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假期安全 | 致韩师学子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国庆假期即将到来,我们快乐放假,安全可不能放假。各位同学在假期也要切实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度过一个平安、充实、祥和的国庆黄金周。
以下为假期安全温馨提示——
假期离校的同学,离开宿舍时要关闭电器设备、拔掉插头,防止电器火灾;同时要锁好门窗,保管好个人贵重物品。
因特殊原因需要留宿的同学们,要将自身情况及时告知家长,并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项管理工作,服从学校的统一安排。
留宿同学要严格遵守《韩山师范学院学生住宿管理规定(2024年修订)》,切实保证宿舍用电、用水安全,严禁使用违规电器,严禁自行烹饪食物,要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障自身安全。
外出时需乘坐正规交通工具,切勿乘坐无证、无牌照、超速、超载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
驾驶机动车时,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为自己和他人的交通安全负责,不疲劳驾驶,不在饮酒后开车。
驾驶非机动车时,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按要求佩戴安全头盔,不违规载人,不穿拖鞋。
如遇台风、雷阵雨等恶劣天气,尽量减少外出。
如有外出旅游规划,要提前告知父母、家人,在外期间要保持通信畅通。
出发前要提前了解目的地天气情况和安全状况,做好相应的准备。不去危险地方,不沉迷手机自拍,不盲目参加高风险旅游项目,不前往未开放景区,尽量减少深夜外出。在景区游玩时,遵守景区规定,不走偏僻小路。
不要受“低价订票”宣传的诱惑,购买车票、门票应通过官方网站或正规的订票软件。
参加社交活动时,要保持警惕,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和饮料。
与他人交往也要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避免发生冲突。遇到纠纷冷静处理,不要冲动行事。
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不能轻信陌生人。与陌生人交往时都应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言辞和承诺。网络上的身份可以被伪造,对方可能并非表面看起来的那样,要警惕“杀猪盘”。
在与陌生人建立联系前,尽量通过多种途径验证对方的身份,如查看社交媒体账号、搜索姓名等。如果对方拒绝提供个人信息或身份无法验证,最好保持距离。
不要随意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电话号码、住址、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和安全问题。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沉迷网络。如果在网上遇到不良信息和骚扰,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在使用网络时,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在网上发布个人信息与照片。
不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非法软件,防止遭受网络诈骗和恶意软件。不要轻易打开陌生人发送至手机的链接和文件。在微信、QQ等程序中关闭定位功能,仅在需要时开启蓝牙。
当收到与个人信息和金钱相关(如中奖、集资、快递丢失、演唱会门票、积分兑换等)的邮件或信息时要提高警惕。
正确、适当安装手机安全防护软件,经常对手机系统进行扫描。不要见Wi-Fi就连,见码就刷。
类似要钱、转账的信息及电话务必要提高警惕、有防诈意识,切记“不听、不信、不汇款”,一定要及时与当事人直接联系、亲自核实,对诈骗分子的各种理由、诈骗手段要谨言慎行。
诈骗分子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并且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骗走。若有人对你提出钱财方面的要求,不要一味跟着感觉走,要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要懂得用理智去分析问题。如认为对方的钱财要求不合实际或超乎常理时,应及时停止交流,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外出就餐时,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就餐,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过期食品。
注意饮食均衡,放假期间不要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肠胃不适。
在购买食物时,要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食品标签,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伪劣食品让人深痛恶绝,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要谨记《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长、反、小、低、散”。
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堤防。如草莓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心是否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保质期长的食品反式脂肪酸含量较高。
提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或不干净的“路边摊”,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
提防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这类食品大多有“猫腻”。
提防散装食品,有些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小长假期间,会有一些同学想做个兼职来充实自己的假期,诈骗分子正是抓住了这一心理,各种“点赞”“助力”“买票”“购物”等形式的诈骗层出不穷。这类骗局,往往在受害人提现时显示金额冻结,后续诈骗分子会以缴纳“解冻金”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向指定的账户转账。
要谨记任何形式的刷单行为都是违法的,不要相信动动手指就能轻松赚钱的兼职广告。
不要点击陌生链接,不要下载陌生APP,不要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谨防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