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培育工作验收通过!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培育工作验收通过名单,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和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林建斌顺利通过验收。
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党建双创活动”)。该活动在教育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育督导局指导,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共同主办,迄今为止已评选两批。
为对标教育部关于开展高校研究生“党建双创活动”的工作要求,我校自2011年起组织开展研究生“红色楷模”系列创建活动,累计选树培育了130余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与260余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红色楷模”系列创建活动不仅已成为我校“新时代党旗领航工程”的重要载体,更助推了全国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党员标兵的产生。目前,我校已有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光通信与光网络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获评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徐勇庆、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徐捷、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林建斌三名研究生党员获评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和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林建斌的风采展示!
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风采展示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对标创建培育
(1)打造“红色堡垒”,把握“七个有力”出发点,党性锤炼和服务师生相结合
强化支部作用发挥,在日常教育、组织工作中锻炼组织核心能力。每月坚持“理论学习+身边问题”的学习模式,每次提前明确主题、明确微党课主讲人、成员逐一发言,党建导师点评。“党旗领航、锤炼本领,勇担使命”的支部文化深入人心。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2)传承“红色文化”,抓住“七个有力”结合点,红色旋律与乡村振兴相融合
将支部的思想理论学习转化为团队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在支部党建的思想引领下,勇担时代使命,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育成纯造普洱、叫雨山仙草金线莲,实现苎麻纤维、黄姜皂素和抗癌药物紫杉醇等绿色生产,通过产业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3)培育“红色星火”,筑牢“七个有力”支撑点,四个面向与科研学习相协同
开展实用型科研工具讲座、学科前沿及学科发展分享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营造崇尚科研,解决问题的学术氛围。积极发挥党员在日常事务、身边群众的示范作用,成立党员服务队,打造党员示范岗,在学术态度、安全卫生等方面亮身份,树标尺。创建期间,支部涌现出“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谢燕霞、“华中科技大学三好研究生标兵”陈雪敏等一批先进典型。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重点任务落实
(1)坚定理想信念,创新工作方法,信仰在师生心中煜煜生辉
亮身份,公开承诺有目标,开展专题学习计划,设置党员责任岗;做表率,履责践诺有收获,开展支委述职工作和组织生活会,促整改,找差距,强监督。同时把握关键时间节点,利用党性教育基地、学校专题展览等资源开展党史党情教育,增强主题教育活动吸引力和实效性。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2)勇担时代责任,开展主题实践,党旗在服务一线高高飘扬
成立党员先锋实践队,奔赴偏远地区开展乡村振兴,锻炼自我,服务社会。鼓励支部成员主动参与校内外各类志愿服务工作,在疫情防控、70周年校庆等大型活动中主动作为,积极奉献。2022年,支部党员带领的“赴云南临沧现代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团队获评湖北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3)锤炼过硬本领,聚焦社会需求,创新在研究团队代代传承
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中,强化解决生产实践中技术问题和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在抗肿瘤药物紫杉醇、重要生理活性物质多不饱和油脂等的低成本绿色制造,以及苎麻纤维和黄姜皂素等的生物制造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创建期间,支部党员带领团队连续两年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旅赛道获全国金奖,发表 SCI 论文29篇,发明专利授权6项。
整体辐射带动
(1)夯实建设基础,凝聚发展共识
创建期内,支部传承红色基因文化,总结归纳发展理念,即共建共享和谐“大家庭”;争做凝聚人心“吸铁石”;打造基层党建“桥头堡”;培养素质过硬“领头雁”;锻炼全面发展“新青年”,支部成员拧成一股绳,在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勇攀高峰。
(2)聚焦社会需求,勇担时代使命
支部始终坚持强化解决生产实践中技术问题和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多年如一日,先后200余人奔赴全国37个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在磨砺中践行使命,永葆初心。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3)讲好团队故事,开展经验交流
支部成立了“科研+红色党建学讲团”,讲好本团队科研故事,与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党团支部开展共建交流,在实践中不断夯实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先锋堡垒作用,助力高校党建融合高质量发展。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4)总结支部经验,学院示范推广
为凝练样板党支部经验,辐射带动全院各支部争先创优,学院进行了本科生支部纵向化改革,明确了依托专业的“教-研-本”党支部互联共建对接通道,并结合国家重大需求进行指导,以“一支部一特色故事”“一专业一党建品牌”为目标,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1)典型示范宣传
以支部研究生党员谢燕霞及团队成员在云南临沧科技扶贫、振兴乡村的故事为原型,拍摄微电影《茶山飞出黄金叶》,讲述支部同志克服困难,最终将原生茶叶变成脱贫致富的“黄金叶”,被《中国研究生》微信公众号报道。项目获得教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入选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培训案例。微电影获得2022“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二等奖、2022“这里是湖北”短视频大赛一等奖、2022年“讲好华中大故事”创意传播大赛一等奖。
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风采展示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林建斌
林建斌,男,汉族,1992年11月出生,201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于2016年保研至华中科技大学,现为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生,师从史铁林教授、廖广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仿生微纳水汽感知与收集领域,国际仿生工程学会、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中国化学会学生会员。
主要成果:主持科创基金3项,在权威/顶级等期刊发表SCI论文9篇(封面论文1篇),累计申请19项国家发明专利,包括PCT国际专利1项,已获授权14项。获得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2018年“研材微纳杯”论文征集二等奖、2019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荣获2018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2019年校三好研究生标兵(全校20人)、2020年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标兵(全校15人)、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入围2020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终选。
一
党建思想引领,践行青年使命
他担任机电系博士生党支部书记,参与研究生十佳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红色楷模”创建活动,加入校“红色领航员”学习、参与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学习,不断提升党务能力。凭借扎实的思政理论水平,他入选学校首批仅4人的红色理论学讲团,担任十九大精神宣讲讲师,开展讲座10余次,受众达500余人。
参与教育部《我和我的学校》活动、湖北教育频道《我们的价值观》节目、与校长李元元院士同登《深度中国》思政课讲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事迹被微言教育(教育部)、中国教育报、中青在线等多家媒体报道宣传,被腾讯、新浪、搜狐等各大主流媒体以“亮出‘大国重器’!”为主题进行转载宣传。由于表现优异,他4次获评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2018年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二
立人以立学先,争当奋进青年
自进入大学以来,他在专业上名列前茅,本科期间连续3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共获得3次特等奖学金,3次一等奖学金和6次专项奖学金,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被评选为省优秀毕业生。毕业后,他选择继续读博深造,保持“学在华中大”的传统,获得中船奖学金、知行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凭借优异的成绩,他被评为“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也入围了2020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勤学奋进类”终选。
从本科起始,他积极参与多学科多领域的学科竞赛,共获得了“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一等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4项,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项,竞赛中的学科交叉让他在学习能力上不断提高,也培养了团结合作的能力。凭借突出的创新设计,他所主导的“便携式一体式画箱”受邀参加了教育部第九届全国创新创业年会并做主题报告推介,获得优秀团队称号(全国10队)。创新能力突出的他多次受学校科协、官微、招生宣传等单位邀请分享科研创新方法,所撰写的文章《辎重前行,总有踏实的脚步》被教育部编入《砥砺十年 星火燎原》(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十周年成长篇)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三
立足西部开发,投身科研创新
本科期间,林建斌便有了科研的萌芽,共参与了4项科研项目,其中联合国规划署绿苗计划项目1项(2015年全国本科生有4组入选),国家创新训练项目2项,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1项。读博期间,在导师引领下,他瞄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缺水难题,深耕仿生微纳水汽收集领域研究,前后主持3项科创基金。历时4年砥砺创新,成功研发了仿叶脉柔性水汽收集器件,实现了在沙漠等干旱地区空气取水,获得了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该原创性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IF=8.5),作为代表性成果支撑了2019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基于此成功研发了沾水自保护超高灵敏水汽感知器件,解决了传感器高空探测时沾湿即坏难题,该创新性成果发表在领域顶刊J. MATER. CHEM. A(IF=11.3)。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四
参与脱贫攻坚,助力科技抗疫
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2018年带领党支部成员无偿为我校定点帮扶的贫困地区云南临沧设计洁净普洱全自动生产线,产生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获教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推介。抗疫期间,组织支部党员积极捐款捐物、开展志愿服务,刘佳敏获得当地优秀志愿者称号。抗疫期间,红外传感器芯片的稀缺导致额温计不足,阻碍疫情防控。与光刻机、芯片打交道4年的他意识到自身所学的微纳制造技术刚好对口MEMS传感器芯片的设计生产,主动加入抗疫产品研发企业(FATRI),在红外传感器芯片设计部门担任研发工程师。2020年7月,搭载该芯片的额温计因在武汉抗疫中作用突出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国务院孙春兰副总理视察华中大机械学院时,对师生党员科技抗疫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赞赏。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五
德美兼顾发展,奉献服务社会
课外之余,林建斌热爱长跑,经常在运动会上取得良好的成绩,积极参加了包含摄影、文学创作等比赛,共获得校级一等奖等十余项奖项,这些文体活动丰富了他的人格。他曾担任爱心支教老师一年,坚持每周末为留守儿童带来陪伴的温暖。凭借竞赛硕果累累的优势,他利用课余时间开设科创讲堂,创建了数学建模学术部并担任部长,一年内指导学生获得竞赛奖项50余项,该团队获得邓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每当受邀去本校和外校开展相关讲座,他都义不容辞,至今开过讲座20余场,人次已达3000余人。此外,他曾担任了四川省福建商会大学生联合会理事会成员,组织各项体育赛事并帮助贫困学生,该组织每年资助近20万元给贫困大学生,帮助他们顺利的完成学业。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聚焦组织建设,强化思想引领,立足主责主业,发挥专业优势,建强党支部战斗堡垒,让我们以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为榜样,让党旗在研究生群体高高飘扬!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