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传红色文化,写时代篇章 | 江服大学生宣讲团走进班级开展“爱的奉献”主题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近日,江西服装学院大学生旗帜宣讲团以“爱”为主题走进班级开展了15场宣讲,以红色故事宣讲、表演等形式,讲述红色故事、传播青年声音,引导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升华爱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
“我至多离开三五年,你一定要等我回来。”丈夫临别一言,却在老人心间回荡一生,汇成一场90多年的等待。宣讲员肖丽萍为同学们讲述了一段发生在于都的革命爱情故事。90年前,江西于都的王金长参加红军离开家乡,临行前,他嘱咐妻子段桂秀等他回来,段桂秀痴等一生,却等来了他的烈士证明书。段桂秀的坚贞与等待展现了红军战士的无私和英勇,她的坚持与守望是对红军精神的继承和传承。她用一生的守望诠释了爱与忠诚的力量。
徐慧轩同学的《一双绣球草鞋》的故事,也来自于都。草鞋作为一个历史符号,是当年红军艰苦跋涉、浴血奋战的象征和见证,谢志坚与春秀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1934年10月,在红军队伍即将出发的时候,谢志坚的恋人春秀连夜赶制了双草鞋交到他的手中,谢志坚紧紧攥着春秀的手说:“别哭,红军会回来的,我也会回来的。”带着这双特殊的草鞋和春秀的深深情意,谢志坚告别了家乡,踏上了战斗征程。1951年,谢志坚带着草鞋回到于都,却再也见不到春秀。那双草鞋不仅展现了柔情,也蕴含着伟大的长征精神。
邓冬梅讲述的《妈妈的马灯》的故事,讲述了于都银坑镇窑前村的一位农妇钟招子送八个儿子当红军的故事。1934年10月,钟招子的八个孩子跟随长征队伍出发,只留下两个年幼的弟弟。分别时,钟招子跟儿子们说:“儿啊!你们要多打胜仗,娘在家等着你们回来。”从那天起,钟招子就在老屋门前,挂上了一盏马灯。深夜,她就坐在老屋门前,点亮马灯,等着儿子们回家,而这一等就是十几个年头。后来,钟招子眼睛哭瞎了,可是她每天晚上依然点亮马灯。她说:“我眼睛看不见了,但马灯不能灭,灯灭了,儿子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长征路上,不知道有多少母亲,为远行的儿女点亮一盏灯,也不知道有多少儿女再也没有机会,见到灯光里母亲。那些没有归来的儿女,用他们的鲜血铺就了通往胜利的道路,而灯光里的母亲,虽然没有等到儿女的归来,却等来了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和光明。
谈云佳以《扬长征精神,启时代征程》为题,讲述了甘祖昌将军从农民到将军,戎马生涯29年,成为开国少将。又从将军到农民,辞职回家当农民29年,带领乡亲建设家乡,把贫穷落后的家乡面貌换了颜色,过上了幸福生活的感人故事。甘祖昌将军对党忠诚,以国家利益为重,淡泊名利,克己奉公,甘于奉献。他一生俭朴,一心为民,是我们学习的标杆。
王燕的《红岩节选——绣红旗》,带领同学们感受革命烈士对于祖国最清澈的爱。故事讲述了江姐在狱中组织大家一针一线绣红旗的片段,让人泪目,也让同学们通过聆听革命志士坚强不屈、英勇斗争的感人事迹,感悟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刘文婷的《做新时代忠诚爱国者》。通过讲述革命先烈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矢志不移的大无畏精神,许多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上,以身作则,艰苦奋斗,与群众共同挑战灾难、抗击疫情,为建设美丽中国无私奉献的故事,让同学们明白了这些革命先辈、英雄人物不仅是国家的脊梁,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他们怀揣着对祖国的满腔热忱,以坚定的爱国信念和无私的奉献,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着自己的青年力量。
“作为江服大学生旗帜宣讲团的一员,我非常珍惜每一次的宣讲活动。今年一开学,我们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认真准备宣讲材料,收获非常多,也让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淬炼。今后我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了解更多红色故事,继续用青年话语宣讲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好红色文化。”宣讲团成员肖丽萍表示。
“宣讲团第一次走进我们班级开展宣讲,非常有意义,他们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详实的数据向我们详细解读党的创新理论,红色革命故事,听完我们深受触动,作为在红土地上求学的新时代青年,我深感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更迫切地珍惜眼前大好时光,在学习中增长知识才干,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进步奉献国家。”服装设计学院学生陈兵表示。
江西服装学院坚持每月深入学院、班级、社团开展宣讲活动,激励全校青年学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理想信念,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奋进力量。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把革命精神继承好和发扬好,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