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堂”激活社区自治新动能 —鹿田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构建学生参与式治理生态
“我宣布“青年学堂”项目正式启动!”近日在鹿田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共享空间内,学生自治委员会主席倪佳怡与25名“青年学堂”创客代表共同点亮智慧社区沙盘。这场以即兴戏剧为载体的社区氛围营造行动,既拉近了青年邻里关系,又激发了社区治理的活力,标志着“学生参与计划”的全面落地,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从“学校主导”向“学生共治”的范式转型。
“我能去你家做客吗?”让大象飞辅导员工作室的费锋老师,用特别的开场方式,带领大家自我介绍,每个人用自己特殊的名字与动作互相做客,幽默的氛围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现场,大家以“我是一棵树”为基点,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想成为的事物,共同演绎了一个个充满创意的生动画面。费老师通过“空间重构三部曲”——“破冰行动”打破社交壁垒、“角色重塑”激发主体意识、“社区共创”培育自治能力,让学生从社区使用者转变为建设者。
“请用身体构建你心中的理想社区!”在特聘导师卜晓斌引导下,学生们以肢体构建“共享书屋”“技能交换站”等社区空间模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夏天带领小组用即兴戏剧演绎“15min成长圈”方案:“我们设计‘技能盲盒’漂流墙,让钢琴十级的同学教乐器入门,擅长书法的同学开设工作坊——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社区导师。”这种“以学生赋能学生”的朋辈教育模式,已催生12个“15min微课”项目入驻社区课程,让95%的参与者实现从“社区住客”到“社区主理人”的身份转变,累计服务800余人次。
如何满足青年对校园文化活动的需求,让青年更有获得感?面对来自五湖四海、不同专业、兴趣爱好的大学生,改善“寝住对门不相识”的局面,成为学院团委赋能青年社区生态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即兴戏剧在“一站式”学生社区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同学们从现实角色中抽离,分享真实感受并作即兴演绎,释放压力拥抱不确定,通过他人的演绎挖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找到突破困境的快乐密码,有效解决了“寝住对门不相识”的治理痛点。
据悉,师范学院团委和鹿田书院学生党支部于今年3月初发布“青年学堂召集令”,招募了一批青年讲师、学生助教、成熟项目,旨在打破单向输出“教与学”,追求师生“双向成长”,重新定义青年邻里关系的边界。“只有走出寝室,你会发现,整层楼都是你的‘后援会’”。接下来,鹿田书院还将定期开展“青年学堂”系列活动,聚焦学术提升、职业发展、技能认证、兴趣爱好等维度,引导广大学生“重建附近”,把舞台延伸至学生社区,形成“事务共商、空间共建、成果共享”的治理新格局,将“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成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