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展演 ‖ 计算机工程与人工智能学院:“Ai未来”就业创业引航服务计划

发布时间:2024-09-11 18:06:09
点击上方 “青春建科” 关注我们哦!



“Ai未来”就业创业引航服务计划

“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展演


01

项目背景


青年人才培养是共青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在学校党委和学校团委的领导下,计算机工程与人工智能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共青团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施“Ai未来”就业创业引航服务计划,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就业育人工作理念,结合学院特色和专业优势,聚焦思想引领、人才培养、行业发展趋势、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指导与服务,通过“三维一体”育人工作模式,全力提升共青团“三力一度”(组织力、服务力、引领力、贡献度),主动贴近青年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关爱青年学生、服务青年学生、引领青年学生的作用,不断激励和引领团员青年练就过硬本领,多措并举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02

主要做法


一维:瞄准青年切实需求,找准高质量充分就业“切入点”,在全员育人中强化团的“服务力”。

1.打破信息壁垒,畅通各类知悉渠道。依托学院网络工作纵横矩阵开展“团团帮就业”专栏,精准推送招聘信息、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为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做好“牵线搭桥”,拓展毕业生就业信息知悉渠道。




2.聚焦就业指导,激发就业内生动力。围绕未就业青年和初入职场青年两大群体,连续2年举办“建科精英大讲堂”、“职场加油站”等系列活动,引入创业就业指导老师、师兄师姐走进青年,为青年提供职场解惑、技能提升、心理疏导等核心课程,切实服务职场新青年成长成才。






3.开展宣讲推介,提供政策制度讲解。依托“挑战杯”、“创青春”等专项赛事,邀请师兄师姐返校园、企业 HR 访校园、专家学者进校园走进团支部,针对吉林省企业资源、就业创业服务、就业创业相关政策三方面向参赛学生展开宣讲,用足用好吉林省人才政策和资源,创造引才、育才、留才优质环境。





二维:搭建实习就业平台,建立校企合作“连接线”,在全过程育人中夯实团的“组织力”。

1.共建实践基地,提升实践育人成效。依托“访企拓岗”、“扬帆计划”等政策支撑,学院建有校外实践基地12个,校企合作企业15家,2个校级产业学院。发动全学院老师及优秀校友等多方力量,以“走出去”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构建“访企拓岗、人才培养、实习就业、产教融合”四位一体协同就业育人模式,以“请进来”搭建就业平台,凝聚就业资源,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累计吸引342名实习生赴岗实践。






2.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优质就业岗位。学院以吉林省内企业为中心,辐射北上广深等全国10多个城市的高新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结合学院学生的专业结构和求职意向,以多种途径和方式联系接洽了20余家企业覆盖大数据开发、互联网+、新媒体、建筑工程等热门领域企业,提供140个就业岗位,共收到投递简历437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0余人。



三维: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扩大精准服务“覆盖面”, 在全方位育人中发挥团的“引领力”。

1.聚焦科技发展前沿,着力培育创新人才。聚智赋能,学院团委以5个学习型社团为牵引,采取社团双负责人制度,发挥临时团支部引领作用,积极动员各支部青年参与其中。依托“未来杯”暨大学生科技节,鼓励学生积极组队参与学科竞赛,打造优秀作品,以创业促就业。近3年,计算机学院学生在国家级省级ACM程序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共有1000人次获奖。



2.围绕乡村振兴赋能,实践育人建功显能。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划”,围绕“三下乡”、“返家乡”、“西部计划”等实践专项,学院团委目前建有校地对接社会实践基地6个,2024年2支队伍成功入选团中央志愿服务项目。动员在校青年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竞争揭榜”,营造学生广泛参与社会调查、实习实践的浓厚氛围,通过社会实践培养锻炼大学生就业能力,增加就业选择。




3.整合团属优质资源,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深入落实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聚焦提供实际就业帮扶和提升社会化能力,落实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学院团委紧盯青年迫切需求,精准发力,为2023届、2024届642名毕业生名分别进行了24次就业问诊,举行“无领导小组讨论”模拟面试培训,举办线上招聘活动16场,利用“团团微就业”等就业平台做好岗位推荐工作,组织召开考研经验交流会、就业座谈会等共12次,由2名团干部结对帮扶低收入家庭毕业年级学生12名全部就业,2024届毕业生中4人考取研究生,2人成功入选西部计划,目前就业率88.2%。




一体:注重机制保障,打造就业引航服务“共同体”,全力提升团的“贡献度”。

1. 依托学院“启明”辅导员工作室,聚焦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服务学生能力,本学期召开主题论坛研讨3次。



2. 开展专题研究,以品牌为牵引,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解决方案为现实工作路径。获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项《就业育人视域下“双元制”人才培养机制探究》(已结项)、《就业育人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实践探索》;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项目1项《新时代“工匠精神"传承驱动下高校新兴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发表论文2篇《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措施》、《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措施》。



3. 围绕“三力一度”,助力品牌建设,实现“贡献度”工作目标。

(1)团支部进社团,提升引领力。强化5个学习型社团的日常管理和活动组织。2023年,IT联盟竞技社团团支部荣获长春市学校共青团“活力团支部”,林涛同学荣获长春市学校共青团“魅力团支书”称号、吉林省优秀学生干部。

(2)辅导员下沉学习型社团,提升服务力。深入研究社团发展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社团发展规划,确保社团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协调资源配置,协助学习型社团制定和完善内部规章制度,为社团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监督社团的日常运作,关注社团成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时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和发展。

(3)实现社团学生双负责人制,提升组织力。一个学生负责人专注于研究与探索(由专业指导教师遴选),另一个学生负责社团管理(由学院团委选配)。




03

项目创新点





04

项目成效


在学院党总支的带领下,学院团委围绕就业育人方向取得以下成效:成功申报获批校级启明辅导员工作室;获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项《就业育人视域下“双元制”人才培养机制探究》、《就业育人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实践探索》;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项目1项《新时代“工匠精神"传承驱动下高校新兴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发表论文2篇《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措施》、《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措施》;2023年,IT联盟竞技社团团支部获得长春市学校共青团荣获“活力团支部”称号;林涛同学荣获长春市学校共青团“魅力团支书”称号、吉林省优秀学生干部;学院团委书记林天奇老师荣获长春市学校共青团“优秀团建指导员”、吉林省优秀易班辅导员;2024年,2支志愿者服务团队成功入选团中央志愿服务项目;近3年,计算机学院学生在国家级省级ACM程序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共有1000人次获奖。






责任编辑:郭秋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展演 ‖ 计算机工程与人工智能学院:“Ai未来”就业创业引航服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