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聚信社区 | 朋辈引领 青年发声 :聚信青年讲堂第13期正式开讲
在核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闪耀着独特光芒的巾帼英雄——王承书。她的故事,充满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与深沉炽热的爱国情怀,激励着无数人为国奋斗。2025年4月10日20:40,聚信青年讲堂第13期如期举行,社区辅导员徐巧巧老师现场参与,本期青年讲堂有幸邀请到聚信社区入党积极分子王善同学作为分享人,带大家走进王承书同志的传奇人生。
王承书同志是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工程物理学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她的学术生涯堪称辉煌,在留美期间,凭借极强的数学天分提出“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轰动世界;致力于稀薄气体动力学研究,发现求解玻尔兹曼方程的本征值理论,提出“WCV”方程 。这些成就让她在国际物理学界声名远扬,展现了其卓越的科研才华,为理论物理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是科研创新精神的生动体现。
但王承书同志的伟大不止于此。1956年,她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和科研条件,毅然回国。当时,我国科研环境艰苦,科研设备和资源都十分匮乏,但她没有丝毫犹豫,一心只想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这一抉择,彰显了她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高尚情怀,是爱国主义精神最真实的写照,让我们看到个人对国家纯粹而坚定的热爱,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这种精神显得尤为珍贵。
1961年,国家原子弹研制进入攻坚期,浓缩铀生产陷入困境。面对这一难题,王承书毫不犹豫地选择投身铀同位素分离工作,从此隐姓埋名,放弃自己挚爱的理论研究。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她带领团队攻克诸多技术难题,成功优化净化级联计算方法,大幅提高计算精度和效率;解决了级联的定态和动态稳定性问题。最终,在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王承书为“两弹”成功立下不朽功勋。她的坚持与付出,是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在艰难险阻面前,她舍小我、成大我,为国家的核事业默默耕耘,不求回报。
王承书同志的无私奉献和爱国热忱,不仅体现在科研工作中,还体现在对人才的培养上。以她为核心组建的科研团队,成为国内科研团队协作的典范。她通过带研究生、组织培训班讲课、讨论和修改论文等多种形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对我国核事业、物理学界以及科技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她对学生严格要求,注重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为科研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传承科研精神,让科学的火种得以延续和壮大。
从王善同学的讲解视角来看,他将精心梳理王承书同志的生平脉络,从她早年在燕京大学求学时的勤奋刻苦,到赴美深造取得的斐然成就,再到回国后为国家核事业做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对先辈的敬仰之情。在讲解中,王善同学结合自己的感悟,分享王承书那些不为人知的奋斗故事,剖析她在面临艰难抉择时内心的坚定信念,让大家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王承书同志为科研事业拼搏的日日夜夜。同时,王善同学引导大家思考王承书同志的精神对我们当下生活和工作的启示,鼓励大家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日常中,勇敢面对挑战,积极承担责任。
在新时代,我们更需要从王承书同志这样的前辈身上汲取正能量。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应挺身而出,无私奉献。本次活动旨在点燃大家心中的正能量,激励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奋斗,共赴新征程。无论是科研创新、坚守爱国初心,还是无私奉献、培养人才,王承书同志都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要以她为标杆,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践行这些精神,用实际行动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随着本次活动的圆满结束,我们满怀着热情与期望,期待下一次活动的到来。相信聚信社区青年宣讲团将会继续秉持初心,以更多样、更精彩的活动形式为青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与帮助。下一期聚信青年讲堂,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