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淮阴师范学院

党建引领铸魂强基 社区育人固本培元 ——淮阴师范学院“三链驱动”强化学生社区党建引领

发布时间:2025-04-08 17:09:17 王方园

淮阴师范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指南(第一版)》,积极探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具有淮师特色的学生社区育人生态,着力构建“大党建+大思政”融合育人体系,通过“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形成“组织链、机制链、品牌链”三链驱动的社区党建工作格局。

一、建强“组织链”,夯实党建根基

(一)高位统筹谋划,锚定战略方向

学校党委站在立德树人的战略高度,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深度融入育人的整体布局之中。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协同推进、社区党工委主抓落实、二级学院全面参与”的责任体系,制定专项发展规划,确保党建引领的鲜明主线,贯穿于社区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从顶层设计层面为社区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学校定期召开“一站式”学生社区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一站式”社区综合建设提质增效工作,明确学校新阶段总体目标及各部门任务分工。

图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jpg

图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

(二)织密组织网络,延伸覆盖维度

成立学生社区党工委,重视打造社区党员先锋,在学生社区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站”“党员驿站”在各学生公寓楼精心设立7个功能型党支部,社区34栋楼宇分别成立党小组,900名学生党员分属楼宇党小组,致力于实现党组织对社区全方位、深层次的覆盖,即“组织体系无缝隙、党员参与无遗漏、工作推进无死角”。

图为美术学院学生党员江琦宣讲现场.jpg

图为美术学院学生党员江琦宣讲现场

(三)坚持平台引航,强化要素带动

整合社区党工委、团工委、楼(层)长、宿舍长等4张网,架起党群沟通“连心桥”。建立《淮阴师范学院学生宿舍楼长、楼层(单元)长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固化楼层长建设成果,细化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社区研习讲堂”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学生社区开展“王杰”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沂蒙”精神、“三牛”精神、“工匠”精神等16个专题的宣讲活动深受广大学生好评。通过“牵手”计划、“筑梦”计划等方式,推动党员示范岗、党员宿舍与网格化管理有机融合,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治理的细微之处得以充分彰显。建立“问题发现—责任落实—效果反馈”闭环机制,以制度创新推动党员示范效应落地。

图为赵宜江、韩同友共同为社区研习讲堂揭牌.jpg

图为赵宜江、韩同友共同为社区研习讲堂揭牌

图为韩同友作“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专题宣讲.jpg

图为韩同友作“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专题宣讲

二、做优“机制链”,优化育人生态

(一)实施“一线工作法”,下沉育人资源

校领导率先垂范,积极开展“校长有约”专题活动,主动深入学生社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悉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与诉求,现场协调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专业教师、辅导员常态化入驻社区,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心理咨询等“一对一”个性化服务,真正实现管理力量向基层下沉,育人资源在社区汇聚,形成上下联动、协同育人的良好工作格局。

图为第三期“校长有约”现场.jpg

图为第三期“校长有约”现场

图为淮阴师范学院第四期“校长有约”活动现场.jpg

图为淮阴师范学院第四期“校长有约”活动现场

(二)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创新打造“社区研习讲堂”“+1党建工作室”等特色载体,精心组建党建讲师团、辅导员领航宣讲团,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理论宣讲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走进社区,引导学生党员在学习中深刻领悟、在实践中积极践行,有力推动“周恩来班”创建活动与社区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三)构建智慧服务生态,提升育人温度

建成线上选房系统,实现“零差错、零投诉”办理业务6000余件;构建辅导员值班热线、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等全方位服务平台,形成“反映—转办—反馈—跟踪”闭环服务机制。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精心组织社区文化节、诚信主题教育月、资助育人文化节等系列活动,举办“激扬青春 筑梦淮师”趣味运动赛,通过同心鼓、跳长绳等集体项目,增强社区成员凝聚力和归属感,营造温馨和谐的“家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丰富活动中接受潜移默化教育与熏陶。

三、深耕品牌,培育特色矩阵

(一)以周恩来崇高精神育人强化思想铸魂

“周恩来崇高精神育人是淮阴师范学院多年的工作传统“周恩来崇高精神”为引领,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使命感与当代教育目标结合,引导广大学生不断强化“坚守朴实,追求崇高”的办学理念。通过“知周、学周、行周、创周”的递进路径,将周恩来崇高精神具象化为“信仰、奉献、笃学、创新”等可践行的价值观,形成“历史—当下—未来”贯通的品牌生态,实现文化传承、专业教育、社会责任的三维统一。

图为第二十四届“周恩来班”颁奖仪式.jpg

图为第二十四届“周恩来班”颁奖仪式

图为教科院学生赴周恩来红军小学进行周恩来崇高精神风范宣讲.jpg

图为教科院学生赴周恩来红军小学进行周恩来崇高精神风范宣讲

(二)以师范生文化节为载体,强化教师教育

师范文化节涵盖教师教育成果展、翔宇师范讲堂系列讲座以及师范生风采展示等三大板块,相关活动以学生社区为依托。“教师教育成果展”系统体现学校教师教育的理念、做法和成果成效;“翔宇师范讲堂”系列讲座从多角度给予师范生启示和指导;“师范生风采展示”通过教学基本功竞赛及展示、“树师德、正师风、强师能、铸师魂”书画作品展、“逐梦黉门 矢志杏林”征文以及“我的教育梦”演讲比赛,主要展现师范生的教学素养、综合素质和理想信念,倡导尊师重教、乐教爱教的良好风气,营造浓郁的教师教育氛围。

图为淮阴师范学院师范文化节活动现场.jpg

图为淮阴师范学院师范文化节活动现场

(三)以“一院一品”建设为依托,强化百花齐放

注重强化“一院一品”建设,全面推进学生社区建设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形成了“顶层设计—精准定位—长效建设”的工作体系。化学化工学院“同心同学”强化专业认同数统学院“青春聊吧”助力学业提升公管学院“尚行宣讲团”推动校地协同文学院非遗工坊传承文化自信计科学院“‘育’你相约”搭建服务平台等一批二级学院“一院一品”建设形成“专业+思政”育人矩阵,形成“专业实践+价值引领”双轮驱动模式相关经验被新华日报、江苏教育等专题报道。

图为化工学院举办同心同学、同向同行学习伙伴结对仪式现场.jpg

图为化工学院举办同心同学、同向同行学习伙伴结对仪式现场

图为数统学院开展“青春聊吧”学生社区座谈会.jpg

图为数统学院开展“青春聊吧”学生社区座谈会

图为文学院“青鸾”理论宣讲团赴小学开展“党史故事我来讲”活动.jpg

图为文学院“青鸾”理论宣讲团赴小学开展“党史故事我来讲”活动

淮阴师范学院将持续深化“党建+社区”融合发展机制,积极探索智慧党建平台建设,推动社区治理模式从传统的“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进一步深耕细作特色品牌,不断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影响力,为全省乃至全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具有示范价值的“淮师方案”。


责任编辑:孙伟
淮阴师范学院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构建“大党建+大思政”融合育人体系,形成“组织链、机制链、品牌链”三链驱动的社区党建工作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