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淮南师范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为学校事业发展夯实中坚力量

发布时间:2022-10-14 11:21:10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大人才引进与培育力度,师资队伍总体水平大幅度提升,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师德为要明方向,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师德制度。学校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师德建设制度化常态化。突出党建引领。学校党委每年定期研究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明确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是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责任人,将师德师风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二级学院党建和事业发展重点任务清单,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突出制度保障。陆续出台了《淮南师范学院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淮南师范学院教师师德考核办法》、《淮南师范学院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淮南师范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形成了完整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突出队伍支撑。学校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强化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引领;明确党委教师工作部与人事处合署办公,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部门主责,强化思想和价值引领,每个二级学院由专职副书记具体负责并明确1名师德师风联络员,夯实基层工作力量,逐步构建起校院两级教师工作队伍体系。

加强教育培训,注重师德养成。学校坚持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注重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育人导向、职业志向有机统一,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思想强基。在新教师岗前培训中,专门开设“师德师风”专题培训,把好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源头”关。组织教师参加“厚植弘扬师德风尚,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以德立身、以德育人, 争做‘四有’好老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寄语精神”等各类相关网络专题培训。通过多方面、深层次的教育学习,凝聚教师队伍的民族向心力,激发爱国热情和工作热情,使得广大教师能够自觉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坚持典型带动。通过开展“师德标兵”、“我最喜爱的老师”、“优秀教师”等评选宣传活动,发掘师德典型,大力宣传新时代广大教师阳光美丽、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的新形象,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组织退休教职工荣休仪式等活动,弘扬尊师风尚,营造良好氛围。坚持规则立行。通过汇编《师德师风文件》、《师德师风正反典型案例》等学习、警示教育材料,发放到各二级学院。督促各学院组织教师通过专题研讨、会议学习、撰写心得等形式进行学习,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标杆意识、底线思维,争做“四有”好老师。

目前,学校拥有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级模范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4人,省级教学名师18人,省级教坛新秀34人。近五年,24人获校级师德标兵,422人(次)获校级优秀教师、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近600人(次)获省级各类优秀表彰。

引育并举聚合力,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高标准谋划人才工作全局。学校党委坚持党管人才,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宏观指导、统一部署全校人事人才工作;设立高层次人才管理科,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为压实工作责任,学校党委把师资队伍建设列入学校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将师资队伍建设完成情况作为对教学单位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指标。进一步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校院两级联动的人才工作机制。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突破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瓶颈。学校按照“引、育、稳、用”并举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培育力度,着力解决人才“引进难、培育难、稳定难”等问题,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着力突破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瓶颈。学校先后出台《淮南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及管理办法(暂行)》、《淮南师范学院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暂行)》、《淮南师范学院关于鼓励支持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暂行办法》等文件,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高层次人才引进待遇,突出业绩导向,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首聘期考核,引进待遇与人才聘期任务完成情况挂钩;灵活用人机制,通过退休专家返聘、同城高校互聘等柔性引才方式拓展人才引进渠道。近五年来高层次人才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学校获批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引进高层次人才65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9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夯实中坚力量。

多手段引进各类人才,保证师资队伍规模适应学校发展。在编制岗位、地理位置、经费收入均受限的客观条件下,学校克服困难,充分利用“周转池”等政策红利,采取占编引进、柔性引进、人事代理等多种形式,不断充实教师队伍数量,较大程度缓解了师资相对不足的矛盾。五年来,共引进各类人才326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128人,其中专任教师981人,高级职称360人,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得到较好改善。

多途径培育青年英才,提升师资队伍水平适应转型发展。关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围绕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不断完善青年教师发展培养机制、整合校内外培训资源、拓展培训渠道和方式。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培养制度,进一步开展“传、帮、带”活动;会同相关部门加强教学团队、名师工作室建设;通过组织开展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在学校(企业)设立教师研修工作站、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项目、教师工作坊等活动,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加大力度支持校内职工读博进修,做到校内培养与校外引进人才同待遇、同考核;五年来,103名教师赴国(境)外高校进行短期学习研修,210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625名教师被学校认定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出台《淮南师范学院舜耕人才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加大校内高端人才培育力度,着力培育一批带头人和骨干,进一步优化提高校内人才待遇,促进现有人才稳定并积极发挥效益。首批遴选 “舜耕学者特聘教授”4人、“舜耕学者后备人选”8人、“青年舜耕学者”2人及比照“舜耕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待遇8人。2022年,我校共有25人获享淮南市高层次人才“优才卡”。

放开思路破桎梏,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人事制度体系建设。结合学校改革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人事制度体系,修订《淮南师范学院人事调配管理办法》、《淮南师范学院教职工服务期管理规定》等系列文件,形成了校院两级二级管理、岗位设置与聘用、绩效考核、奖励分配等人事管理机制。探索多种用工方式,进一步推进非事业编制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优化考核评价实施方案。完成对教学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党政管理机构、教辅机构等岗位核定和岗位职责确定。全面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制定《淮南师范学院关于奖励性绩效工资二次分配的指导意见》,并根据中央“放管服”要求和实施情况及时修订有关政策,保证二级学院管理自主权的落实。实施重点任务清单和标志性成果奖励办法,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引导、激励作用,突出业绩导向,开展对二级单位的全面考核、评价。

多措并举深化教师评价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安徽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及任务清单要求,进一步完善教职工考核、职称评审和岗位分级办法,对新进人才签订首聘期考核协议。积极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双带头人”工程。坚持以师德、能力、业绩、贡献为依据,完善评价标准,建立教师职称分层分类评价体系,克服“五唯”倾向,将薪酬待遇与考核结果挂钩,促进人才发挥效益。

推进“人才强校”再深化,砥砺奋进再出发。新时期,学校将抢抓全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机遇,主动融入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实现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谱写新的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郭允兵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人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