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暑期三下乡进行时】对话马郢 外国语学院学子暑期三下乡感受乡村振兴的“活力脉动”

发布时间:2024-08-28 11:35:57

细雨绵绵,清风阵阵,在这个美好的夏天,一个个青春的身影奔走在田间地头,用真心和热情去赴一场乡村之约。镜头下的每一帧画面,笔记上的每一段文字,都真切记录着青年大学生在乡村调研的足迹。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发挥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7月初,外国语学院“小松”社会实践团在学校的支持和引导下,主动谋划,以观察乡村振兴发展为思路,结合在研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走进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长丰县杨庙镇马郢村,开展实地走访调研,探访农文旅发展新路径,解锁吸引青年返乡创业的“青春密码”,感悟乡村振兴变化。

谈文旅富民发展思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团队同学来到马郢村党群服务中心,与“中国好人”马郢村第一书记钟宇进行交流。“当时村里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筹集这笔资金对马郢而言难度太大了,村中道路修建因资金短缺被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钟宇书记提到脱贫攻坚时遇到的困难,至今仍历历在目。马郢曾一度作为省级重点贫困村,面临无水、无山、无景点的“三无”困境,加之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年轻劳动力流失,乡村振兴面临诸多挑战;重压之下,如何破圈蝶变?马郢通过实施助农、助学、助村为目的的“马郢计划”,跳出传统农业思维,将旅游产业与脱贫攻坚结合,积极为乡村振兴奠定人才和产业基础,将昔日的“三无村”转变为充满创意的“旅游村”。座谈会上,团队同学认真记录,主动交流,就基层党建赋能、农文旅开发等相关问题与钟宇书记进行深入交谈。

“小松”社会实践团成员与“中国好人”、马郢村第一书记钟宇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座谈

听新农人讲述创业故事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团队成员随后与马郢村的第一位创客、“草莓王子”张海波老师进行交流座谈。2014年,张海波放弃城市工作回乡种植草莓,“创业是真的艰难,尤其是我们搞农业的,自然灾害给农业带来很大困境,但好在有马郢计划的支持和村民的热心帮助,使得我们渡过难关。”张海波感慨地说,眼中闪烁着新时代新农人对农业的热爱和希望。草莓带动了绿色生态旅游,带动了当地诸多贫困户脱贫致富,张海波本人也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座谈时,实践团队就马郢村未来如何推进创新创业发展模式、青年人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等与张海波老师进行深入探讨,团队成员、外国语学院党站副站长杨瑞同学在交流中说到:“马郢是个有魅力的地方,乡村振兴背后是无数创业者的艰辛汇聚而成,此次社会实践让我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将担当讲好乡村故事的重任,将在马郢的所见所闻所感讲给更多人听。”

“小松”社会实践团成员在与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马郢村青年创客张海波在乡约青年之家交流

看文化艺术赋能绿水青山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座谈结束后,团队成员漫步在马郢村的乡间小道上,沉浸式体验“诗意乡居入画来”的生态宜居美景,错落有致的村民住房与风格各异的文创小店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别样的和谐之美。团队成员走村入户,与村民近距离接触,开展乡村振兴相关调查。“现在村子旅游发展得好,出门都是沥青路,我们的收入也稳定了,心情也舒畅多了,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也感谢我们的村干部……”村民张阿姨提到马郢的变化,脸上笑开了花。团队成员随后在创客基地里体验手工蜡染和编织工艺,在路边驿站品味一杯香浓的乡村咖啡,在村头观赏荷花美景,听上一曲乡音乡韵的庐剧;真切感受绿水青山下的乡村文化,体验积极和谐的文明乡风。

小松社会实践团部分成员在马郢村进村彩虹路上合影

通过本次座谈和走访活动,外国语学院“小松”社会实践团成员们对马郢村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团队成员表示,要以此次实践活动为新的起点,积极吸收和转化所见所学,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鹿雨涵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积极吸收和转化所见所学,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