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配备“五室一厅一廊”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化学工程学院学工党支部始终以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建设目标为导向,紧密结合学院特色,致力于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围绕队伍保障、空间保障、经费保障和机制保障四大方面展开,旨在优化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确保教育服务的质量与效果,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队伍保障:打造“两支队伍”,夯实育人基础
(一)党建引领队伍,筑牢育人根基
学院以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为依托,充分发挥学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学生社区建设。学工党支部书记由党总支副书记兼任,学院党总支副处级专职组织员、分团委书记在学工党支部负责具体工作;按学生所学专业设党小组,“师生党支部联建共建”模式实现教学与管理协同育人,通过加强学生管理,培育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形成了以党建促育人的良好局面。通过组织党员常态化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微心愿”等活动,一年来共完成“实事”8个,“微心愿”12个,用“党员多跑腿、群众少操心”的实际行动赢得信任,为社区学生学习、生活、日常事务办理等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二)协同育人队伍,汇聚育人力量
化学工程学院有效整合各方育人资源,将辅导员、专业教师、学生骨干、优秀校友代表等多方力量下沉社区,共同参与学生社区建设工作。辅导员通过开展党团活动、公寓主题文化活动、红色文化宣讲、学生社区微讲堂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专业教师进社区进行专业竞赛辅导等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学生骨干进驻社区,开展榜样示范,做好信息反馈;双创代表通过项目路演、经验分享等,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归属感和满意度,社区育人效果明显提升。
二、空间保障:打造“五室一厅一廊”,优化功能布局
学工党支部依托学生“一站式”服务大厅,构建“五室一厅一廊”,即五个功能活动室、一个办事大厅、一个党建文化长廊,通过政治理论宣讲、红色经典阅读、学生微心愿、大学生双创作品孵化等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
(一)党团活动室
党团活动室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团组织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团员主题教育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一年来,累计开展“三会一课”40余次,召开团的会议5次。
(二)多功能学习室
多功能学习室配备了图书及阅览设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平台,通过定期举办讲座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建成以来,开展专业讲座10次、业务培训6次、优秀学生代表分享经验做法8期。
(三)文体活动室
文体活动室为学生策划校园文艺活动、组织演出排练、体育类比赛等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示了学生的才艺和特长,而且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建成以来,组织体育文化节2次。
(四)心理工作室
心理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便捷、私密的心理咨询场所,通过开展心理健康座谈、学生心理辅导、师生面对面等活动,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增强心理素质,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建成以来,共计开展谈心谈话80余人次。
(五)双创活动室
双创活动室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桥梁。学生通过项目路演、科技创新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为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建成以来,学生获评国家、省级创新创业类、学科类、文体类竞赛249人次。
(六)学生事务大厅
学生事务大厅提供“一站式”服务,涵盖学籍管理、奖助学金咨询、就业指导等事务,确保学生日常事务高效处理。此外,还设有专门的职业发展咨询台,提供简历指导和面试培训,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职场。一年来共完成“微心愿”12个,“实事”8个,用“党员多跑腿、群众少操心”的实际行动赢得信任,学生满意度百分之百。
(七)党建文化廊
在社区走廊展出《共和国年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大事记》,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祖国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建成以来,利用新生入学、二级党校培训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培训4次。
三、经费保障:专项投入,确保长效运行
学校党委和学院党总支高度重视化学工程学院学工党支部建设,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过程中,学校设立样板支部建设专项资金,对照新的建设标准,学院在党员活动室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2024年投入8万元专项用于样板支部活动场地建设,涉及到“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文化墙建设及功能室硬件升级,确保阵地建设标准化。学校每年拨付运维经费,保障社区日常管理、设备维护及品牌活动开展,提升服务持续性。
四、机制保障:完善“三项机制”,推动高效运行
(一)党建引领机制
通过党建带团建“五带五强”工作机制,结合“七彩光影,催‘化’青春”团建品牌开展知识竞赛、红色观影、文明寝室评选等活动,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围绕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团支部开展主题班(团)会及入党启蒙教育,在学院申报省、国家双高建设专业群期间,支部师生凝心聚力,以各项高质量活动、优良学风班风建设,助力学院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二)协同育人机制
通过校企联建、师生共建,打造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2024届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就业率达96.5%,74.2%的毕业生就职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万华集团等大型企业。
(三)监督评价机制
每季度开展社区服务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优化服务内容。通过建立闭环管理流程,确保学生诉求得到及时回应和有效解决,学生满意度测评结果为好。
五、建设成效与特色亮点
(一)成效总结
通过完成学生公寓“五室一厅一廊”标准化建设,服务效率提升,学生事务办理时间大大缩短。特色育人品牌逐渐形成,“领航·育人”“化工尖兵”“七彩光影,催‘化’青春”等活动已成为学院的文化名片。
(二)特色提炼
学生社区通过“枫桥模式”,为学院278个寝室,1900余名学生实现精准服务,实现了“小事不出宿舍、急事不出社区”的高效运转模式。
通过这些保障措施和制度创新,化学工程学院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