅文化进校园等众多校园文化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广大江工学子的精神世界,培育工匠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充分利用校史馆、楼栋名、道路名、景观雕塑、校训等校园文化进行宣传教育,努力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勤奋苦干的优良品质,提升江工学子的思想境界。

 

开展师德评比,塑造师德形象。积极评选、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塑造江工教师新形象。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和先进典型,有被评为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熊伟老师,有入选“江西好人”的 18 名见义勇为师生群体,有获得“新余有爱”荣誉的陈平璋老师,还有获得“新余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的乐俊杰老师以及获得“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的谢浓、林逢春、张忠山、杨丽姜和郭远峰老师;近三年,学校评选出教学十佳30人次、科研五强15人次、教坛五新15人次、师德师风标兵31人次、十大最美辅导员(班主任)30人次、服务(管理)十优27人次、优秀党务工作者29人次、优秀共产党员78人次、疫情防控先锋10人次、“永做先锋”老党员10人次。


责任编辑:谢旻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江西工程学院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推进“文化厚校”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