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N”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3-28 17:12:10 邓飞 叶颖 杨柳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依托“校史文化”和“水文化”双浸润,统筹“党建领航、安全稳定、文化沁润”三大阵地,打造“一中心(大学生事务中心)+两场馆(校史馆、水情馆)+三站点(党建驿站、安全驿站、水韵驿站)+N室(多功能活动室)”的“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空间,激发“服务+”“文化+”“安全+”“实践+”育人效能,实现“服务下沉、资源整合、品牌塑造、协同育人”四维突破。

一核牵引:构建“服务+”育人综合枢纽,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典范 

大学生事务中心作为“服务+”育人枢纽,设立了12个服务窗口,全面覆盖财务缴费、资助服务、征兵咨询、寝室管理等16项关键服务领域,通过深度整合校内各部门资源,构建信息共享与协同机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超市化”服务平台,实现了学生事务从传统的“分散办理”向现代的“联动服务”转型,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在此基础上,大学生事务中心构建起覆盖学生成长全周期的服务育人体系,将服务与教育紧密结合,将事务性服务转化为思政教育载体,实现了服务育人的双重目标。

大学生事务中心.png

大学生事务中心.png

双馆赋能:打造“文化+”育人生态圈,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浸润 

以校史馆和线上线下湖南水情教育馆为核心载体,构建“文化传承+专业实践+社区协同”的三维育人矩阵,形成“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特色文化引擎。两馆通过展示陈列、课程开发、场景延伸、数据赋能“四维融合”,年均开展“校史故事会”“校友讲堂”“湖南水情我来讲”等活动50余场,年服务学生超1万人次;此外,两馆联动形成“文化浸润+专业育人”双驱动,依托虚拟仿真设备、交互式沙盘等数字化设施,孵化“水文化研学”“红色水利故事”“水安全志愿服务”“最美家乡水摄影展”“水资源承载美丽中国梦主题演讲”“红色记忆建筑模型大赛”等文化项目12项,开发“水情VR体验”“防汛模拟演练”等课程,多个项目先后在第六届、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铜奖和金奖,是湖南省楚怡文化传承基地、全国水利类高职院校场馆育人典范。

在水情馆召开主题班会.png

在水情馆召开主题班会.png

三站协同:深化“安全+”育人氛围场,创新“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架构

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整合学生党员、辅导员队伍、网格员队伍资源,分别建设党建驿站、安全驿站、水韵驿站,形成“党建引领+水文化育人+精细管理”的三维管理架构,将水利工程安全规范中的“三级隐患排查制”改造为社区安全驿站工作标准,通过师生党员先锋队引领示范、辅导员全天候驻点服务、网格员精准化责任落实,推行全时段在岗、全流程跟踪、全领域覆盖,定时走访、限时办结、及时反馈“三全三时”工作法,形成了校级统筹、社区联动、寝室响应的三级网格体系,覆盖学生生活全场景,实现治理力量下沉、服务触角延伸;学校坚持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通过驿站,创新教育形式,师生共同设计创作了包括节水护水、水土保持等内容的水安全系列漫画,开展水安全教育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对水资源及水安全问题的认知与理解。

学生党员、一站式网格员队伍.png

学生党员、一站式网格员队伍.png

多室所助力:丰富“实践+”育人场景,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活动载体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及综合素质提升,以寝室楼栋与教学楼为物理载体,构建基础实践群组,建成包括理论宣讲室、美育工坊、劳育基地等12处多功能空间,形成“5分钟育人服务圈”,年均开展“简历门诊”“消防实景演练”“非遗技艺传习”“资助政策宣讲”等活动60余场;构建专业实践群组,依托各类实验室,建设电力科普教育基地和水安全技术科普教育基地,将基地的VR体验区、创新项目展示区向“一站式”学生社区开放,定期举办电力、水安全主题的科普讲座、工作坊和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探索欲;构建专业实践群组创新孵化实践群组,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着眼于融合水利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水利工程隧(涵)洞病害智能检测和诊断服务”项目,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银奖。

一站式学生社区“彭姐姐下午茶”就业经验分享会.png

一站式学生社区“彭姐姐下午茶”就业经验分享会.png


责任编辑:邓飞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依托“校史文化”和“水文化”双浸润,统筹“党建领航、安全稳定、文化沁润”三大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