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志日记丨穿越时空来相见,井冈山上展红旗!

来源:井冈山大学 发布时间:2025-02-18 10:09:58 史博睿 肖昕雨 刘梓烨


小雪,微寒,但想您的风,还是吹到了井冈山。于是,我们背起行囊,在小雪后的第一个周末,来与您相见。





永新三湾,红光映古樟

踏入三湾,宛如步入历史的传奇殿堂。古樟葱茏,默默诉说着昔日的波澜壮阔,毛泽东同志曾在此力挽狂澜,对部队进行改编,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恰似星星之火点燃希望,温暖并凝聚着战士们的心灵,部队的向心力自此日益增强。


时光流转,旧舍依然,红色传承早已镌刻进这片土地的山川肌理,辉映今朝,指引前路,三湾精神,永放光芒!


640.png

微信图片_20241204124133.png


今日大会师广场,热血永交响雪

走进会师广场,历史的长风呼啸而过,似在低诉往昔的峥嵘。脚下的石板路宛如岁月的磁带,仿佛仍在“哒哒”作响,那是当年红军军靴踏过的声音。遥想当年,红军战士们在此激情相拥,胜利会师,旗帜如林,漫卷苍穹,欢呼声与热泪交织相融,那是怎样一幅热血沸腾、壮志凌云的壮阔画卷。


如今,阳光温柔地洒落在广场上,一片祥和宁静。然而,那震撼人心的会师盛景,早已深深镌刻进每一块砖石的缝隙之中,凝结成不朽的勋章,在人们心间永远闪耀。


微信图片_20241204124152.png



龙江书院,墨香蕴烽火

踱步于龙江书院,仿若听闻昔日的朗朗书声穿透了悠悠岁月,那墨香似乎依旧在梁间缱绻徘徊。待风云变幻之际,此地成为革命的 “智慧摇篮”。一众将领环坐其间,运筹帷幄,军事谋略于这古朴屋舍之中悄然萌发。


青瓦朱门,镌刻下那段文墨与烽火交织共舞的非凡历程,其精神传承赓续至今,蕴含无尽力量。






茅坪八角楼,暗夜曙光阁

来到茅坪八角楼,那飞檐仿若雄鹰欲展的双翼,灵动而不失庄重。迈入屋内,一张旧桌,一盏孤灯,眼前仿佛浮现出毛主席在昏黄微光中奋笔疾书的身影,墨迹纵横间,似有锋芒划破那沉沉暗夜。


正是在这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以及《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诞生,宛如璀璨星光穿透重重迷雾,为革命前行的漫漫征途点亮了熠熠希望之光。八角楼,恰似一座蕴藏着曙光密码的精神宝库,静静伫立,无声诉说着往昔的峥嵘与伟大。





挑粮小道,力量齐迸发

踏上挑粮小道,眼前蜿蜒的山径,昔日乃是红军的生命线。遥想当年,朱德的扁担在肩头颤悠,战士们的衣衫被汗水浸透,沉重的粮担压弯了脊梁,可脚步依旧坚定铿锵。小道两旁,翠竹如林,庄严肃立,仿若当年那段历史的无声见证者,默默将一切铭刻于心。


是他们,用不屈的脊梁扛起了革命的希望;是这条小道,蕴藏着无尽的力量,一路延伸,直通向胜利的曙光。


微信图片_20241204124240.png


黄洋界,哨岗树丰碑

伫立黄洋界纪念碑前,云雾缭绕间,它宛如一位坚毅的战士,挺直脊梁、守望山川。往昔,枪炮声震碎山风,红军凭险抵抗,“黄洋界上炮声隆”,热血铸下传奇。碑石满刻岁月纹路,铭记以少胜多的豪迈,静静诉说着英雄荣光。


我们来见您了,在八角楼,我看见了您的坚定信念;在挑粮小道,我看见了您的百折不屈;在黄洋界,我看见了您的浴血奋战……


您追逐光的身影,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无言的坚定,藐视一切枪林和弹雨,用热血化成了燎原的星,汇聚在山顶高举的火焰,照亮这片黑夜,也带来了新的黎明。


“用脚步丈量土地,以传承续写传奇”,与您相见,我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坚持学习并传承井冈山精神,秉持初心,让信仰之光照亮逐梦之路;勇挑重担,将青春汗水挥洒在民族复兴的热土。挺膺担当,书写无愧于先辈、无愧于时代的红色篇章。


微信图片_20241204124254.png

微信图片_20241204124248.png






责任编辑:黄佳奇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坚持学习并传承井冈山精神,挺膺担当,书写无愧于先辈、无愧于时代的红色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