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文化育人矩阵 涵养人才成长根基

发布时间:2025-05-20 15:08:12 宗瑛

农业信息学院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育人主阵地,深入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理念,通过“文化基因解码、空间场景再造、实践转化贯通、生态体系培育”四大工程,将社区打造为思政教育新高地、文化传承新空间、人才成长新场域。

一、文化基因解码,构建分层分类的育人内容体系

多维价值铸魂赋能。依托“党建+文化”双融阵地,构建“思想铸魂—廉洁正风—心理润心”三维体系。以“乡村振兴大讲堂”“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分享会”等活动厚植“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价值认同;开展“青力清为”系列廉洁教育,通过自编《新青廉》《代码里的星光》等校园廉洁视频,强化学术诚信,营造廉洁氛围;通过“五感交响・春野心花”心理项目、“逆风飞翔”心理讲座,实现文化浸润与心理赋能的深度融合。

模块四:构筑社区文化育人矩阵 涵养农信人才成长根基340.png

“乡村振兴大讲堂”宣讲活动

学科文化螺旋共融。紧扣农业信息学科特色,融合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专业知识。在“守护文化传承,点亮信息未来”周末文化广场活动中,学生聆听节气科普讲座,体验传统农耕技艺;同时运用3D建模、编程设计等,将节气元素、特色农产品转化为数字作品,让学科知识与传统文化相互渗透,实现文化传承与专业素养的协同提升。

节庆文化浸润育人。以时间脉络串联节庆节点,构建主题文化活动矩阵:端午开展“粽香传情・农信同心”活动送粽子、赠香囊,国庆举办“华彩盛章・绘梦中华”原创海报展览,冬至组织“暖冬社区”茶话会包饺子、话三农,将家国情怀、专业使命润物无声地融入日常,厚植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情怀根基。

模块四:构筑社区文化育人矩阵 涵养农信人才成长根基645.png

世界读书日“诗韵星河,拼贴拾光”社区拼贴诗活动

       二、文化空间再造,打造沉浸式育人的物理场域

功能空间的场景化重构。党建引领区依托“灯塔引航”育人工作室,布置党建文化墙、理论学习角,打造特色学习空间,开展党建书籍研读、主题党日活动,强化思想引领;理论研习区以社区思政大讲堂为阵地,聚焦农业政策、乡村振兴等主题,举办专家讲座、师生沙龙,在思想碰撞中拓宽视野;生活共享区整合食堂空间打造“耕读雅集”,开展“院长书记午餐会”等活动,将日常餐叙转化为价值观浸润场景。

生活空间的微浸润实践以“寓见美好・共宿未来”宿舍文化节为依托,将寝室打造成文化育人“微单元”。在宿舍公共区域设置“流动文化墙”,定期展示学生原创海报与书画作品;设立“无人值守交换角”,鼓励书籍、文具等闲置物品漂流,涵养诚信品格;开展“宿舍收纳大赛”“主题文化寝室”评比,融入劳动教育;举办“传统手作体验日”,让传统文化在生活场景中焕发活力。

模块四:构筑社区文化育人矩阵 涵养农信人才成长根基1048.png

开展“廉签随手取 清风满栖居”活动

        三、文化实践转化,构建知行合一的教育闭环

铸魂文化领航实践育人。构建“理论输入—情感共鸣—行动自觉”三维贯通的文化育人闭环。理论输入层面,开设“青力而为·干在实处”团干部讲坛,聚焦“三农”政策与农业信息化战略开展专题宣讲与案例解析,筑牢学生思想根基;实践服务层面,依托“党员责任区+先锋岗”双引擎机制,责任区落实“五个一”志愿服务机制,即“每周卫生督导改善环境,每月学业辅导答疑解难,季度安全巡查排除隐患,学期主题宣讲凝聚共识,年度结对帮扶温暖人心”,积极践行“我为同学办实事”承诺,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

双创文化赋能专业深耕。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构建双创育人生态,实施“双创导师领航计划”,邀请导师开展主题工作坊与创客沙龙,系统培育学生双创素养。指导学生自主运营“创客技能工坊”,集成文件处理、PPT美化、短视频剪辑、农产品包装设计等一站式服务;联合企业共建社区网络运维中心,为学生提供网络技术支持与故障响应。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的实践模式,推动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实现文化浸润与专业成长的互促共进。

模块四:构筑社区文化育人矩阵 涵养农信人才成长根基1535.png

“扬帆起航 创新未来”新时代大学生双创能力教育讲座


       四、文化生态培育,形成协同共生的育人共同体

多元主体协同联动构建“学工团队—导师队伍—朋辈力量”联动机制,班主任、辅导员牵头打造“社区成长档案”,实施“一人一策”精准指导,助力学生成长规划;学业导师联合企业导师定期开展行业培训与就业指导,将实际案例融入教学实践;优秀学生组建“青年宣讲团”,以朋辈引领深化文化浸润,让社区成为思想引领与实践育人的前沿阵地。

模块四:构筑社区文化育人矩阵 涵养农信人才成长根基1742.png

“青年宣讲团”优秀志愿者故事分享

内外资源整合共享以社区为纽带深化校地企协同,构建“校内资源转化—校外资源导入”双循环模式。校内依托“一站式”社区学业导师聘任,整合专业教师资源,开设专业技能培训课程;校外联动农业龙头企业开设“职场启航工作坊”,企业导师带领学生开展项目实践,推动实践教学、文化传承与职业规划深度融合,打造全链条育人综合体。

未来,农业信息学院将继续深耕“农信融合”特色,以文化铸魂强根基、以实践赋能促发展、以协同共生聚合力,培育更多兼具人文底蕴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农科人才。


责任编辑:刘静
通过“文化基因解码、空间场景再造、实践转化贯通、生态体系培育”四大工程,将社区打造为思政教育新高地、文化传承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