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色书香浸润心田,榜样精神照亮征程——法学院持续开展“红色读书会”

发布时间:2025-04-07 10:56:42 李锦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红色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并将其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内容。3月12日下午,法学院“薪火映初心”红色故事宣讲团走进2024级社会工作专业,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读书会。此次活动通过讲述淮南革命人物事迹,在青年学子心中播撒红色文化种子,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与责任使命感。

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读书会

笔剑抗日,热血铸魂

宣讲员舒姣满怀深情地讲述了方运炽烈士的英勇事迹。方运炽出身淮南寿县书香门第,在国家危亡之际,以笔为剑,宣扬抗日主张,创办进步刊物揭露日军暴行。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他身先士卒、奋勇抗敌;被捕后坚贞不屈,最终壮烈牺牲。舒姣生动的讲述,让在场学生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方运炽在战火中无畏的身影,深刻感受到他的爱国情怀与坚定信念,不少学生眼中闪烁着感动与崇敬的光芒。

淮河守护,善举暖心

宣讲员孙永青带来了刘富东的故事。刘富东作为淮南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队长,在淮河上漂泊40年,救起20多名落水群众,搭救无数失事船只。他还关怀弱势群体,照顾失去双亲的三姐弟多年,为“义丐”谢海顺建房,在疫情期间为居民和防疫人员送物资,用行动诠释着温暖与担当。孙永青的讲述朴实而真挚,同学们被刘富东的善举深深打动,纷纷表示要向他学习,在生活中传递爱心。

商海济世,桑梓情深

宣讲员张慧婷介绍了企业家余支生的事迹。余支生南下宁波创业,功成名就后不忘家乡。他捐资重建家族祠堂,助力家乡文化振兴;提供数千工作岗位,帮助乡亲就业;发起助学活动,推动校企合作,让更多孩子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同时,他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用自己的力量带动更多人投身慈善。同学们从余支生的故事中,看到了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

深情朗诵寄哀思,红色精神永传承

宣讲环节结束后,宣讲员周加琳、束锦阳以饱含深情的朗诵为此次宣讲画上圆满句号。她们的朗诵抑扬顿挫,情感真挚,将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与敬仰融入每一个字中。朗诵声在教室内回荡,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本次“红色读书会”将红色故事宣讲与红色思政、乡村振兴、教育发展相结合,把党史知识融入生动的故事中,以青年视角讲述红色故事,让宣讲更贴近学生、更具感染力,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未来,法学院“薪火映初心”红色故事宣讲团将继续开创新的领域,传播红色文化,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责任编辑:李锦兰
传播红色文化,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