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一站式学生社区,探索文化育人新生态
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提升新时代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化、精细化水平的重要改革举措。管理工程学院“知慧”社区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围绕青年、关照青年、服务青年,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以“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契机,统筹布局文化育人体系、深化空间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品牌活动,构建了具有时代特征、专业特色、社区特点的“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生态,有效提升了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专业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一、统筹文化育人体系,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1. 雷锋启智,凝聚育人合力
学院将“知慧”社区建设纳入整体育人体系,强化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平台,形成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长效机制。社区管理系统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点,实行“楼长制”,定期召开社区楼长会议,点面结合将思想引领、文化育人融入社区日常管理。“知慧”社区以“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契机,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覆盖率达100%。
2. 专业赋能,深化育人内涵
依托管理工程学科优势,将“精益管理”“系统思维”等专业理念融入社区文化建设。建立“导师进社区”制度,专业教师不定期在社区开展“寝室访谈”,深入社区一线,围绕时政热点、课程竞赛计划等主题开展研讨,筑牢校园最小单位的思想基石。
3. 资源融通,拓展育人载体
整合校内外资源,共建“社区实践基地”。引入各类文化书籍设立“社区流动书站”,定期更新专业书籍与文化读物,举办系列倡导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积极开展系列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引导社区学生在学习中坚守初心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奋进担当。
二、丰富空间文化内涵,打造“三位一体”育人环境
1.学院文化区
设置“文化长廊”,展示学院建设中的管理智慧;建设“初心驿站”,陈列教师学生志愿服务照片与心得。近日,以“雷锋月”为主题举办了“翰墨传薪火,笔尖续精神”艺术作品展,以艺术审美和精神感召的双重路径对学生思想与价值观产生正向引领,将抽象道德符号转化为具象的情感叙述载体,激发学生从情感共鸣转向自觉行动,为社区文化繁荣发展注入新活力。
2.专业展示区
打造“管理创新墙”,作为重要信息媒介。动态更新学科竞赛获奖作品、院系项目案例,帮助学生系统认知学科内涵,建立直观的学业导航;设立“校友风采角”,展示优秀毕业生职业发展路径,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引导学生结合专业优势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立体化展示,动态化链接。
3.心理教育区
心理辅导资源下沉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源头治理。及时响应学生心理需求,有效疏导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压力。充分发挥社区学生朋辈引领作用,给心灵“除尘”,通过多维度干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关怀中大步向前,形成学业成长与心理成长的良性循环,目前实现学院学生全覆盖。
三、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培育“知行合一”社区品牌
管理先锋,文化品牌。管理工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文化润心,服务育人,在社区中开展美化校园活动和义务维修活动。志愿者深入社区内部带领学生从纱窗清灰到地面清洗,对学生社区进行了全方位清洁行动。另一队志愿者则对社区报损用具进行维修,为学生提供舒适的环境生活学习。在美化校园过程中,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促进劳动价值观内化。同时义务维修则强化技术应用,培养服务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全面成长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
青春同行,服务品牌。社区学生开展旧衣捐赠活动,通过捐赠旧物的方式弘扬志愿精神,不断引导青年学生深刻领悟志愿服务精神内涵,积极探索“常态化+精准化”公益路径,通过志愿服务、环保行动等长效举措,让志愿精神真正融入日常,转化为行动自觉,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四、建设成效与未来展望
管理工程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在体制机制、经验举措、方式方法上积极探索,持续深化“一站式”社区文化建设的供给侧改革,以管院文化赋能时代新人培育,着力构建“文化浸润-价值引领-能力提升-人格塑造”的育人闭环。不断探索文化育人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